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黄桂煊 广州报道
在7月7日的机警理财日报《上银理财“核心优选”首登混合类榜单,但近一年收益跑输基准下限,汇华理财“汇泽灵活配置”一季度回撤超10%后反弹,投资经理坦言“破除我执和法执是需不断思考的问题”丨机警理财日报(7月7日)》中,课题组对汇华理财的PR4混合型产品“汇泽灵活配置开放式混合”进行了重点分析。
根据产品说明书,“汇泽灵活配置开放式混合”成立于2020年12月31日,风险评级为PR4(中高风险),业绩比较基准为“60%×中证800指数收益率+ 4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产品成立以来(2020年12月31日-2022年7月12日)净值增长率达到27.7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跌幅分别为-4.17%和-4.62%,产品超额收益明显。此外,该产品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16.78%,低于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30.19%的最大回撤,有较强的抗跌能力。
(红色曲线为“汇泽灵活配置开放式混合”,蓝色曲线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绿色曲线为“汇泽灵活配置开放式混合业绩比较基准”)
本期,南财理财通独家对话汇华理财权益配置总监、“汇泽灵活配置开放式混合”投资经理董伟炜,聊聊他的投资心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董伟炜,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证券投资专业硕士,2015年5月至2020年11月先后担任光大保德信国企改革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安和债券型基金、光大保德信行业轮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1月加入汇华理财,担任权益配置总监,同时担任(多策略增强)汇理封闭系列及汇泽灵活配置开放式混合等理财产品的投资经理。
董伟炜被称为“Alpha猎手”,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在投资中他奉行增强GARP策略选股,追求合理估值下的成长,力争在保持高成长的前提下,控制波动。
他是多策略均衡型风格,总体追求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组合构建强调适度分散投资,通过胜率来解决收益率的问题,通过较完善且严格的风控体系来解决回撤和波动率的问题。
在他看来,投资首先要抬头看路,选择宽(成长)赛道作为战略性的配置重点,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成长往往能够真正地穿越周期。
以下是对话全文: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产品二季度收益逐步回升,如何总结今年二季度的权益市场情况和产品的运作逻辑?
董伟炜:二季度的市场运行逻辑核心一句话就是触底反弹,反弹由景气度(差异)主导。
4月份先是地方疫情超预期,市场对今年经济的基本面和供应链的扰动产生担忧,而结合Q1的下跌,这波回调正好触及到相当多绝对收益产品的止损线,使得波动被显著放大。而4月底,疫情拐点出现,同时政策发力(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估值本身也达到了历史底部区域,市场旋即开始进入反弹阶段。
反弹的核心主线是受益于政策、景气度不断上调的新能源汽车及风电/光伏等行业,而基本面恢复力度较弱的方向,比如消费、交运、餐饮、受全球衰退预期影响的电子、家电以及需要总量宽信用确认的金融、工业金属、机械等表现较为一般。
“汇泽灵活配置开放式混合”力求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总体的思路依然是延续了我们此前的合理估值下的基本面趋势投资理念,寻找成长增速相对较高的方向和个股作为战略性的方向,同时结合估值水平和回撤控制要求进行一定的波段操作。二季度该产品重点聚焦了新能源(汽车)、消费以及部分自下而上选择的成长个股,同时减少对景气度发生下移的一些方向的关注,应该说最终的结果基本达到了我们的预期。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产品在2021年5月17日后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60%×中证800指数收益率+ 4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有哪些原因?
董伟炜:从收益获取的角度,我们认为投资首先要抬头看路,选择宽(成长)赛道作为战略性的配置重点,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成长往往能够真正地穿越周期。其次才是公司分析,估值分析等方面。
从回撤控制的角度,我们认为制定一套符合产品要求以及投资理念,自身性格特点的回撤控制规则(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两者结合地好,或能发挥出乘数效应,长期业绩往往较好地战胜市场。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汇泽产品在投资策略上有一条是“回撤控制策略”,可否具体谈谈这个策略?
董伟炜:回撤控制策略包括刚性策略和主动性管理。
刚性策略是指根据回撤控制目标制定具体的阶梯仓位(上限)以及对行业及个股集中度进行严格控制;而主动性管理则包含个股止损机制、波段操作、精选个股等手段。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从产品一季报来看,产品整体持仓集中度较低,前十大持仓占比不超过30%,您是如何考虑的?
董伟炜:首先,适度分散的投资符合我们一贯的理念,投资都有不确定性,适度分散投资有利于控制风险,同时能够拓展投资视野,也有利于心态的稳定。
其次,理财产品的投资,从风险谱系上来讲是低于公募(偏股)基金的,公司内部也有对于产品股票集中度的要求。
再次,一季报的时点有一定的特殊性,正值市场处于下跌趋势中,产品的持股结构正在优化调整中,未来我们也有可能相比此前有一定程度的集中。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您觉得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和直接投资公募基金具体有哪些差异?
董伟炜:股票和公募基金都是理财产品可选择的重要投资工具,公募基金又可以分为场内可交易基金(如ETF、LOF)和场外可申赎的开放式基金。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流动性。相当多的股票的流动性无法满足产品的及时建仓要求,而ETF和开放式基金能够较大程度上缓解这种困难。在市场关键节点,ETF是我们通常可以选择的快速建仓的主要工具之一。
2)波动性。即便不考虑冲击成本,股票平均来讲波动性要大于基金,因此对于理财产品来讲,部分长期具有alpha且波动性较小的基金可能会成为理财产品的底仓配置首选。而股票在我们对某个方向或者标的有更高把握度的情况下,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
3)能力补充。公募基金总体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科学,规范的投研体系,其中一些基金公司配备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投资研究工作,因此对于发展初期的理财公司来讲,通过配置这类基金公司和部分优秀基金经理的产品,有助于丰富理财产品的收益来源。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展望2022年第三季度市场会如何走?看好哪些方向?
董伟炜:我们认为2022年第三季度A股市场总体震荡,结构性机会仍有可为。
国内流动性预计依然较为宽裕,经济填坑式宽信用或将逐步启动(但空间力度有限),这种宏观状态仍有利于权益市场。国内通胀压力或将逐步增加,猪价上涨,服务业的逐步恢复,但大宗商品的跌价是对冲因素,总体仍属于可控范围。
海外经济或从滞胀走向衰退,美股三季度或仍将承压,四季度或将大幅缓解,成长股(纳指)有望率先企稳反弹。因能源资本开支不足和俄乌冲突的长期化,能源价格的高位反复概率较大。
A股总体估值或没有泡沫,未来仍是居民资产配置和外资增配的方向,也是化解高杠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政策上仍将偏鼓励和支持。
应重视交易结构对市场运行逻辑的影响,对于市场/板块/个股波动往往有放大作用。
结构上重点关注成长方向(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基于场景恢复的大消费行业和基于宽信用边际改善的行业或具有波段性机会。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您如何总结自己的投资风格?
董伟炜:多策略均衡型风格。总体追求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组合构建强调适度分散投资,通过胜率来解决收益率的问题,通过较完善且严格的风控体系来解决回撤和波动率的问题。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您在一季报中表示,在投资的过程中,如何破除我执和法执一直是需要我们不断反省和思考的问题。如何理解投资中的“我执和法执”?
董伟炜:投资中的“我执”,主要的含义是认为我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别人的看法如果与我不一致就是错的,甚至在形势发生不利变化的时候,仍然固执地只看到某个行业、某个股票符合自己观点的一面,从而最终造成投资损失。“我执”的表现形式就是将投资观点过于绝对化,过于自信,往往可能会遭到更大的损失和打击,因此我们强调在投资过程中,要对市场有敬畏心,世界的本质属性就是不确定性。
而“法执”,是指方法论的执念,我们在市场中,会听到有各种投资的流派,典型的如DCF、基本面趋势、PEG、技术分析等,也许某一种方法在某一个市场运行阶段非常有效,但是市场自身也会进化,并且处于动态无套利均衡运动中,一种好的方法如果有效就会有很多人效仿“套利”,导致使用该方法的成本不断上升,收益不断下降,直至无效。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过去几年,基本面景气度趋势投资盛行,我们实际上也有所应用,但是2021年、2022年该方法论迎来了重大挑战,收益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急速放大。所以,我们构建的方法论也要跟上市场和形势的变化,识别市场运行中新的特征和主要矛盾,防止自身的进化落后于市场的进化,而遭受损失。
在本期理财公司混合类公募产品近6月收益榜单中,有8家理财公司上榜,分别是宁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银理财、华夏理财、光大理财、信银理财、工银理财和浦银理财。其中,宁银理财上榜3只产品,其余理财公司各上榜1只产品。
相比6月30日《机警理财日报》发布的同维度混合类公募产品榜单,兴银理财、平安理财和建信理财的产品均跌出榜单,宁银理财“宁赢”系列的“宁赢混合类碳中和”、“宁赢个股臻选混合类”和“宁赢红利精选混合类”三款理财产品重回榜单前十,其中,“宁赢混合类碳中和”近6月净值增长率最高,达到5.12%,近6月年化波动率也高达10.39%。此前,南财理财通课题组在《宁银理财产品近3月波动率高达11.83%丨机警理财日报(6月16日)》中曾对上述宁银理财的三款产品进行详细分析。
数据分析师:张稆方
实习生:吴鸿平
作者:黄桂煊
编辑:周炎炎
(作者:黄桂煊 编辑:周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