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科”遇上“创投” 深港产学研谋求错位协同

深圳观察陈思琦 2023-04-11 08:49

探索香港“再工业化”与深圳“20+8”产业错位协同、融合发展的全新路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以前香港创业项目很多是做APP、游戏,近几年硬科技项目明显增多,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在4月8日举行的“深圳创投日”第六站·走进光明活动现场,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内地委员会副主席麦世泽如是说。

香港服务业发达,占本地GDP的比重长期保持在90%以上。去年底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体现了香港产业谋变的决心,明确未来5-10年是香港创科发展的关键期,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连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

香港正朝着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宏大愿景不断迈进。3月1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多位局长拜访科技部,《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正式签署。3月30日,深圳市科创委与港府创新科技署签署《关于全面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安排》。

高校作为原始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拥有5所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高校的香港,创科项目不断增多,基础科研力量亟需进一步转化落地。而深化与内地城市,尤其是与一水之隔的深圳在科创领域的交流合作,是必然选择。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深圳创投日”作为深圳打造的一张重要金融名片,香港高校已连续两次携创科项目亮相,与投资机构、银行、券商等谋求资本对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6所港校均在深圳设立研究院,并先后开设64个与深圳产业高度契合的实验室(研发中心);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在深设立创新创业中心,搭建孵化服务平台,为推动两地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

以深港产学研合作为抓手,曾孵化出大疆、商汤的深港科技和产业业界,正期待下一个惊喜。

破解资金难题:政产学研+“投”

身着浅色西装,挎着笨重的黑色电脑包,伍子龙略显反差的打扮与不时混乱的语言系统并不影响现场投资人对华港龙“冰冻微针”项目的兴趣。

在“深圳创投日”3月坪山站、4月光明站,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了港籍创业者、华港龙生物科技CEO伍子龙的身影。他所在的公司于3月底完成天使轮融资,预计下半年进行下一轮融资。“我们拿到‘HK Tech 300’的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以及港府TSSSU项目的资助,下半年将重点申请港府百亿的‘产学研1+计划’。”华港龙是大量港校孵化项目的缩影,来自港府、高校的资助是跨越创业初期“死亡谷”的关键之一。

“HK Tech 300”为香港城市大学2021年推出的创新创业计划,投放5亿港元,目标是3年设立300家初创企业。据介绍,HK Tech 300种子基金将给予创业项目10万港元,帮助团队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初创公司;符合条件的初创公司将获最高100万港元的天使基金投资,用以发展和验证公司的营运模式。

该计划推出两年来,已有超过1300人参加了创业培训,510多个初创团队获得种子基金,超110家初创公司获得天使基金投资。随着高校创业氛围渐浓,港科大、港理工等也陆续设立创新创业中心,搭建孵化服务平台,举办创新创业赛事。

伍子龙提到的TSSSU项目为香港创新科技署于2014年推出的“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旨在向港大、港中文等6所香港高校提供初创团队资助,助其研发成果商品化。每所大学每年可获最高1600万港元,重点支持先进制造、生物科技、电子、能源等领域。

去年10月,李家超发表首份《施政报告》明确港府将设立100亿港元“产学研1+计划”,2023年起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有潜质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分两期完成其项目:第一期是三年内成功把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第二期是随后两年内把科研成果商品化。

李家超在《施政报告》答问会上表示,要有投资者对项目有信心,认为产品有市场并可大规模生产,达到需求导向,才有望获得资助。

伍子龙告诉记者,TSSSU项目的资助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背书,近期完成的天使轮融资则证明了市场认可,因此他将申请“产学研1+计划”视为公司下半年重点工作。

“官、产、学、研对科技发展当然十分重要,但‘投’也不能漏掉,只靠政府、高校的资助是远远不够的。”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以生物科技赛道为例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2018年4月港股“18A”上市规则实施以来,已有超50家优质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香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在此背景下,与学界、业界同行及投资界交流是射雕英雄式的“比武”,香港高校带队参加“深圳创投日”路演,也将让境内外社会资本的对接更加顺畅。

“城大正在探索建立跨境成果转化基金,并与深圳天使母基金等头部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意向。”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内地事务与创业)罗璇建议,深港两地可通过建立金融联动,以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成果为聚合点,推动境内外机构创立“境内+境外”的孵化基金,遴选有产业化潜力的香港高校科创团队,引进深圳落地孵化。

香港“再工业化”与深圳“20+8”错位协同

香港投资推广署去年初统计显示,香港初创企业数量3985家,其中金融科技领域513家,保持高位领先,而健康及医疗(242家)、硬件制造(176家)、生物科技(165家)等领域公司数量呈健康增长态势。

数量增长的另一面,全球初创企业普遍面临长大难、走出“死亡谷”亦难的困境。麦世泽坦言,香港的主要难题是产业化,“大学教授的研发成果缺少产业承接。深圳及大湾区内地城市有产业基础,未来可谋求更多合作。”

除资金难题,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初创项目常陷于无地可落的尴尬境地。香港科技园、数码港是港府特别设立的两个科技产业园区,供科创企业低成本入驻。李家超3月15日拜访科技部时透露,港深创科园的首三座大楼明年底开始将陆续落成,有望更好吸引海内外企业落户。

深圳前海、河套作为深港科创合作的两大重要平台,也为香港初创项目提供了空间利好。例如,去年7月正式开园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让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空间由原来的4.7万平方米扩展至13.9万平方米;河套2022年集中推出了20万平方米新空间,未来2-3年将新增近30万平方米科研及配套空间。

在港研发,来深产学研转化,这一模式还将考验两地资金、人才、科研材料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顺畅度。

据了解,深圳市科创委每年发布深港联合资助项目,重点支持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领域,科研资金“过河”日益通畅。科研材料方面,在受严格管控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出境”领域,目前有4所香港的大学在深圳设立的分支机构被科技部列为试点单位,可独立申请人类遗传资源出境来港进行科研工作。

人员方面,深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两地科学家、创业者来往交流更加便利。罗璇建议,可在河套试点推出科学家、高校师生、研发人员“白名单”及无感通关模式,推出科技创新特别人才签证等,试行区内人、财、物、数等创新要素自由流通。

除前海、河套这类受国家政策倾斜的深港合作核心区域外,深圳各区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均在积极拥抱与香港创科合作的机遇。

例如,位于光明区的深圳湾实验室已经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达成博士联合招生长期合作协议,实行双导师指导,颁发合作院校博士学位;坪山区代表团3月访港期间,则重点拜访了人工智能学科排名香港首位的香港浸会大学,探讨共建研究院与产学研基地的可能性。

“下一步希望配合深圳各区的特色产业,建立产业基地,让‘HK Tech 300’同一产业赛道的项目集中落地。”罗璇举例向记者介绍,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强劲、光明“深科技”未来产业前景广阔,香港高校可在坪山、光明建立相应基地,鼓励生物医药、硬科技创业团队落地,并为入驻企业提供资金、行政辅导、定期业务对接活动等配套服务,由此探索香港“再工业化”与深圳“20+8”产业错位协同、融合发展的全新路径。

(作者:陈思琦 编辑:孙超逸)

陈思琦

记者

立足深圳,关注科创、区域产业、教育等话题,欢迎交流。VX:sukichen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