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怎么了?

different17296509提问于 2019-05-21

倪雨晴

IT版记者,关注通信、半导体、智造等硬科技,也关注人工智能。

你好,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概括来说,美国正在使出全力对华为一家企业进行技术封锁。


1、打击华为的来龙去脉


5月16日早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宣布因为国家经济紧急状态,禁止企业使用被视为对国家安全造成风险的外国电信设备。


这项行政命令虽然没有点名国家和公司,但明眼人都知道,针对的是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的电信设备。不过,原本华为和中兴在美国的业务量就非常少,限制他们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实际影响并不大。


关键的是美国的另一项决定,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把华为及70个附属公司增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这意味着,美国企业必须要经过美国政府批准才可以和华为交易。换句话说,美国对美国企业向华为供货进行管制,要知道华为核心的92家供应商中,美国企业占了三分之一左右。


于是华为接下来就面临了产业链“断供”的难题,同时,不少供应商在禁令来临之前加班加点给华为提前供货。


从两个层面来看这个实体清单难题:


一方面,美国的企业必须遵守法规,在没有申请到许可证之前,要和华为停止交流,停止供货。除了各类芯片硬件厂商,谷歌也在讨论限制华为使用安卓。需要注意的是,谷歌并未禁止华为使用安卓系统,而是不授权谷歌服务GMS。若实施,新机中将不能预装Google Play应用商店、以及YouTube、Gmail等应用,且影响Facebook等高频应用的使用。华为也作出了回复,对国内市场,以及全球现有的华为产品没有影响。


令人唏嘘的是,总部在美国的全球性产业标准组织也在排挤华为,华为已经从SD协会(SDA)、外围部件互连专业组织(PCI-SIG)、国际固态技术协会(JEDEC)三大标准组织官网的会员名单中消失。


另一方面,更凶狠的是美国的长臂管辖原则,即使不是美国的企业,只要供给给华为的产品中,硬件软件使用美国部分超过25% ,就要遵守禁令。这就使得美国之外的公司也受到管制,可以看到,日本软银收购的英国公司ARM也正在“遵守美国政府制定的所有最新规定”,目前,华为拥有ARM架构(V8)的永久性授权。半导体产业链资深人士也告诉记者:“在V8的范围内,只要有所更新,华为都可以使用,目前就是到V8.2。短期内影响不大,保守估计一年內,应该影响有限。”


对于美国的猛烈攻击,华为早有预计和准备,长期以来都有备胎策略。华为旗下半导体公司海思就一直在研究半导体器件、操作系统等核心产品,来应对万一出现的极端情况。这也看出华为公司时刻存在的危机感,和任正非创业后的长远布局。同时,华为也展现出强硬的一面,此前就已经正式起诉美国政府,并且任正非在采访中也表示,不会像中兴那样改换管理层、受美国监督。


美国从关税政策到针对企业,打的是一套组合拳。在美国看来,中国“受益过多”,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双方是互惠互利的。美国的做法,除了干扰中国5G领域的进展,还扰乱了全球ICT的产业链。而美国企业少了中国的客户,对于其生态也有损伤。


其实美国的攻击,去年中兴事件就可见一斑,之后又有孟WZ事件。当前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对华为的封锁也掺杂了政治因素,所以局势复杂,双方的争斗也在升级。这会是一场持久战,6月,中美两国还将进行谈判。


2、冷静看待挑战和机遇


再来看看任正非是怎么说的:“对于我们公司,不会出现极端断供的情况,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我年初判断这个事情的出现可能是两年以后,因为总要等美国和我们的官司法庭判决以后,美国才会对我们实施打击,无论结论怎样,(美国)都会对我们打击。这样我们还有两年时间,足够准备。由于孟晚舟被捕,就把’导火索’时间推前了。”


“美国政客做这个工作可能低估了我们的力量…我们有一些边缘产品没有’备胎’,这些产品本来迟早就要淘汰的,这些有影响。但在最先进的领域不会有多少影响,至少5G不会影响,不仅不影响,别人两三年也不会追上我们的。”


划重点:不会出现极端断供的情况,5G领域不会受影响。同时,任正非甚至因为美国供应商的支持而流泪:“美国大量的零部件、器件厂家这么多年来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特别是在最近的危机时刻,体现了美国企业的正义与良心。前天晚上,徐直军半夜两三点打电话给我,报告了美国供应商努力备货的情况,我流泪了,感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美国的企业还在和美国政府沟通审批这个事情。”


这也是任正非在向合作伙伴表态、传达信心,上周“断供”说法真真假假,也有部分原因是公司在进行排查确认,各方进行沟通中,这中间还有缓冲地带。


当然这并不代表华为就不受影响,任正非就目前的情况比作“一边飞一边修飞机,争取能够飞回来。”由于政治因素的存在,局势确实复杂,美国尽全力来瞄准一家中国公司,几十年内都属罕见。


但是这并不指向悲观,中美之间的“你来我往”,虽然被定义为“贸易战”,在笔者看来,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谈判,一种更加有效的看着像战争的方式,一下子看清中国已经中国科技企业的真正实力。


不过,这何尝不是一个中国国内技术发展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反思我们的产业、策略的一个契机,为什么美国只打华为这些企业?我们和欧美、日本等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还有多少?比如,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台积电,甚至认为台积电就是代工生产芯片而已,殊不知台积电的技术壁垒,和晶圆制造中的霸主地位。


而反观亚洲,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多个地区,有的人口仅相当于中国一个省,都可以掌握尖端半导体技术,中国在国家智力层面,对这种技术掌握并非无法触达。


但需要注意的是,提起在谈及自主研发时要警惕热血沸腾,需要理性、科学地正视现状。任正非就说道:“为什么不洗一个’冷水澡’呢?我认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要冷静、沉着。热血沸腾、口号满天飞,最后打仗时不行也没用,最终要能打赢才是真的。


我们首先要肯定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深度、广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特别是美国一些小公司的产品是超级尖端的。我们仅仅是聚焦在自己的行业上,做到了现在的领先,而不是对准美国的国家水平。就我们公司和个别的企业比,我们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差距了;但就我们国家整体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


这与我们这些年的经济上的泡沫化有很大关系,P2P、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山寨商品……等等泡沫,使得人们的学术思想也泡沫化了。一个基础理论形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口号,几十年以后我们不会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当前的这个契机,或许就成为我们转危为机、更进一步的阶梯。


倪雨晴

科技记者

关注通信、半导体、智造等硬科技,欢迎找我分享故事。

更多问题
我们如何识别诈骗分子利用大数据、AI等高科技伪装而成的陷阱?能否分享一些典型案例?问必答

诈骗分子利用大数据和AI等金融科技手段,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行为习惯、社交关系等数据,构建出用户的个人画像,从而针对用户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诈骗方案。诈骗分子可以利用AI技术合成虚假的语

查看全部答案
能否概括一下当前金融诈骗的主要类型和特点?问必答

金融诈骗的主要类型网络诈骗:包括通过钓鱼网站、恶意软件、虚假投资平台等手段进行诈骗。电信诈骗: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渠道,冒充公检法、银行或亲朋好友进行诈骗。集资诈骗:以高回报为诱饵,非法集资后卷

查看全部答案
接到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我信用良好可以低息贷款,我正好需要钱,可以相信吗?问必答

接到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声称您信用良好可以低息贷款时,您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这可能是诈骗电话。近年来,类似的贷款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建议对于任何声称可以低息贷款的电话或信息,都要保持冷静和警惕,

查看全部答案
我妈说她投了一个养老项目,以后可以享受高端养老服务,还有分红。真有这种项目吗?问必答

对于您妈妈提到的养老项目,不排除存在提供高端养老服务及分红可能性,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真实性核实:首先,应仔细核实该项目的真实性。可以通过查询官方网站、咨询相关部门、查看备案情况等方式进行确认。

查看全部答案
朋友推荐的投资项目,说风险低收益好,而且他已经赚了不少钱,我有点心动。如何判断这个项目能不能投?问必答

面对朋友推荐的投资项目,即使对方声称风险低、收益好且已经获利,您仍应保持理性,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首先了解项目基本信息,查看项目是否有官方网站或正式文件介绍。要评估收益与风险,不要轻信口头承诺的高收

查看全部答案
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我的快递出了问题,要给我退款,让我提供银行卡信息。我该不该给呢?问必答

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您的快递出了问题并要给您退款,同时要求您提供银行卡信息,这可能是一个典型的诈骗手段。您不应该提供银行卡信息。接到此类电话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轻信对方的言辞,更不要急于提供个人信

查看全部答案
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手机积分可以兑换现金,让我点击链接领取。该怎么判断真假?问必答

收到一条短信称手机积分可以兑换现金,并附有链接要求点击领取时,判断其真假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1)验证短信来源:检查短信发送的号码是否为官方客服号码。(2)核实兑换政策:通过电信运营商或相关品牌的

查看全部答案
接到一个电话,说是税务局的,说我有一笔退税,要我提供银行账号。我不确定真假,该怎么办呢?问必答

接到一个自称是税务局的电话,声称您有一笔退税并要求提供银行账号时,您应该采取一系列谨慎的步骤来核实和处理这一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1)保持冷静与警惕:退税虽然是一个合法的税务处理程序,但诈骗分子也常

查看全部答案
如果不幸被犯罪分子利用参与了金融犯罪活动,个人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有哪些自救和减轻责任的途径?问必答

如果个人不幸被犯罪分子利用而参与了金融犯罪活动,法律责任的承担应根据具体情况定。若个人有足够证据证明自己对犯罪活动完全不知情,则理论上可免除其法律责任。若犯罪嫌疑人是故意参与并知晓行为违法,可能会被认

查看全部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识别可能涉及金融犯罪的行为或交易?有哪些警示信号需要特别注意?问必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金融知识储备,仔细审查合同和文件,杜绝盲目跟风投资以及及时关注金融市场监管信息等方式识别可能涉及金融犯罪的行为或交易。在遇到非法集资的高额回报、个人信息泄露、电信诈骗提示

查看全部答案
金融犯罪通常包括哪些类型?它们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严重的危害?问必答

我国刑法规定的金融类犯罪多达十多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常是诈骗罪,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洗钱罪等罪名。这些金融犯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个人而言,它们导致个人财产损失,甚至可能失去工作和生活来

查看全部答案
公司要求我们负责内勤的同事,每人办理一张新的电话卡,提供给市场销售部的同事使用,这会不会有什么风险?问必答

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不建议尝试。如果公司或市场销售部的同事使用这些电话卡进行非法活动,如电信诈骗、骚扰电话、非法营销等,作为电话卡的注册人,即便您未直接参与这些活动,也可能会因未能有效监管电话卡的使

查看全部答案
有公司招兼职刷单员,称只要按要求在指定的电商平台上进行交易并给予好评,就能获得高额返利。我要不要做?问必答

此刷单行为不仅不道德,还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请勿从事。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刷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属于违法行为。若该兼职行为损

查看全部答案
网上看到招聘兼职,工作内容是帮公司进行资金转账操作,但要用我自己的银行账户,每笔交易都能获得报酬。这种可以做吗?问必答

这种工作模式存在极高风险,切勿参与。正规公司通常有其官方账户和财务流程处理资金,不会要求员工或人员使用个人账户进行公司资金操作。使用个人银行账户为他人或公司进行资金转账,尤其是每笔交易都能获得报酬的情

查看全部答案
朋友说自己做生意要收一笔钱,但他自己的账户出了点问题,想借用我的银行账户收钱,事后会给我一些好处费。能答应吗?问必答

这种情况存在很大的风险,请勿答应。如果你的朋友涉及的是非法交易或资金来源不明,你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诈骗、洗钱或其他非法活动的帮凶。一旦被发现,你将面临包括罚款、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追究。同时,将个

查看全部答案
我买了保险后发现不合适,想退保,但是保险公司说要扣除很多费用,这合理吗?问必答

购买保险后退保,扣除的费用取决于退保的时间和保单的具体情况。以下是退保时可能面临的几种情况:犹豫期内退保:保险公司通常会扣除工本费后,退还全部保费。工本费大约在10元左右。犹豫期后退保:退保的金额,是

查看全部答案
我提交了理赔申请已经一个多月了,保险公司还没有给出答复,一直拖延理赔时间,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催促他们尽快处理?问必答

根据《保险法》第23条的规定,保险公司收到理赔申请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

查看全部答案
我就逾期了三天,保险公司连个提醒都没有就直接说合同失效了,能否要求保险公司续保?问必答

“保单失效”是指投保人没有按照保险合约规定的续期时间,缴费到了宽限期最后一天也没有缴纳保费,保单就会暂时失去效力。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中通常会设定一个宽限期,如果投保人在宽限期内未能支付保险费,保险合同

查看全部答案
我投保的时候不记得自己几年前患过的那个慢性疾病,现在保险公司拒赔,怎么证明我不是故意隐瞒呢?问必答

如果在投保后发现忘记告知某个疾病,可以采取补充告知,证明自己不是故意隐瞒,说明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补充信息。常规来说,一般人的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会藏在以下3个地方:医保卡、医院和体检中心。可以通过医院或体

查看全部答案
在外出旅行中不慎摔倒受伤。但保险公司却认为这是由于自身疏忽导致,不属于意外事故,拒绝理赔。怎么办?问必答

意外险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保障期间,因遭受“外来的”、“非本意的”、“突发性”的非自身疾病引起的意外事故,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理应赔付意外险保险金。摔倒,这个自身疏忽原因造成的事件,符合意外险的定义,保

查看全部答案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