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已投放794亿元,惠及小微企业超11万户

大湾区观察南方财经全媒体郭晓洁 2022-07-09 21:58

编者按:

今年6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管部、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引导金融机构用好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等政策措施;切实发挥激励引导和风险分担功能,支持营造银行机构敢贷、愿贷的良好氛围。为此,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对上述三个风险补偿机制进行了深度调研,探究为银行放贷提供风险分担、减轻银行后顾之忧背后的力量。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郭晓洁 广州报道    

日前,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棠东东路的一家商贸公司刚刚在广州一家城商行拿到一笔227.5万元的信用贷款。

特别之处在于,这家非科技型小微企业,既没有抵押物也没有科技专利,贷款完全凭借企业信用。这要放在以前,其很难在银行顺利拿到贷款。

得益于商业银行信用贷等产品越来越丰富,如此“待遇”或将成为常态。实际上,类似上述非科技型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顺利享受到便捷的普惠贷款服务,是因为有机构在为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撑腰”。

当前,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模式已成为广州普惠金融的“靓丽名片”。此前,广州市财政每年安排不超过2亿元专项经费,给予普惠信用贷款最高50%的风险补偿。今年6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再次联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管部、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金融纾困19条”),提出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广州地区银行机构积极发挥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机制作用。

机制运行一年小微信用贷款额增72%

7月6日,在广州一场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研讨活动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难问题再次引起热议。与会专家表示,用好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是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

2020年5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出台《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该办法出台,标志着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这两个风险补偿机制基础上,广州市第三个补偿机制正式落地,三个补偿机制形成互补。这意味着,以往只有科技企业才能享受到的补偿机制,延伸到了非科技型、无抵押担保小微企业。

根据该机制管理办法,广州市财政每年在广州市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不超过2亿元专项经费,对合作银行发放的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符合条件的普惠信用贷款在发生风险损失时,给予最高50%的风险补偿。风险补偿机制成为了广州支持普惠金融“背后的力量”。

某城商行广州分行普惠部总经理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目前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基本以某一场景的线上化产品为主,而线上产品很多没有抵押物,银行实际上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有了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银行会对这部分没有抵押物的贷款纳入该机制,这样在给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时,信贷员也相对有底气。”

与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两个资金池主要扶持对象有所差异,广州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以支持非科技型企业为主。

广州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明确规定,申请补偿的贷款需未享受过广州市其他市级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此条款有效避免同一笔贷款重复使用广州市补偿政策。

在受访专家看来,目前广州的三个补偿机制之间实现了受惠群体的互补,让政策惠及更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

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是广州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联合受托管理机构。该公司风控法务部负责人胡国强博士介绍,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自2020年运行以来,合作银行已达22家。截至今年6月,累计惠及企业已超11万户,实际投放794亿元,户均56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机制运行一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幅26%;利率方面,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贷款利率也均有一定幅度下降;普惠型小微信用贷款规模同期增长了138亿元,增幅72%,有效营造了敢贷愿贷能贷的融资环境,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缓解。

风险共担机制仍有优化空间

部分银行普惠部门工作人员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尽管广州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目前运行情况良好,但实际操作中仍存普惠金融司法救济难等问题。

例如,普惠金融具有“短、小、频、急、散”特点,且多为无抵押担保,维权成本高,导致银行通过诉讼方式实现确权和司法救济流程普遍过长、成本过高。

面对这类难题,广东金融司法服务平台探索通过公共法律资源整合和平台赋能,帮助合作银行集中高效解决积压案件等。

此外,在纳入该补偿机制的贷款发生不良时,补偿资金发放周期较长等。目前银行的考核机制也限制了信贷经理的展业动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学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陆军建议,金融机构要在实践中留有余地,例如在信贷员的考核机制上要有一定的容错空间。

信贷风险补偿政策覆盖不全也是当前广东普惠贷款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据悉,全省21个地市中,出台普惠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的地市不到10个,覆盖度仍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该补偿机制覆盖率偏低,但广东不少城市正积极探索小微企业信用融资的路径。

例如,佛山通过“政府+保险+银行”的三方合作,提升了补偿比例,银行承担20%的本金及利息、罚息损失,保险机构承担80%的本金损失,当贷款本金损失超过保险机构全市年度实收保证保险保费180%的部分,由政府设立的政策性小额贷款专项扶持资金补偿。

云浮则开创了“政府+担保+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银行发放贷款时,借款人可选择与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合作,当纳入机制的贷款出现不良时,凡通过担保公司担保、保险公司承保的贷款,由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先进行补偿,然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再向风险补偿资金池申请补偿,没有选择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合作的银行可直接向风险补偿资金池申请补偿。这种做法可以加快银行损失本金的回收,提升银行放款的积极性。

目前,国内覆盖非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补偿机制案例不多,广州通过三个风险补偿机制相互补位,加大了补偿机制覆盖面,切实助力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做法。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郭晓洁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