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观察|1/3政协委员聚焦人才话题,佛山为何这么“缺人”?

南方财经全媒体 吴蓉,实习生方施惠 佛山报道
2023-02-08 18:15
南财观察|全国4大千亿镇佛山独占2席,镇域经济何以“狂飙”? 佛山两会观察|政协委员与市委书记面对面座谈,绿色生产、数字化、“走出去”成“高频词”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蓉 实习生方施惠 佛山报道

2月7日下午,佛山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大会进入发言环节,来自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不同界别的12个位委员逐一走上琼花大剧院的主舞台,代表所在界别为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的发言均与“制造业当家”息息相关,而其中有4位聚焦了“人才”话题。即便是有些所在界别看上去与“人才培育”并不那么紧密,也不影响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这不禁引起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好奇:是什么样的氛围让佛山全民如此关注人才?人才在“制造业当家”中又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招才、引才、留才、育才方面,佛山还要做些什么?

细读委员们的提案,并梳理佛山当前的经济发展结构,记者找到了答案。

“匠才”是佛山“制造业当家”的基础

“无数技能人才正成为充实佛山实体经济的‘生力军’,但佛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佛山市政协委员、中峪增材制造加速器有限公司设计工程师郑进辉代表佛山市总工会第9个发言。这位最年轻的佛山市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南海大城工匠一如既往地关注技能人才的培育问题。

佛山是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占佛山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一半。悠久的制造业历史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让这里集聚了一大批产业工人、技能型人才。

根据统计,目前,佛山现有技能人才120万人,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占比超过12%,占全市306万产业工人的比例约39%。其中高技能人才36万人。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些技能人才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钻研精神,守住了佛山制造在全球的江湖地位,撑起了佛山制造的“脊梁”。

近年来,佛山积极构建与产业相融相生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着力打造“匠才之都”,推动技工队伍高质量发展。去年还提出力争到2026年,技能人才总量达140万人,高技能人才达45万人。届时将形成以产业聚集技能人才、以技能人才支撑产业的良性循环。

然而,就眼下而言,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产业人才需求量依然很大,高技术技能型产业人才供应缺口显著;产业工人对佛山制造业转型的适用性有待提高,产教融合亟待深化。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等问题上,也有很大提升空间。

鉴于此,在提出“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打造一支适应佛山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议后,郑进辉进一步建议:要培育工匠辈出人才沃土,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加大对参加职业培训、技能晋级的产业工人提供政策性补贴的力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政策倾斜、财政支持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大对省市优质高职、中职院校服务本地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加快实施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认定和贯通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优化产业工人公共文化供给结构;优化产业工人配套服务,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以及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法规。

无独有偶,农工党佛山市委员会也聚焦了培育“匠才”的话题。在《让“匠才”成为佛山“制造业当家”战略的基石》的集体提案中,他们建议,佛山要打造技能型社会,以技能型人才为中心,系统构建技能人才的“全生命周期”培养系统。

“推行职业启蒙教育,技能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佛山市政协委员程俊在代表农工党佛山市委员会发言时,建议佛山统一组织小学和初中生赴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

此外,他还建议,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包括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鼓励老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收入;通过专项债等方式,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学科专业设置与制造业人才需求的联动机制。

在强化企业主动性,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农工党佛山市委员会集体建议佛山出台“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通过落实费税抵免、强化金融扶持、保障产教用地、优先激励支持,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为提升职业人才的荣誉感,农工党佛山市委员会也从表彰激励、分配激励、发展激励等维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人才既要“引进来”还要“融进来”

技能型人才需要培育,其他创新型人才同样也要引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个“两条腿”走路的工程。在佛山以全国唯一试点城市的身份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对多元化、复合型人才队伍的需求日益迫切。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海外(境外)高层次人才汇聚粤港澳大湾区。据统计,佛山全市持有效《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A类外籍高端人才达450人,B类专家人才1943人。此外,还有不少在佛山生活、就业但未纳入人才管理体系的高水平海外人才和港澳台创业创新人才。

但是,在佛山市政协委员、致公党佛山市委会海外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广东耀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海荣看来,目前关于海外(境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目前主要集中在吸引人才来佛山,对因社会融入度导致的人才流动性问题缺乏足够重视。

在得到发言机会后,他代表致公党佛山市委会建议,重视因社会融入度导致的人才流动性问题,建设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使高层次人才全身心投入佛山经济发展。比如,建立健全海外(境外)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联席会议机制,聚焦并切实解决人才安顿的“痛点”问题,协助人才加快文化适应,鼓励人才参与社区事务,“此举既有助于探索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又能增加人才对佛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佛山市政协常委、团市委兼职副书记、佛山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贤帅则代表团市委就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出相关建议,重点关注青年人才的引入、培育和发展提升问题。

2022年6月初,佛山成为全国首批45个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按照相关意见,青年发展型城市是指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方式。

在此背景下,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今年提交了《加快推进佛山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制定更全面的青年普惠性政策》的提案,从六个方面提出建议:着力优化青年优先发展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规划环境,打造富有青年特色的城市名片;着力优化公平且有质量的青年发展型城市教育环境;着力优化激励青年施展才华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就业环境;着力优化保障青年基本住房需求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居住环境;着力优化缓解青年婚恋生育养育难题的青年发展型城市生活环境;着力优化促进青少年身心成长发展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健康环境。

代表委员们的建议,得到了佛山市市长白涛的现场回应。“佛山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打造人才高地摆在重要位置。”白涛介绍,在设立“人才日”、启动“匠才之都”建设的基础上,接下来,将坚持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十类人才”,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

(作者:吴蓉,实习生方施惠 编辑:于长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