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走向质变,全国已建立13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1低碳李德尚玉,实习生胡耀丹 2022-09-22 20:10
生态文明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国家发改委回应21记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向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德尚玉 实习生 胡耀丹 北京报道 

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进入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我国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双碳’工作实现良好开局。”9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在会上介绍,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与成效。

刘德春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绿色低碳转型绝非易事,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刘德春表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决心坚定不移。

加快制定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7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国务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内容包括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副司长王心同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尽快出台。

“加快制定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下称“条例”),把生态保护补偿各项政策纳入法治化轨道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已列入2022年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条例尽快出台。”王心同说,制定出台条例是巩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成果的现实需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各地探索了多样的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实现形式。在现有政策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将实践经验上升到国务院条例层面表达规范下来并予以提升,是稳定生态保护主体预期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王心同认为,制定出台条例是破解生态补偿领域难点堵点,提升法治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加快制定出台条例,有利于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各类社会主体的责任,有利于尽快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补偿周期不明确、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实现用法治文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此外,制定出台条例还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经济调节为手段,以法律为保障,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意见》于2016年5月发布后,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在各地深入推进。

据王心同介绍,浙江和安徽已率先建立跨省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广东分别和广西、福建、江西在九洲江流域、汀江—韩江流域、东江流域开展多层次跨省沟通协作,北京、天津分别与河北加快建立潮白河、引滦入津上下游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据统计,到2021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3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前,我国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区域间生态保护补偿、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均取得一定成效。

随着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纵深发展,国家对其相关的保障资金投入支持力度也日益加大,不断激励各方践行生态保护责任。

“‘十三五’期间,中央层面年度安排各类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的额度近2000亿元。”王心同介绍道,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湿地、沙化土地、轮作休耕等领域的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中央补助资金额度不断增加。此外,地方政府与社会主体也做出相应贡献。据初步统计,地方政府年度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规模达近千亿元。

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向好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水土保持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上广泛关注。在自然保护地体系、林区林场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的推进之下,我国当前自然生态状况得到改善。

“我们对当前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阶段性评价是,‘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筑完成’。”农村经济司副司长张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道。

据张骅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已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森林抚育12.07亿亩,促进森林覆盖率、蓄积量分别提高到24.02%和194.93亿立方米,我国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深入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制度,完成种草改良6.11亿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50.32%;全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5万平方公里和4.33万平方公里,重点地区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沙尘暴天气年均发生次数显著减少;新增和修复湿地面积1200多万亩,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程度有所提升;陆生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在自然生态系统向好发展背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起到了引领作用,这是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重点改革任务。

张骅表示,围绕这一理念和要求,国家发改委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系统谋划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总体思路,国家发改委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编制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及青藏高原、黄河、长江等9个专项规划,形成了“1+9”规划体系;二是逐步健全支持政策体系,国家发改委生态领域中央投资专项从林、草、沙、湿等单项工程,调整为以区域治理为主的综合性工程;三是大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国家发改委大幅增加了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投资力度,启动实施了库布齐-毛乌素沙漠综合防治、黄河三角洲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等一批重点项目。

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

当前,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失衡加剧,部分欧洲国家重启煤电。

今年9月,法国、德国等国家均重启煤炭发电。欧洲之外,美国能源信息署今年9月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也预测,美国煤炭产量将在2022年增加2200万吨,且由于美国电力需求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煤炭产量和发电量将至少持续增长至2027年。

“这也启示我们,绿色低碳转型绝非易事,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刘德春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加强统筹协调,科学把握节奏,扎扎实实做好工作,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针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问题,刘德春说道。在节能工作方面,刘德春介绍,2012年以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36.2%;建成绿色建筑约85亿平方米;全国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综合能耗分别累计下降18.8%、21.7%。此外,我国还实施并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发布相关国家标准378项。

同时,在我国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之下,继续深入推进节能工作也成为重要任务。刘德春表示,未来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改造。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逐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深入推进“绿色革命”,已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推进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一体化节约、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

(作者:李德尚玉,实习生胡耀丹 编辑:包芳鸣,见习编辑,张铭心)

李德尚玉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