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展经济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新趋势?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程立元 广州报道
2月19日,读懂广州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幕。此次论坛以“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方位和路径选择”为主题,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支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作为执行单位,广邀权威智库、政府部门、企业协会、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一堂,为广州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金融如何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展经济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新趋势?
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下称“广州金服”)董事长兼总经理叶军在论坛现场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国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广州金服的核心定位是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将围绕“增”“实”“新”“稳”等四方面服务广州高质量发展,希望通过开展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专项工作,为均衡发展补足短板。
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加强联动合作
南方财经: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广州金服如何助力发展提质?
叶军:广州金服作为国有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是公司重要的职能定位,在服务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中,将着力做好“增”“实”“新”“稳”等方面工作,围绕“1+3+2”总体业务布局,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加强联动合作,深入拓展优质资源,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围绕实体产业链上下游配置金融资源,以资金链引导创新链、带动产业链,促进现代金融业产业链与实体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广州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助力。
首先着力于“增”。要利用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充分发挥包括广州期货交易所在内的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作用,体现广州金融业增量,广州金服也在其中参与贡献金融力量。
第二着力于“实”。广州金服要精准推进落实产融对接的“金桥工程”,继续做好已举行三年的“拟上市企业领头羊”品牌活动。与此同时,广州金服要继续推进普惠金融的落实落细。其中,广州金服作为受托管理机构的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已运行三年,年度资金补偿总额已由不超过2亿元提高至年度资金补偿总额不超过10亿元,普惠机制作用还将进一步放大。
第三着重于“新”。在创新方面,广州金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利用好于去年年底设立的广东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的起步园区;另一方面,广州金服还将利用好金融科技的力量,助推金融业的创新发展。
最后着眼于“稳”。回到金融的根本,广州金服将继续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
南方财经:提及“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作为综合型金融服务平台,要做好哪些工作?2023年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叶军:当前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定位进一步明确、产业基础持续强化,千行百业加速转型升级,这意味着要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广州金服将聚焦实现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在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上不断优化升级,依托金融文化事业平台重点打造的金交会、“金羊奖”、岭南金融博物馆、金融招商推介以及金融素养教育等五大文化品牌,以及服务实体经济平台形成的“绿色金融+乡村振兴+普惠金融+企业上市+供应链金融”的“1+N”业务框架,助推广州金融稳增长、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共筑金融安全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勇担金融责任,贡献金融力量。
会展业的经济带动效益将凸显
南方财经:在支持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哪些特色产业是你重点关注的?
叶军:广州金服对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等领域比较关注。在我看来,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高质”,继而再“高量”。此外,高质量发展应实现发展的相对均衡,从这一点来讲,推进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能够弥补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金服是广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的运营方,同时旗下设立有广州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在助力提质增量的同时,广州金服将进一步抓好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
南方财经: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广州金服接下来还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叶军: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广州金服希望把普惠金融服务做大做实。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做好产融对接的“金桥工程”,下一步广州金服将联动广州市各区,深入到更多产业园区和重点商圈,做好点对点的对接服务。
此外,广州金服将着力放大普惠机制。除了已服务规模扩容外,广州金服已经将30家银行纳入服务提供范围,未来继续发挥支持中小微市场主体的放大作用。
南方财经:你如何看待会展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叶军:会展经济对行业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目前,会展业的经济带动效应有1:9、1:13等各种比例。广州目前已围绕《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了21条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在我看来,每一条产业链在制造、生产环节之后,都能最终通过展会来放大力量和集聚效益。
记者丨程立元
编辑丨李振
视频制作丨袁思杰
(作者:程立元 编辑:李振)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