青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产研对接服务2.0版

南财青岛2025-04-02 18:29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必由之路。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青岛持续探索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范式。

去年,青岛市委科技委员会印发《深化产学研合作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针对重大平台产出的“自主创新重大成果”、产业发展急需的“产业科技创新成果”、面向市场主体的“企业需求技术成果”3大类科技成果,进行分类施策、精准转化,采取建设技术交易市场、培养技术经纪人队伍、搭建中试服务平台、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等四个方面的重点举措,形成“3×4”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

近日,青岛在“3×4”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的实施基础上进一步发力。市科技局发布《关于制定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产研对接服务工作机制2.0版的通知》(以下简称“机制2.0版”),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工,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研对接服务,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机制2.0版提出,要“串联”政府单位、服务机构、国企等不同主体,搭建起服务专班。这些服务专班主要面向60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创新平台,通过定向服务,深化成果转化产研对接机制。

具体来看,专班服务的高校包括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创新平台包括1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等3家国家级创新中心等。此外,15家研发机构、11家涉海机构、6家医疗相关机构都分别有专班提供定向服务。青能所专班定向服务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等机构,海工院专班定向服务于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机构。

每个服务专班的组成结构为“科技局领导+处室+机构+国企”。值得一提的是,具体服务过程中,青岛将放大海洋科技大市场的服务职能。根据要求,海洋科技大市场要负责为每个服务专班配备一个服务机构,先期重点由参与海洋科技大市场合作共建的机构参加,后期结合海洋科技大市场建设,面向社会征集优质服务机构参加,扩大机构参与度。要加快推进建设海洋科技大市场线上和手机端服务平台,为各专班提供数字化支撑。要组织服务机构与处室进行衔接,指导服务机构对技术经纪人进行对接活动岗前培训、制定产研对接工作规范和工作指引。

为落实好产研对接工作,机制2.0版提出要建立成果对接、成果推送、工作调度、工作专报四项机制。这四项机制覆盖了科技成果从梳理到转化的服务全链条。

其中,成果推送机制分为局内分发和跨部门分发两类模式。其中,局内分发是指,有横向合作需求的成果与青岛科技项目指南结合开展;有转让和许可需求的成果在海洋科技大市场予以公布,同步推送给市场化的服务机构促进实施;有可孵化企业的成果推送给相关区(市)科技主管部门,推动其在本区(市)落地转化,同步推送给孵化器协会强化载体服务;有融资需求的成果,协助对接相关金融机构来满足需求,同步推送给有关国有企业投资平台。跨部门分发是指,市科技局将汇总的成果信息按“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分类,为“10+1”产业专班提供科技创新供给清单;“10+1”产业专班需梳理产业需求清单同步反馈给服务专班;对于重大的科技成果和需跨部门协调解决的成果,报送上级调度推进。

通过理顺机制、创新体制,青岛正在顶层架构上发力,为科技成果转化从源头挖掘到产业落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以更大力度推动成果挖掘、培育和转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动能。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南财青岛 )

南财青岛

城市频道

聚焦“财富青岛”建设,洞察青岛财经金融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