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开放新机遇①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叶辅靖:为何东盟是拓宽出口市场的首选之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柳宁馨 广州报道
2023-04-16 18:23

市场新机遇系列。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实习生吴素娴  广州报道

万商云集,盛会重启。4月1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在广州正式开展。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广交会现场走访中发现,现场人山人海,不少参展商、采购商步履匆匆。

作为全面恢复线下办展的“首秀”,本届广交会吸引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近3.5万家企业线下参展,展览的面积和参展企业的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不少企业反馈,公司的“出海”意愿明显,欧美市场仍是重点,但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已然成为企业开拓的新方向。万商云集广交会,释放了哪些信号?从广交会上展现出了哪些新机遇?如何更好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广东可以率先探索试验哪些内容?

4月16日,围绕这些问题,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部主任、研究员叶辅靖。叶辅靖表示,从广交会参展人数、国外展商参与的积极性来看,释放出新兴市场分享中国市场红利的强烈信号。接下来,中国和东盟要持续降低贸易壁垒,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增强区域供应链韧性和效率、做强做优跨境产业合作平台。同时,也要克服各种阻力,继续积极深挖发达国家市场潜力,也要基于增强外部新动能的战略需要把握新兴市场的机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部主任、研究员叶辅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制度型开放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变量,目的是为商品要素流动型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铺路,全国层面还需要以更积极态度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与先进的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接轨。”叶辅靖说。

东盟是拓宽出口市场的首选之地

南方财经:在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目前东盟是怎样的贸易伙伴定位?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体现在哪些方面?

叶辅靖:现在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互为重要的投资来源地和目的地。东盟是我国最大的机电设备和重要零部件的出口市场,是我国拓宽国际出口市场的首选之地,是我国国内大循环的延伸、国际大循环的前沿,为我国资源供应与稳定产业链体系提供助力的战略后方,也是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生命线、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主阵地。

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有效推动了区域内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贸区之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已经启动,将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合作。

从跨区域、次区域合作上看,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已形成了包括RCEP、GMS、“黄金四角”、“湄委会”、中国—东盟东部增长三角、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印孟缅区域经济合作等众多合作机制。此外,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合作平台。

南方财经: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启动首轮磋商,接下来该如何更好地增进双方产业合作、行业对接?

叶辅靖:一是持续降低贸易壁垒,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货物贸易方面,探索“三零”模式,即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尤其是农产品和海鲜等时令产品的物流效率。在服务贸易方面,推动规则标准“软联通”,加强联合研发创新,探索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的新模式。

二是增强区域供应链韧性和效率。顺应东亚、东南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趋势,充分利用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以电子、汽车、绿色化工以及数字经济为重点,统筹“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和“高水平走出去”,重点推进中国—东盟跨境电子信息产业链、跨境绿色化工产业链、跨境特色产品加工链等合作。

三是做强做优跨境产业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中马“两国双园”、中泰“两国四园”等国际产能合作平台,推进中国—东盟跨境合作区建设,支持中老中越边(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赋予跨境产业合作平台“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政策,进一步理顺授权关系,确保政策落得下去。

强化新领域的开放合作

南方财经: RCEP在让成员国间合作增强的同时也让部分产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如何高质量地实施RCEP?中国未来要在RCEP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叶辅靖:关于中国未来要在RCEP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最重要的是,推动RCEP向高标准FTA靠拢,比如,向CPTPP等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看齐,最主要的方向是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资金流动、数字、人员往来、运输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强化新领域的开放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一起向前走。

至于我国如何高质量地实施RCEP,一是“贸易重组”行动。建议引导进出口企业充分利用原产地认证累计规则和关税减让政策,主动调整市场布局,用足政策红利。

二是“外资升级”行动。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进一步理顺外商投资安全审查体制机制,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举措。明确将在华外企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主体,以RCEP生效实施为契机,落实在政府采购中“内外资一视同仁”的规定并建立投诉和争端解决机制。

三是“产业链赋能”行动。鼓励企业“走出去”,助力构建以我国为中心的RCEP生产网络。例如,新冠疫苗RCEP生产网络构建有望成为标志性项目。未来,应进一步推进与相关国家的技术合作,形成科兴、国药等新冠疫苗的跨国产业链,塑造RCEP生产网络的样板工程。

四是“推陈出新”行动。建立健全对RCEP影响的跟踪评估机制,确保从协议生效开始,实时跟踪其对我国关键产业的影响,及时识别和化解风险,引导业务明显受冲击、缺乏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企业有序退出,支持有业务扩张需求的企业抢占市场份额。

南方财经:积极拓宽国际出口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多元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如何把握新兴市场的发展机遇?

叶辅靖:积极拓宽国际出口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多元化首先是培育增强我国发展的外部新动能的战略需要,其次是稳定和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前提,也是应对一些西方国家打压遏制的有效手段,同时推动我国攀升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推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升级。

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发达国家的市场,那里的市场广度深度规模质量,仍是其他市场无法完全替代的,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在相当程度上仰赖发达国家的市场。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方向,按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是周边国家、中东、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大国以及南美国家。

关于把握新兴市场的发展机遇,一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人民群众“心联通”。二是支持国内企业国际化布局、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更好对接新兴经济体的市场需求。三是统筹出口和进口,利用进博会等平台加大从新型市场的进口,加强双方企业合作,推动进出口双向互动。

制度型开放为高水平开放铺路

南方财经:你曾提到,我国的对外开放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如何理解高水平开放?

叶辅靖: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与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就是相伴共生的,制度型开放的目的是为商品要素流动型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铺路,但目前制度型开放已经成为高水平开放的主要变量。

所谓高水平开放,我的理解是至少要符合六条标准: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开放领域要宽,开放范围要广,开放程度要深。二是开放的质量要高,即合作伙伴档次高、国际竞争力强、资金盘活能力突出、技术先进、产品要素市场质量好、人才高端实用等。

三是开放的规则要科学、先进、公平、合理,要引领主流。四是开放的壁垒要低、要少,使商品、服务、数据、资本、人才自由流动,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五是开放的管理水平要高,开放度很高,但安全风险很低。六是开放的作用要显著,对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提升、竞争力增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南方财经:如何更好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广东可以率先探索试验哪些内容?

叶辅靖:制度型开放许多内容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效果的不确定性,可以在两个层面进行推进。一是建立特区或试验区的方式,在小范围先行先试。二是在全国层面,特区或试验区可以按单一功能设立也可以按综合功能设立。

例如,在广东等地设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试验区,在这个区域里,在科技创新制度上对接硅谷、波士顿等,不仅要其创新能力之“果”,更要对标创新能力的具体制度之“因”,也可以在另一些地区设立对标补贴规则、数字贸易规则的特区,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数字自由跨境流动。

就全国层面而言,也要以更积极态度扩大制度型开放。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要跟先进的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接轨,一是我们相对落后与跟跑的领域要继续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先进的国际经贸规则,主动对照相关规则,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二是我们并跑的领域要与相关国家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三是在我国领跑的领域要努力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将我们的规则逐步国际化,让其他国家接受适应,进而成为国际规则。

南方财经:我国营商环境从“提效”“让利”转向哪些多层次维度?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给对外开放带来哪些影响?

叶辅靖:就营商环境而言,我国各地政府一直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而营商环境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修路架桥、减税降费”阶段,二是“简政放权、政策扶持”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各地普遍对标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等标准来改善营商环境。

如今,中国营商环境优化迈入“对接国际先进、发挥特色优势、实现制度赋能”新阶段。营商环境优化立足于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制度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这既是中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举措,又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必然要求。

(作者:柳宁馨 编辑:李振)

柳宁馨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长期关注大湾区宏观经济动态,聚焦外贸、区域产业及教育。邮箱:liuningxin@sfccn.com,微信:ningxin429412,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