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暴来敲门:如何抵御新型“怪兽”?

合规科技王俊,钟雨欣 2022-06-22 17:29

中国网民规模已超10亿,在这个全球最庞大的数字社会中,如何拴住网暴这头“怪兽”,塑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变得紧迫起来。

因染粉色头发遭造谣网暴的女生离世 维权之路为何漫长艰难? 当染粉色头发的女生决定起诉:网暴者欠我一个道歉 互联网平台网暴治理(下):众声喧哗中,如何拨开网暴迷雾? 展开更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钟雨欣 记者 王俊 北京报道

编者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1.6%,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6%。据报告,目前中国已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的数字社会。

数字生存已然照进现实,然而数字社会尚未形成完整的交互规则体系。开放性、匿名性、虚拟性的互联网舆论场中,肆意攻击他人的“巨魔”,让网暴逐渐成为一头怪兽,随时可能袭击每一个人。

对于这种伤害性大却幽微的暴力形式,其规范管理、法律责任界分、行政司法治理等都没有参考答案;对于主要责任承担方的平台,也存在无所适从的情况。

自2022年6月起,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将推出“反网暴拒巨魔 ”系列报道,以期从不同维度、不同面向对网暴的衍生路径、群体反应、治理面向进行拆解分析,拒做网络“喷子”“巨魔”,以媒体力量推进网暴治理。

“小气抠门,才给小哥200块,善良那么廉价吗?”

“你认亲是为了炒作吗?”

“去了那么多酒吧,这是转场皇后吧!”

近年来,网暴事件层出不穷。从“上海女子打赏外卖员遭网暴后坠楼”到“寻亲少年刘学州被网暴自杀”,从“成都确诊患者被网暴”到“唐山烧烤店老板娘被网暴关店”,这样刺耳的声音……受害者在经历网暴后往往长时间处于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中,甚至产生抑郁倾向,严重者走向轻生。

早在2008年,“人肉搜索第一案”就已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网络传播速率大大提升,“数字化生存”从预言照进现实,开放性、匿名性、虚拟性的互联网舆论场为网暴提供了土壤。

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也是商业转化的秘钥。更激烈的表达、更具煽动性的言语、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加工与夸大,收割更多的注意力,带来可观的流量,也可能带来商业利益。

已经无从考究网暴与流量转化之间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现实是层层因素叠加之下,网暴像是一种病毒,在网络空间弥散开来。

中国网民规模已超10亿,在这个全球最庞大的数字社会中,如何拴住这头“怪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变得紧迫起来。

数字时代的网暴新形态:互撕、玩梗、逐利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数字化时代,网络暴力衍生出新的形态,从自媒体断章取义的“标题党”到明星粉丝群体间的“饭圈互撕”,从青少年社区中流行的“祖安文化”到漠视悲剧的“地狱笑话”……网暴事件频发,扰乱了健康的互联网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近几年典型的网暴事件常与社会热点相关,传播路径复杂,且经历多次反转。如2018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网暴的指向从私家车女司机到公交车司机、女乘客,随着事故真相澄清而改变;在2020年“罗冠军社死事件”中,网暴的指向也从男方转移至女方。网络暴力往往放大了热点事件中的敏感点,如“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涉及儿童及医患关系问题,“网红saya殴打孕妇事件”涉及孕妇这一特殊群体。散播网暴信息的人煽动公众以谩骂、攻击等方式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通过“人肉搜索”泄露当事人隐私。网民基于“正义”加入“审判大军”,非理性的观念迅速聚集在一起,容易形成集体无意识的“施暴狂欢”,甚至将线上行为转为线下,引发“寄花圈”“闹单位”等恶性事件。

此外,涉及明星娱乐类的舆情事件也容易引起网暴。“饭圈”群体普遍年轻化,将艺人作为情感寄托,当出现有损艺人的言论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如近几年著名的“肖战粉丝风波”“热依扎和‘硬核豌豆’名誉纠纷案”等等。

自疫情发生以来,涉疫谣言、网暴频发。成都一位新冠确诊患者曾因常去酒吧而被攻击“转场皇后”,还被贴上“不检点”的标签。无独有偶,哈尔滨一确诊患者曾因连续光顾剧本杀店被辱骂“毒王”。

为了吸引流量关注而恶意编造的网暴也时有发生,如“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网民侮辱诽谤江歌、江秋莲案”等等。

网暴成因:收割注意力之战

剥开网暴的层层肌理,“注意力”是一个核心成因。

相较于web 1.0时代,移动互联网具有去中心化、开放、共享的显著特征。网络空间信息鱼龙混杂,煽动性、非理性的表达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在群体中大肆蔓延,不断强化形成广场效应。此外,网络推手、“黑公关”、水军为了追求利益推波助澜,催化了网暴事件的产生。

纽约大学计算机社交心理学者威廉·布拉迪(William Brady)的研究表明,情绪化的内容,尤其是能激发人愤怒情绪的道德评价,最容易让人转发,他发现在推特上,每一个情绪化或者有关道德评价的词都会让这条推文的转发数增长20%。

在欧美网络论坛环境里,网暴他人者被称为troll,原意是山怪巨魔,是北欧神话中一种智力低下的食人巨人,国内直译为“喷子”或者“巨魔”。这些人躲在暗处,肆意攻击、威胁他人。

同时,公众的注意力是一种商品,除却对个人的心理满足,注意力与流量、商业利益挂钩,因此追求“流量即正义”的内容媒体、以流量为核心设计的社交媒体产品、刷流量的网络推手……随之而来。

社会舆论生态慢慢恶化,强交互性和即时性的移动互联网使得“沉默的螺旋”效应更突出,更激烈的表达、更具煽动性的言语被放大,甚至形成病毒式传播,恶意弥散。

网暴治理现状:多平台上线反网暴功能

网暴是一种新型病毒。互联网的高传播速率能够让网暴信息迅速传遍网络空间,让受害者面临“数字性死亡”“社会性死亡”。治理层面,需要司法、监管、平台、公众多方共同努力。

网站平台作为网民表达观点的聚集地,是阻止网暴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就加强网络暴力治理进行专门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主要聚焦网络暴力易发多发、社会影响力大的18家网站平台,包括新浪微博、抖音、百度贴吧、知乎等,通过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进行全链条治理。

近期,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百度贴吧、知乎、豆瓣、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平台不断加强网暴治理。事前阶段,强化对网暴信息的技术识别,过滤、拦截不良信息。事中阶段,通过举报、投诉渠道及时获取、清理相关信息,同时为被施暴者提供防护功能。事后阶段,加大对违规内容和账户的处置力度,主动向社会公示处置情况。

评论、私信区是网暴发生的“重灾区”。在上述App中,用户可以自主管理互动关系,调整评论和私信接收权限。对于未关注人发来的私信,用户在回复或关注对方前可接收1-3条私信不等。此外,各平台还根据自身特点优化反网暴机制,如新浪微博“评论防火墙”功能、知乎“瓦力保镖”功能等,用户开启后系统会对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屏蔽疑似人身攻击和垃圾骚扰的信息。抖音上线“发文警示”“用户风险提醒”等功能,通过推送弹窗引导用户友善发言,提示风险信息。

抖音上线多项功能治理网暴

当网暴苗头初显,平台如何保护受害者,快速隔绝不友善信息?新浪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线“一键防护”功能,用户开启该功能后7天内将不接收未关注人的私信、评论和转发。豆瓣上线“应急防护模式”,从隔离窥视、预防骚扰、控制传播三个方向保护用户隐私安全,防护时间最长为14天。

在违规处置方面,各网站平台加大惩治力度,不定期向社会公示处置结果。据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2022年4月,微博、抖音、百度、腾讯、知乎、哔哩哔哩、小红书、快手、豆瓣、网易、新浪、搜狐等主要商业网站平台重点受理泄露他人隐私、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等网络侵权举报达43.96万件。其中,微博受理相关举报375927件,抖音受理相关举报17432件,百度受理相关举报17166件,腾讯受理相关举报11638件,知乎受理相关举报8609件,哔哩哔哩受理相关举报4843件,小红书受理相关举报1742件,快手受理相关举报942件,网易受理相关举报454件,新浪受理相关举报321件,豆瓣受理相关举报314件,搜狐受理相关举报198件。

网暴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课题。在法律层面,北京海淀法院专门审理互联网案件的法官秦鹏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我国目前有包括《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在内的8部规制网络空间的专门立法,有包括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民法典》在内的21部涉及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有《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10部相关司法解释的刑事法律。秦法官认为,现行规制网暴的法律条款呈现出两个特点,日益完善,却较为松散。

在实际治理过程中,秦法官认为首先应夯实平台责任,及时拆解暴力;其次,明确主体责任,化解“取证难”;再次,扩大网络暴力涉刑案件公诉范围,强化打击力度。最后,加强防暴宣传,让受害者得到保护、得到救济。 

未来展望: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精准规制网暴

网络暴力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极化行为,施暴者以匿名为挡箭牌,肆无忌惮地进行谩骂攻击,形成强大的声势压制当事人,使其饱受伤害。

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推荐和精准推送使人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领域,而减少了接触不同事物的机会,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信息茧房”。长此以往,人们自身的观点得到不断强化,而对其他观点意见的包容性降低。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在网络推手断章取义的煽动刺激之下,网民容易“一言不合就开骂”,助长网络暴力滋生。

平台企业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一方面需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网暴治理,另一方面也需不断优化算法,减少“信息茧房”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可以通过设立社区公约、定期表彰优秀观点、公示违规内容及帐号处置情况等手段引导用户自觉维护友善的社区氛围。

作为网络用户,在享受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之余,还需要提高法律意识和媒介素养,警惕“网上冲浪”“围观吃瓜”产生偏向,演变为网络暴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网民基于朴素的正义观在网络中进行“道德审判”,而“以暴制暴”并非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法治的细节》一书中所说,“所有的正义都应该按照正当程序去追求,否则人们追求正义的初心,很有可能结出非正义恶果。”

在司法和监管层面,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网络暴力,加大对网暴责任主体的惩治力度,做到对网暴的精准规制,提高治理集中度。只有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处,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维护互联网空间的健康生态。

在纷杂的舆论场中,当友善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人们更愿意用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观点时,螺旋的另一边,选择拿起网暴“软刀子”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少。

 

(作者:王俊,钟雨欣 编辑:陈磊)

王俊

记者

做数字经济时代的观察者。微信:wangdajun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