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瑞信跌超45%,瑞银涨超7%,瑞银CEO回应:收购将补强集团在亚洲的业务,总资产将达5万亿美元左右

全球财经连线施诗 2023-03-20 22:21

速览全球市场,聚焦财经热点。

瑞信交易敲定:不论监管是否优待 挤兑的致命风险一直存在 全球金融观察|瑞银收购瑞信或埋下“大雷”,欧美银行业危机才刚开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施诗 上海报道

瑞银计划收购瑞士信贷

瑞士联邦政府19日宣布,瑞士信贷银行将被瑞银集团收购。受此消息影响,瑞信股票在开盘后大跌,瑞银则呈上扬趋势。截至记者发稿,瑞信下跌48.26%,瑞银上涨逾8%。

有关收购事宜,我们先来听一听瑞银集团董事长Colm Kelleher在电话会上的表态。

收购对瑞银股东具有吸引力

Colm Kelleher:过去几周发生的各种事件使得全球各地的监管机构敦促瑞银考虑收购瑞信,以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不幸的是,短期内对我们的股东来说,收购事宜将导致我们的股份回购计划暂时搁置。但我们仍致力于累进现金分红政策。

鉴于当下的情况,瑞士政府已行使紧急权力以促成此次合并迅速完成,因此此次收购无需由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通过决议。但我想表明,虽然我们没有就此发起讨论,但我相信相关收购对瑞银的股东而言具有吸引力。保护了瑞银免受额外的下行影响,并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撑盈利增长。本次的收购条款得到了相关监管机构的全力支持,并确保了我们所有股东的金融稳定,其中包括瑞士央行所提供的非常重要的流动性支持。

现在,我们仍完全致力于现有的战略目标,包括专注于美国以及亚太地区的增长。我相信,我们有充分的战略理由合并我们的业务。这将进一步加强瑞银领先的客户业务,同时为瑞信的客户提供保障。这一收购将加强我们在资产收集业务中的地位,通过进一步扩大财富和资产管理的规模,在最具吸引力的增长市场中,我们的总资产将达到5万亿美元左右。

对瑞银而言,收购瑞信将带来哪些益处与挑战?我们再来听取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Ralph Hamers对此的看法。

瑞银与瑞信的业务强项能够互补

Ralph Hamers:收购对我们的业务强项而言是互补的。我们专注亚洲地区的增长,但基本上我们在这一地区的存在还不够强。而瑞信在东南亚有很强的基础,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将在这方面有所拓展,同时它还有面对这一特定客户基础的技巧。我觉得我们可以获得更大的增长,我们也希望在亚洲寻求更快的增长。这也将为我们的业务在拉丁美洲带来不错的拓展。我们同样正在寻求在该地区取得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是有所帮助的方面。同时,瑞信具备的一些能力,如在某些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我们瑞银的发展程度不及瑞信。所以这也是一些额外的加成,我们可以运用在财富管理业务上。

令人头疼的方面,或者说面临的挑战,很显然是投资银行的业务。这也是我们寻求得到保护的部分。我们的团队正致力于这项工作,我们也会尽早与对方展开沟通。但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通过确保重新调整投资银行的业务来创造价值;通过某种我们重新调整投资银行的业务的方式,进而拥有或进一步发展其能力,同时发展更多的业务。所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收购事宜得到政府全力支持

据瑞银官方声明,这一收购讨论由瑞士联邦财政部,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共同发起,并得到了以上机构的全力支持。瑞士联邦政府表示,面对目前困难形势,瑞银集团收购瑞信是恢复金融市场最近缺乏的信心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也是管理瑞士及其公民面临风险的最佳解决方案。

这一收购对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来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

与“雷曼兄弟”相比救助方式不同

《全球财经连线》:瑞信危机同雷曼兄弟危机有何不同?

李广子:瑞士信贷危机与雷曼兄弟危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家机构都是市场排名靠前的金融机构,对整个金融体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救助方式的不同。

3月19日瑞士联邦委员会已经确认,瑞士第一大银行瑞银集团将收购瑞士信贷,同时瑞士央行会提供1000亿瑞士法郎的流动性支持,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意味着瑞银集团将承接瑞士信贷的债权债务,从而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损失。与之相比,雷曼兄弟危机直接采取的是破产方式,对投资者的冲击也会更加剧烈。

 能否有效整合还有待观察

《全球财经连线》:瑞银收购瑞信,是否意味着危机解除?能否稳定金融市场情绪?

李广子:从目前的情况看,我觉得还很难说危机得到解除,我认为危机能否解除取决于瑞银集团在收购瑞士信贷之后,能否对瑞士信贷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及瑞士政府的支持能否帮助瑞士信贷的投资者恢复信心?

如果在瑞士政府的支持下,瑞银集团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解决瑞士信贷所面临的流动性危机,那么市场的情绪可能会趋于稳定,否则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就会持续下去。

从目前情况来看,瑞银集团本身今年也面临很多麻烦,包括涉及到一些欺诈的指控,还有瑞银集团在2022年也出现了一个大幅亏损,因此瑞银集团在收购瑞士信贷之后,是否具备整合能力,还有待于观察。

银行业信心危机短期内还会持续

《全球财经连线》:欧美银行业的信心危机是否还会继续蔓延?对全球金融体系影响几何?

李广子:从目前情况看,我觉得银行业的信心危机在短期之内大概率还会持续下去,并且有可能向金融体系里蔓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在目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疫情影响持续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不明朗,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在短期之内也很难得到大的改善,投资者信心的恢复速度也可能会非常慢。所以未来一段时期,不排除一些与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经营状况类似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出现风险暴露。

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是非常密切的,特别是像瑞士信贷这样排名比较靠前的大的国际金融机构,资产规模非常庞大,业务也很复杂,它们与其他国家的很多机构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业务关系,包括持有很多其他国家金融机构的股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向其他国家金融机构蔓延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

第三,目前对问题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前景其实并不明朗,如瑞银集团在收购瑞士信贷之后,能否对瑞士信贷进行有效整合,改善流动性状况,提高偿债能力,其实也会对投资者的信心恢复产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 

5万亿美元“巨无霸”诞生

瑞银集团当天发布公告称,该合并预期将创造一项总投资资产超过 5 万亿美元的业务,并且拥有巨大且可持续的价值机会。同时,这将进一步加强瑞银作为瑞士领先的全球财富管理机构的地位,在最具吸引力的增长市场中运营,管理超过 3.4 万亿美元的投资资产。

收购对瑞银和瑞信双方而言意味着什么?对瑞士银行业和瑞士经济又意味什么?我们来连线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赵建。

瑞信资产负债表面临巨大冲击

《全球财经连线》:瑞银出资远低于瑞信的市值,这对瑞银和瑞信分别意味着什么?

赵建:瑞信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需要关注当前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困境,也就是在美联储、欧洲央行,甚至日本央行货币紧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来源于全球利率以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快速上升,不仅要关注利率水平达到历史新高,利率提高速度更值得关注。这对瑞信这样对利率极度敏感的金融机构冲击非常大,最主要的冲击就是资产负债表的破损。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快速升高,美国国债面临大量亏损。瑞信虽然十分保守,可能在资产端配置了大量美国国债或者欧洲债券,但没想到这种我们认为非常安全的资产,也面临巨大的折价。

在资产负债表破损的情况下,会带来股东和储户的恐慌,瑞信面临的更多的是客户的赎回,同时会面临流动性危机。

瑞银收购瑞信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我相信瑞银可能也不大愿意收购瑞信,虽然收购价格非常低,但会使其背上很多包袱,同时我认为央行可能提供了更多补贴来促成这一交易。

当前瑞士应着重稳定金融体系

《全球财经连线》:这笔交易将创建一个拥有超过5万亿美元投资资产的公司, 对瑞士银行业、瑞士经济意味着什么?是否涉嫌垄断?

赵建:在从金融周期的顶部向下走的时候,和任何产业一样,都会出现在产能过剩情况下的兼并浪潮,金融产业因其经营杠杆而表现得更加猛烈。

因此,瑞银收购瑞信,是金融产业在疫情之后大放水、大收水的短促产业周期中,表现出来的正常规律。这体现出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头部企业会变得越来越“大而不能倒”,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

对于瑞士来说,当前瑞银收购瑞信对金融稳定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后续可能会降低其金融效率,因为没有了竞争,减少了消费者福利的改进。但这更多的是瑞银作为“大而不能倒”的一家系统性重要银行,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它不仅不是垄断,更是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它不是正常状态下为了抢占行业集中度和市场份额的兼并,而是“救火”。

当前瑞士主要的任务就是稳定金融体系,这两家银行的合并,或者说瑞银对瑞信的收购,事实上是经营稳健的银行将资产负债表破损的银行收购,有利于瑞士当前金融稳定,并且有利于瑞士面对接下来可能更大的全球金融不稳定。

市场或迎更大的系统性金融风暴

《全球财经连线》:欧美银行业的信心危机还会继续蔓延吗?对全球金融体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赵建:我认为一定要认清楚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它本身是靠信心来支撑的。

首先,金融体系最主要的特征是状态依赖型,“晴天”时,也就是正常状态下,金融机构的运行和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性,与“阴天”时,也就是市场出现恐慌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所以这是高度敏感的。从硅谷银行开始,这道裂缝已经出现了,整个市场已经开始弥漫恐慌和焦虑的气氛。

实际上美联储和美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有充足的在大萧条和次贷危机时应对金融市场动荡的经验,所以它们出手非常快,但是仍然没有完全阻止一些银行出现问题,有些储户仍在着急挤兑,把一些区域性小银行的存款取出,转移到大银行。这种趋势还会蔓延下去,导致越来越多小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容量小、结构调整余地小、流动性的储备不足。

此外还有些小银行为了保持利润率,做了很多大银行不敢做的高风险业务,因为它的机制非常灵活,可能在买了国债以后又加了杠杆,这种情况下,其对利率高度敏感。因此,美联储如此幅度和速度的加息,导致其资产负债表破损已经破产长达半年,最终资产负债表的破损转移到现金流量表的不足,发生挤兑。

这种趋势从美国开始,并在整个美国蔓延,我认为后续欧洲一些财务状况不健全或者不稳健的主权国家的债务可能也会面临很大问题。

当然,由于美联储和欧央行非常坚决,知道其中的利害,因此不断向市场传递充满信心的信号,暂时稳住了市场和经营体系。

但是如果从总量上来看,美联储和欧央行也不是全能的,因为它们现在面临另一个巨大的困境,这种困境在次贷危机时并没有出现,也就是通货膨胀,因此投资者应该有充分的心理预期,迎接未来2至3个月更大的系统性金融风暴。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和佳 

记者:李依农

制作:实习生焦宇 李群 李依农(字幕)

拍摄:郝佳琪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张然 

海外运营编辑:唐双艳 吴婉婕

海外项目经理:庄欢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作者:施诗 编辑:和佳)

施诗

记者

扎根上海,眼观全球。长期关注全球资本市场、国际政经趋势,文体与医药大健康行业政策及公司动态。(邮箱:shishi@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