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迎来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发挥风险化解和资产处置专长

21资管+杨希 2025-04-11 20: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4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坚守主责主业、强化风险防控、提升监管质效等方面,提出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意见措施。

据悉,《指导意见》提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聚焦发挥特色功能,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服务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要持续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存量风险资产处置,严控增量业务风险,加强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推进瘦身健体。

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第三部分聚焦“立足功能定位,促进化解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重点明确三个方面。一是聚焦发挥特色功能,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二是做强做优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服务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三是发挥风险化解和资产处置专长,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在聚焦发挥特色功能部分,《指导意见》明确,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足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的功能作用,依法合规探索业务模式创新,丰富风险化解和救助纾困手段,深化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在发挥风险化解和资产处置专长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开展问题企业纾困业务,聚焦问题企业有效金融需求,通过过桥融资、共益债投资、夹层投资、阶段性持股等方式实施纾困,促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恢复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事实上,近几年来,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不断发挥纾困专长,在纾困模式上积极探索。譬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报道,中国长城资产在2024年就成功实施首个共益债项目。该公司为北海湾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共益债资金顺利完成出资,首次通过共益债权形式盘活问题房地产项目。随着共益债资金顺利完成出资,项目能够最终实现保交楼效果。

在近期召开的中信金融资产发布2024年度业绩上,中信金融资产副总裁陈鹏君也介绍,中信金融资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培育重组业务新打法,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一是丰富问题企业化险脱困模式。综合运用债务重组、破产重整、并购重组、产业整合等“金融+产业”、“债权+股权”、“共益债+重整投资”等手段,设计个性化救助方案,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二是打通存量资产盘活全周期服务。从方案咨询、资产整理到盘活重整,有效支持企业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三是打造地产协同纾困化险模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强化风险防控,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特色功能,更好地服务化解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杨希 编辑:张华曦)

杨希
向TA提问

记者兼研究员

记者兼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