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风向标④北京君正股价腰斩“迷思”: 11倍净利增速成色不足 商誉减值扰动业绩前景

21硬核投研张赛男 2022-04-21 15:07
半导体风向标⑦ 40亿大手笔增持!韦尔股份再“加仓”北京君正 汽车电子合作想象空间可期? 半导体风向标⑥ 市值巅峰跌落的指纹识别芯片龙头:汇顶科技转型路在何方? 半导体风向标⑤ 兆易创新业绩高增引353家机构调研:DRAM产品迎“收获季” MCU成最强增长引擎 展开更多

21世纪资本研究院 张赛男 上海报道

在2021年的半导体行情中,北京君正(300223)绝对称得上是一只耀眼的大牛股。2021年7月底,公司股价从两月前的70元/股左右攀上190元/股的高峰。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清晰地记得,彼时参与的某次券商内部策略会上,北京君正就是被极力推荐的半导体标的之一。直至2021年报披露,北京君正还是包括诺安成长混合在内多支基金的重仓股。

从日前公布的业绩来看,北京君正确实不负众望。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4亿元,同比增长143.07%;实现归母净利润9.26亿元,同比增长1165.27%。

超11倍的业绩增长,放眼整个A股市场都排在前列。

但是,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半导体板块的整体震荡,北京君正也进入了下行阶段,相较于2021年的高点,股价回撤超60%。

北京君正如何在2021年一鸣惊人?2022年面临疫情给供应链带来的新挑战,公司又有哪些应对?本期21硬核投研将作出全面解析。

业绩飙涨的虚与实

北京君正采用的是Fabless经营模式,主要收入来源为集成电路设计,相关产品分为四类:微处理器芯片、智能视频芯片、存储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

其中,微处理器和智能视频芯片主要面向智能物联网和智能安防类市场,存储芯片和模拟与互联芯片主要面向汽车电子、工业制造、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行业市场。

在这四类芯片中,存储芯片是北京君正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营收占比达到68.15%;其次是智能视频芯片,占比为18.56%;再次是模拟与互联芯片、微处理芯片,占比分别是7.82%、3.77%。

作为北京君正营收的主力军,其存储芯片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根据Omdia(formerIHS)统计,2021年度公司SRAM、DRAM、NorFlash产品收入在全球市场中分别位居第二位、第七位、第六位,处于国际市场前列。其中,DRAM产品又是北京君正存储芯片的最大收入来源。

结合产品结构和下游应用来看,在去年缺芯潮的背景下,尤其是汽车智能化对汽车电子需求兴起,也就不难理解北京君正业绩的爆发。

公司表示,“去年各产品线需求旺盛,其中在汽车电子领域,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和汽车终端市场需求旺盛的拉动,公司在该领域的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同时,公司在工业、医疗、通讯、消费等领域的销售收入亦实现了较好的增长,致公司总体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从而带动了公司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君正的营收增速(143.07%)要远远小于净利润增速(1165.27%),就算是营收贡献最高的存储芯片,营收增速也仅是135.63%,智能视频芯片营收增速最高,仅为236.04%。

这意味着,北京君正业绩的大爆发,更多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指向的是提价策略。

相关数据显示,四类产品中,智能视频芯片的毛利率提升最高,同比增长18.93%,其次是存储芯片,毛利率同比提升9.67%。

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上,北京君正的高管坦言,“2021年IPC(智能芯片产品)毛利率的增长,价格是一个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销量的增长,全年的销量有六千多万颗。价格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从全年来看毛利率在44%,增长有将近20%,从利润来判断,涨价带来的利润大约有1亿左右。”

除了需求和经营变化外,21世纪资本研究院注意到,北京君正的高利润增速亦有2020年6月前公司尚未并表北京硅成导致基数偏低的因素。2020年,公司豪掷72亿收购北京矽成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矽成”),当年为北京君正贡献了约17.44亿元的营收。

此外,北京君正方面还指出,“各产品线的毛利率基本和收购时披露的差不太多。2021年的毛利率高于2020年,是因为2020年收购时有存货的PPA摊销,不是真正的产品生产销售的毛利率,2021年基本恢复正常。”

汽车电子“新棋局”

上文提到,在北京君正的四类产品中,存储芯片占据公司营收的半壁江山,但这部分业务却并非其内生发展而来。

北京君正以消费电子起家,一度是国内教育电子、电子书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CPU芯片供应商,包括好记星、诺亚舟、文曲星、汉王电子书等均采用君正的CPU芯片,也是PMP(便携多媒体播放器)领域国内最大的主控芯片供应商之一。

但是,随着平板电脑和手机市场迅猛发展,电子书、MP3、MP4等产品市场萎缩,北京君正面临业绩下滑的重大挑战。2014年至2019年,北京君正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

直到2020年,北京君正完成对北京矽成“蛇吞象”式的收购,公司才得以重焕生机。

根据北京君正2020年报数据,收购完成后公司开始扭亏为盈。2020年营业收入21.69亿元,同比增长5.39倍;扣非净利润为0.20亿元,同比增长9.14倍。2021年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仍然是存储芯片在发力。

这家被收购的北京矽成到底有何来头?

北京矽成旗下的ISSI原本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主营各类高性能存储芯片产品以及模拟信号芯片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与三星、美国等巨头处于同一梯队,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等各个领域。

据国信证券统计,ISSI的DRAM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居于第7位,其SRAM产品收入在全球市场中居于第2位、在中国市场中居于第1位。

相比之下,北京君正此前专注在嵌入式CPU市场,主要面向工业控制领域,并不涉及汽车电子市场的业务。

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了解,ISSI拥有国际一线顶级汽车及工业客户,比如汽车领域的 Delphi(德尔福)、 Valeo(法雷奥集团)、TRW(天合汽车集团),工业领域的Siemens(西门子)、 Schneider、Honeywell(霍尼韦尔)、GE、ABB 和三菱等,且公司均为他们的核心供应商。

据北京君正相关高管介绍,“ISSI在2020年以前汽车市场的收入是50%以上,因为疫情对汽车市场的影响,2020年和2021年汽车市场占比不到40%,预计后续会逐渐提升。SRAM、DRAM来自汽车市场的占比会比平均比例更高一些。”

也就是说,收购北京矽成后,不仅让北京君正摆脱了以往在电子教育市场被动局面,还让企业摇身一变,成为汽车存储领域的潜力股,具备了更强的“造血”能力。

而北京君正也将汽车领域的拓展作为未来更上一层楼的基础,“对未来5年的展望来说,再上一个大的台阶实际上得有几个要素,第一需要有大的赛道,现在公司跨的两条赛道感觉都不错,第一个赛道最主要是由君正业务拓展的AIOT赛道,这个赛道在高速成长、高速发展,另外一个赛道是ISSI的开辟的汽车工业赛道。”北京君正相关高管表示。

股价下跌迷思

尽管业绩大幅增长,但与大多数的半导体公司一样,北京君正也遭遇了股价和业绩的背离。

一面是业绩的翻倍上涨,虽然倍数增长背后有其他因素的驱动,但汽车电子的布局确实让市场对北京君正的未来充满想象;另一面,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公司股价一路下跌,市值已跌至400亿左右,而去年最高峰时其市值曾接近千亿。

无论是日前举办的业绩发布会上,还是网上互动平台,北京君正不断面临投资者有关“公司股价为何一直跌个不停”的追问。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以来,北京君正股东减持行为频发,对投资者的信心不啻为一种打击。

从全市场来看,半导体行情整体不振确实是一个扰动因素,去年板块的快速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预期,但除此之外,于北京君正而言,有没有一些潜在风险?

答案是肯定的。排在首位的便是收购埋下的商誉问题。

在收购北京矽成完成后,北京君正账上形成了30亿元的商誉,在业绩承诺期后每年须进行减值测试,若商誉发生减值,可能会对公司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减值测试就是看资产或资产组可收回金额是否低于公司的账面价值,本质上还是看公司的盈利能力,一旦盈利能力下降,商誉减值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某资深会计从业人员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

从北京君正存储芯片的市场地位来看,其在全球DRAM市场排名第七,相比三大巨头美光、三星、SK海力士仍有很大差距。而且美光、三星、SK海力士专注于DRAM、NAND Flash等更具增长性的存储产品,北京君正在产品结构的优化程度也与国际竞争者存在差距。

与此同时,从2022年半导体供应链形势来看,各地疫情散发,业内预计下游需求或受到一定程度抑制。

而之前支撑高盈利的高毛利率,也大概率将下降。北京君正高管表示,“IPC今年供求有所变化,整个市场供应量回升,因此竞争会较为激烈,毛利率会有所下降。”“存储芯片的毛利率水平是比较稳定的,维持在30%上下,行业市场相对来说会比消费市场稳定,但涨价幅度比消费市场低很多。”

值得玩味的是,今年一季度,北京君正并不打算公布业绩预告,这被投资者普遍悲观地解读为:公司业绩增幅并未达到50%以上。

在尝到“蛇吞象”式收购带来的业绩甜头之后,北京君正如何完成对北京矽成的高效整合、复刻CPU时代的荣光?汽车电子时代新的挑战在等待着这家老牌科技公司。

(作者:张赛男 编辑:巫燕玲)

张赛男

财经版记者

曾是一名宏观经济记者,现转向微观领域。专注A股上市公司、上交所监管动态。欢迎交流,邮箱zhangs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