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新西兰县域海外仓,博罗助力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张梦琦 实习生 田亦瑾 熊星婷 惠州报道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新一轮全球经贸震荡的当下,广东县域外贸企业的出海之路何在?
4月10日下午,广东惠州博罗县委、县政府邀请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新西兰粤商会共同在县文化中心举行“新西兰县域海外仓项目推介会”,为现场近百家博罗县外贸企业及时送上了一份应对出海新挑战的实战指南。
“今天,我们以新西兰县域海外仓项目为纽带,共同架起一座联通博罗与南太平洋市场的‘经贸之桥’。近期美国对华关税层层加码,这无疑给企业出海增添了新的压力。希望依托新西兰县域海外仓项目,让县域外贸企业调转出海方向,并从过去的‘借船出海’走向未来的‘舰队出行’,不断乘风破浪。”博罗县委副书记刘林在会上表示,将立足博罗区位、产业优势,整合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的平台资源和新西兰粤商会的商贸网络,帮助更多“小而美”的县域特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西兰粤商会会长汪家正表示,此前,广东首个县域海外仓——新西兰—郁南海外仓已在奥克兰正式投入运营,创造了“未开仓先接单”的市场佳绩,希望将郁南县的经验复制到博罗县,持续拓宽“粤货闯南洋”的县域通道。
(推介会现场,张梦琦/摄)
县域产业与海外仓双向奔赴
县域是承载特色产业发展的主战场。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广东县域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特色产业,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带动下,陶瓷、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广东县域经济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出口导向型企业众多,对外贸易活跃。
“博罗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全县2024年GDP跨越950亿元。这是博罗企业敢闯敢拼的成果,也为我们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注入信心。”刘林表示,博罗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初步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3年来,博罗县与南太平洋地区的经贸往来不断深化,成果丰硕。2024年,博罗对RCEP国家进出口总额达74.6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对南太平洋(新西兰与澳大利亚)贸易额4.84亿元,同比增长5.4%,2024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319.3亿元,增长8.4%,其中出口255亿元,增长10.9%,增速居全市第2。
汪家正表示,县域产业的多元体系能满足国际市场的细分要求,打出差异化竞争优势,海外仓的产品直销模式也能满足快速配送和本地化服务的需求。县域海外仓将充分发挥广东县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搭建南太平洋市场县域通道
具体来说,县域海外仓能为外贸企业解决什么痛点?
“电商平台交易时,信息与实物的差距常使消费者对商品产生误解,影响购物体验并推高退货率。我们通过在新西兰设立展销中心,并采用‘前展后仓’模式,让消费者能实地体验产品,提升信任感,这就避免了跨境交易时退货的麻烦。”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海外仓项目负责人表示。
此外,针对通关手续、退税流程、资金周转等方面的问题,广东致远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远宏表示,作为海外仓合作企业,该公司可为入驻企业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目前,这一模式已在新西兰—郁南海外仓得到验证。据悉,试运营阶段,广东壹诺科技公司的集装箱房、云浮市欧铂利新材料公司的石英石板材等入驻企业的产品已获得订单。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全球贸易环境风云变幻,美国不断加征关税让外贸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刘林表示,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县域海外仓项目将为企业提供物流仓储、渠道拓展、品牌推广等一站式服务,为县域外贸企业开辟“出海缓冲区”,帮助企业减少对单一国际市场的依赖,在南太平洋地区打出差异化的突围路径。
“从媒体链接资源、政府搭建平台、商会整合在地资源到企业快速响应,县域海外仓本质上构建了‘风险共担、能力互补’的产业出海生态协作,这是打好出海持久战的关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商务管理与出海企业研究团队成员曾宪明表示,尤其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这种协作不仅要求企业与国际伙伴深化技术标准对接,更需要依托海外仓的基建优势,在目标市场培育本土化生产网络,从而构筑起更具韧性的跨境供应链体系。
(作者:张梦琦 编辑:喻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