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证券诈骗盯上老年人与新股民,三招破解“李鬼”陷阱

广州金融科技2025-04-03 14:45

综述:

近期假冒证券公司及员工的非法证券活动呈高发态势,部分证监局陆续向券商下发通知,要求券商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假冒公司或公司员工从事非法证券活动的情况。自2024年10月以来,与券商相关投诉量显著上升,主要涉及不法分子冒充券商工作人员,通过伪造身份、诱导下载虚假APP等手段实施诈骗,老年投资者及新股民成为重点目标。为帮助投资者识别风险,防控中心结合监管通知及典型案例解析诈骗模式,并提供防范建议。

一、诈骗套路解析

1、身份伪装技术化

不法分子通过AI技术伪造券商员工证件、合成分析师视频,甚至仿冒证券公司官方文件。例如,2025年3月华泰证券披露,有诈骗团伙盗用分析师名义建立虚假群组,以“内部倒筹运作”为名诱导投资者转账。

2、作案流程标准化

第一步:通过微信、短信等渠道主动联系投资者,冒充券商员工推荐股票;

第二步:诱导加入“投资群聊”,以“专家荐股”名义培养信任;

第三步:要求下载仿冒券商APP,前期允许小额提现;

第四步:大额资金投入后,以“账户异常”“缴解冻金”等理由拒绝提现,最终卷款消失。

3、目标群体精准化

重点针对两类人群:

新股民:利用其缺乏经验、追求高收益心理,以“内幕消息”“涨停股”为诱饵;

老年投资者:通过伪造线下见面会、假借“养老理财”项目实施诈骗。

二、监管警示与典型案例

1、监管要求

多地证监局明确要求券商加强投资者教育,建立非法证券活动监控机制。湖北证监局3月14日发布通知,强调投资者应通过合法机构获取服务,警惕“扫码下载APP”“向个人账户转账”等异常操作。

2、典型案例

华泰证券被仿冒事件:诈骗分子伪造“机构倒筹运作群”,冒用分析师名义发布虚假投资建议;

虚假APP陷阱:部分投资者下载仿冒软件后,资金被转入境外账户,无法追回。

三、投资建议

1、核实身份与资质

通过中国证监会官网(www.csrc.gov.cn)、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www.sac.net.cn)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对声称券商员工者,要求其通过公司官方企业微信或座机联系验证。

2、警惕异常操作

凡要求扫描非官方二维码、点击陌生链接下载APP的行为均属高风险;证券资金转账仅限绑定本人银行账户,拒绝向个人或不明公司账户汇款。

3、留存证据维权

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APP界面截图,一旦发现受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查处非法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特别提醒:合法证券投资咨询必须依法取得证监会的业务许可,凡承诺“保本收益”“内幕消息”均为诈骗。请转发本文提醒亲友,共同筑牢防诈防线。

本文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广州金融科技公众号”!

(作者:广州金融科技 )

广州金融科技

广州金融科技官方账号

广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监管科技辅助省市政府对地方金融业态进行风险... 展开

广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监管科技辅助省市政府对地方金融业态进行风险监测与防控,并依托金融大数据资源库,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成果,充分释放金融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的核心价值。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