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预计实现交付量5.2-5.5万辆,二季度挑战单月3万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左茂轩 报道
“蔚小理”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是目前离“赚钱”最近的一家。
2月27日,理想汽车(LI.NASDAQ、02015.HK)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财报。得益于汽车销售量的增加以及毛利率的改善,理想汽车在2022年第4季度再次实现了单季盈利。
财报显示,2022年第4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收176.5亿元,同比增长66.2%,创下单季度营收新高;归母净利润2.569亿元,同比下滑13.05%,这是理想汽车连续3年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2022年全年,理想汽车实现营收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净亏损20.32亿元,较2021年3.215亿元的净亏损大幅扩大。
2022年,理想汽车全年共交付了13.32万台汽车,同比增长47.2%,交付量高于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
相较于蔚来和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目前的市场表现更趋于稳定,公司亏损规模最小。截至2月27日收盘,理想汽车每股报收23.3美元,公司市值为241.7亿美元,略高于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市值之和,蔚来和小鹏的最新市值分别为155.3亿美元和73.37亿美元。
重金投向研发补短板
2022年,理想汽车进入从1到10的发展阶段。
产品方面,理想汽车将第二款量产车理想L9投向市场,也完成了理想ONE到理想L8的切换。2022年12月,理想汽车成为第一家单月交付量突破2万台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不过,去年理想汽车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供应链挑战。此前,有市场猜测称,供应链压力可能是导致主管供应链的理想汽车前任总裁沈亚楠离开的原因之一。
“我们在2022年的产能爬坡在下半年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整个交付计划有些过于激进,我们认为卖出去这么多订单,就应该交付出这样的量。实际上,这对整个供应链的压力和考验是非常之大的。”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
李想表示,尽管供应挑战持续存在,但随着产业成熟度的逐步提升和上下游供给情况的逐步改善,对2023年的零部件供应保持信心,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供应战略感知与规划、风险管理及成本管理,以积极应对各自潜在的供应挑战与风险。
他强调,理想汽车对供应链实行模块化管理,在与供应商保持紧密、互惠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加强智能电动车产品力相关的核心品类的自研自制和产业链垂直整合工作,进而实现上游成本和风险控制的良好平衡。在过去三年,公司已经开始对增程器、电驱动总成等核心零部件进行工厂的自建,保障质量和供应的稳定。
叠加供应链压力、疫情、电池价格上涨、产品换代等多重因素,理想汽车2022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出现了大幅下滑。
不过,第四季度毛利率回归健康,达到20.2%,全年毛利率则为19.4%。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FO李铁表示,2023年理想汽车的毛利率指引将保持在20%以上。“L系列平台所有的产品我们设定的整体毛利率是25%。考虑到今年的电池价格和宏观经济态势,我们把毛利率降低到了20%。”李铁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企业营收规模的增长、现金流持续稳健,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想汽车逐步加大了研发力度。研发费用的大幅度增加,是造成理想汽车较2021年亏损大幅扩大的原因之一。
2022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研发费用为20.7亿元,费用占比为11.7%;全年研发费用为67.8亿元,全年费用占比15.0%,较2021年研发投入费用增长106.3%。
此前,理想汽车在智能驾驶科技等相关领域的投入略晚于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但正在加速追赶。
李想称,2022年理想汽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取得了重要进展。
“理想同学”目前已经进化到全新一代的端云一体架构,集成了理想汽车自研的面向车载场景的推理引擎LisaRT,可支持更强、更复杂的算法在车内部署。此外,理想汽车的自研算法在语音和视觉交互方面进展卓著。
智能驾驶方面,理想汽车联合清华和MIT提出的混合式BEV算法框架,可以灵活地部署在AD Max和AD Pro两套传感器硬件组合上。
据介绍,目前,超过22万理想汽车用户可使用高速NOA功能,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里程接近1亿公里。今年理想汽车将进一步把导航辅助驾驶能力拓展到城市场景,计划在第四季度,将在理想AD Max上开放城市NOA的早鸟用户内测。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并行增程电动和高压纯电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持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在产品研发、平台研发和系统研发持续投入资源,推动理想汽车的长期成长。”李想说。
渠道方面,理想汽车也在不断拓展服务网络布局。 截至2023年1月31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296家零售中心,覆盖123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20家,覆盖222个城市。
此前,理想汽车销售副总裁刘杰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理想汽车今年会将直营体系扩大到更多的城市,争取实现三线城市全覆盖,同时至少要进入头部的四线城市。
今年市占率要翻倍
今年1月,受国补退出、春节假期、特斯拉降价等多重因素影响,多家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理想汽车是唯一一家交付量破万且取得同比增长的新势力。由于产品定位与特斯拉差异明显,理想汽车是受特斯拉降价冲击最小的企业之一。
理想汽车对于2023年第一季度展望再次给出指引新高,预计实现交付量5.2-5.5万辆,同比增长64.0%至73.4%;收入总额预计为174.5亿元至184.5亿元,同比增长82.5%至93.0%。
对于全年的销量增长,理想汽车有着更乐观的预期。
“考虑到理想L8和理想L9持续强劲的表现以及理想L7的推出,我们今年将挑战在30万元到50万元价格区间的全部豪华SUV市场拿下20%的市场份额。”李想说。
他表示,2022年理想汽车在30-50万元SUV市场份额是9.5%,预测今年的市场大概会是在140万辆到150万辆之间,理想汽车对自己的要求是市场份额翻倍。
照此推算,理想汽车2023年的销量预期目标将接近30万辆。
李想称,理想汽车内部预测争取在第二季度实现月度交付量2.5万辆和3万辆。因为,4月会是理想L7 Pro和理想L7 Max第一个完整交付月,5月会是理想L7 Air的第一个完整交付月。
2月8日,理想汽车发布了第三款量产车——5座SUV理想L7,提供Air、Pro、Max三个版本,并为理想L8引入Air版本。Air版本车型将拉低理想汽车的售价,主要的改动在于悬挂以及动力电池供应商的改变。
此前,理想汽车的电池由宁德时代独家供应,L7 Air和L8 Air的电池将分别来自蜂巢能源和欣旺达供应。
近期,有市场传闻称,宁德时代正在推行一项“锂矿返利”计划,理想汽车是宁德时代探讨这一商业模式的车企之一。
对此,理想汽车总裁、总工程师马东辉在财报会回答投资人提问时回应,长期来看,理想汽车也将增加供应商多元化的供应策略,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供应安全性,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项目的开发进度。长远来看,整个动力电池市场回归理性是大势所趋。作为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前两天已经达到了40万元/吨,电池价格的回落已是必然。目前,理想汽车和合作伙伴还在就价格进行谈判中。
事实上,理想汽车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产品的精准定位和对用户需求的把握。
从整体上来看,理想L7将切入市场基盘更大的五座SUV市场,具有成为爆款的潜质。且基于理想汽车L9、L8到L7的产品开发逻辑,能够很好地在走向规模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不过,市场上也存在对于理想汽车“套娃”策略能够带来增量的质疑,几款产品之间价格略有重叠,潜在地也会出现互相蚕食市场的情况。
李想表示,理想L7和理想L8有交叉需求的用户量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理想L7的用户更加趋向于三口之家或者两口之家;L8的用户则主要是“二胎家庭”或者三代同堂。
“通过L7、L8、L9的有效价格覆盖,我们构建的不仅是一个产品线,更是一个产品的网。我们希望任何30-50万元之间家庭SUV用户的需求都能够被满足,用户犹豫的是选L7还是L8,或者是选L9还是L8。我们并不希望用户来看我们的车,最后却选了别的品牌。这是我们最核心的产品线策略。”李想说。
通向千亿营收的挑战
作为在社交平台最为活跃的车企掌门人,李想在微博频繁为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路线发声,关于理想汽车和增程式路线的争议,自理想汽车进入市场以来就从未消散。
不过,理想汽车距离进入纯电市场已经越来越近。根据此前透露的消息,理想汽车今年可能会推出一款纯电MPV。理想汽车于2021年10月启动开工建设的北京绿色智能工厂,计划将在今年建成投产,该工厂规划了10万台纯电动汽车的年产能。
李想称,纯电产品能不能提供10分钟充电400公里、实现接近燃油车的充电体验非常关键,而超高压快充就是解决“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理想汽车使用800伏技术以及自建碳化硅模块工厂的目的,主要是要解决“成本高、电池过重”的问题。
理想汽车内部也正处于变革中。
去年12月,理想汽车高层调整,与李想搭档7年的沈亚楠卸任总裁一职,由总工程师马东辉接替。空缺近一年的CTO一职,由从华为加入理想汽车近一年的系统研发部负责人谢炎出任。
同时,李想宣布公司将向矩阵型组织升级,李想称,改革是因为公司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要为千亿、万亿规模营收做好准备”。他表示,矩阵型组织最大的特点是确保全流程的管理质量,横向团队规划路、修路、运营路,纵向团队造车、开车、运营车,高质量的道路配合高水平的车队,把持续创造的价值源源不断地运送给消费者,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产生良性循环。
李想对理想汽车在2023年突破千亿营收具有较高的期待。
随着L9的交付,2022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的单车价格高达37.1万元。尽管理想L7或将拉低理想汽车的单车价格,但按理想汽车的单车价格估算,若理想汽车今年实现了接近30万辆的预期销量目标,则有希望达到千亿营收的规模。
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中,目前营收规模超过千亿的只有吉利、长城、比亚迪三家,其中吉利和长城近几年营收都是在千亿左右徘徊。
不过,对于正在走向千亿营收之路的理想汽车而言,仅仅依靠聚焦家庭市场的产品定位来布局,似乎很容易触及销量的天花板。
当然,李想不希望仅仅将理想汽车定义为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
2023年初,李想在《CEO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提及到理想汽车的企业愿景——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理想汽车计划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领域(软件2.0)构建完整的体系化能力。具备自动驾驶的智能电动车将会成为最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创造出物理世界人工智能的母生态:从AI的算法到改变生活的AI产品,从AI操作系统到AI推理芯片,从AI训练平台再到AI训练芯片等。
(作者:左茂轩 编辑:张明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