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上市的光伏企业纷纷踏上归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2月10日,正当宁德时代大跌“带崩”A股新能源板块之时,在港交所上市的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股价难挡上升势头。截至当日收盘,该公司股价报收2.56港元/股,涨幅2.81%。
这与保利协鑫能源前一晚公布的消息不无关系。2月9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启动一项可行性研究,就本公司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进行讨论和计划,包括上市方式、时间及任何发售计划。
此公告一出,保利协鑫能源回A的消息迅速在业内传播。“在确保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公司决定启动回归A股的论证工作。”保利协鑫能源相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回归A股尚在讨论阶段,还未形成具体方案。公告发出后,公司才会聘请机构出具方案。”
尽管具体方案尚未成形,但保利协鑫能源回归A股的计划并非意料之外。自2020年第四季度依靠颗粒硅技术重新吸引资本市场的目光后,该公司在港股的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港元。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并不能完全体现其真实估值。
反观A股,与保利协鑫能源处于同一梯队的通威股份(600438.SH)、大全能源(688303.SH)在A股市场市值飙升,最高分别突破2600亿元、1700亿元。因此,保利协鑫能源计划境内上市,也被视作进行价值重估、提高企业融资能力之举。
事实上,在“双碳”目标的影响下,相较于境外资本市场,A股给予光伏企业更高估值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在此背景下,境外上市的光伏企业纷纷踏上归途。
最赚钱资产寻求价值重估
作为协鑫集团旗下四大上市公司之一,保利协鑫能源目前堪称该集团旗下最赚钱的平台。
今年1月24日,保利协鑫能源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0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0年同期扭亏为盈。与此同时,协鑫集团旗下另外三家上市公司去年大致的业绩情况也相继浮出水面:协鑫新能源(00451.HK)、协鑫集成(002506.HK)公告亏损,券商机构预测协鑫能科(002015.SZ)去年净利润数据或超过10亿元。
保利协鑫能源2021年度净利润大涨,与过去一年国内多晶硅料行业高景气度密切相关。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年终数据,截至2021年底,国内多晶硅单晶复投料和致密料的成交均价分别为23.25万元/吨、23.06万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165.41%、171.29%。量价齐升之下,多晶硅企业去年赚得盆满钵满。除保利协鑫能源净利润大增之外,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2021年净利润预计分别超过80亿元、56亿元、50亿元。
基本面的复苏,使得保利协鑫能源在港股市场的估值得以站稳。此外,该公司近些年来力推的颗粒硅技术,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炒作的热点话题之一。
自2018年遭遇持续性亏损后,保利协鑫能源启动战略调整,逐步出售电站,重新聚焦于光伏多晶硅料业务,公司多晶硅料产能规划和实际投产规模开始稳居行业第一。但随着通威股份旗下永祥股份在多晶硅领域的产能迅速扩大,保利协鑫能源在规模化竞争中逐步落于下风。不过,对颗粒硅技术的持续投入,有望让保利协鑫能源弯道超车,重塑竞争壁垒。
西部证券认为,“目前生产1千克颗粒硅耗电仅18度,相较于西门子法60度/千克有显著下降;水耗氢耗方面,FBR方法较西门子法降低30%-42%;投资方面,颗粒硅每万吨产能仅需要7亿初始投资,相较西门子法可降低1.5-2亿元,具备成本优势。”
此外,据公开资料统计,保利协鑫能源正在规划徐州年产10万吨、乐山年产10万吨以及包头年产30万吨颗粒硅产能,逐步扩大颗粒硅产能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资本对于颗粒硅技术的关注同样十分密切。除了据此给予保利协鑫能源股票估值的提升外,部分资本机构选择战略入股。
2021年12月,保利协鑫能源公布最新一轮配股结果,共计募资近50亿港元。其中,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包括高瓴资本在内的多家机构认购。
光伏巨头纷纷“回A”
保利协鑫能源回归A股,实现“A+H”两地上市的情况并非不可能。
今年1月26日,光伏组件龙头企业晶科能源(688223.SH)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该公司股价即实现110%的涨幅,总市值突破千亿元。
晶科能源只是光伏巨头“回A”的缩影之一。在它的身后,另一家组件头部企业阿特斯也已于2021年12月中旬科创板首发获得通过,正式敲开科创板的大门也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行业机构PVInfoLink今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为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并列)、晶科能源、阿特斯、东方日升。至此,组件“六巨头”齐聚A股的盛景即将上演。
“近两年,国内‘双碳’等利好政策频出,光伏行业处于长景气赛道,境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回归A股有利于价值重估,提高企业融资能力,进而加速产业扩张步伐。”有业内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在晶科能源身上便能得到印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自2010年上市至今,晶科能源在美股共计进行了五次融资(含首发),合计融资金额约8.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亿元)。但这十年的融资金额竟相抵“晶科系”另一家上市公司A股两年的融资规模。
2020年5月,晶科科技(601778.SH,曾用名晶科电力)登陆上交所。该公司首发募资25.98亿元,一年后经由可转债发行再募资30亿元,累计总额与晶科能源美股融资总额相当。
事实证明,晶科能源回A上市很快就填补了融资能力不足的遗憾:该公司在创下迄今为止A股新能源行业最大的科创板IPO之时,最终募资100亿元。
对于保利协鑫能源而言,度过“至暗时刻”后,面对未来数十万吨的产能扩张规划,提升现金流的稳定性和融资能力的通畅,是必要条件。
而随着保利协鑫能源回归A股,硅料环节也将上演组件环节龙头企业齐现A股的景象。
在资本的加持下,国内光伏产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增量空间。
(作者:曹恩惠 编辑:林虹)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