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刘黎霞 陈梦璇 广州报道
5月22日上午,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能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有两个已经初步被批准,很快能面世,还有三四种很快能被批准。
当前,新冠病毒XBB变异株已成我国主流变异株。中国疾控中心披露数据显示,XBB变异株感染比例从2月中旬的0.2%增长到4月下旬的74.4%再到5月上旬的83.6%,持续上升。
5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咨询小组对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强针更新作出建议,提出新的疫苗应主要针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变异株XBB。
“群体免疫是一个‘yes or no’的问题。”在主题演讲中,钟南山介绍,根据多方面材料判断,4月底、5月初有一个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高峰,“这是我们预料到的”。
钟南山表示,基于seirs模型对全国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趋势预测显示,2023年5月底最高峰感染人数4000万/周,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约6500万每周,因此“研发针对XBB变异株有更好保护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
钟南山在谈及新冠疫情时表示,从2020年初到今年5月1200多天,我们国家经历了遭遇战,阻击战。从去年年底作为乙类乙管的疫情防控,到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广东和全国在生产生活恢复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工作,交出了一份相对比较好的答卷。
钟南山表示,中国的疫情防控战略已经从过去的预防感染调整为现在的预防重症,因为感染是很难预防的。从模型结果来看,抗体大概有6到7个月的时间形成保护作用,“我们不能一劳永逸,因为病毒变化太快,产生了抗体后还是会感染。”
钟南山提到,现在有不少人“二阳”,我们要做好准备,研发更安全的疫苗,我们已经走在国际前面了,在国外发展mRNA的时候,国内发展了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等等,“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了40多万剂全国三剂灭活疫苗使用以后,能够对于密切接触者进行客观检测,尽管在预防感染方面不够,但在预防重症方面达到和mRNA几乎一样的效果。”
钟南山称,中国发展了很多的疫苗,将来再出现新的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有很好的储备去改造抗原,不管是用mRNA的、纳米科技还是其它不同载体,中国都有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制出疫苗。
“我们比国外的疫苗晚了三四个月,因为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病人的,差不多两年只增加了一万多病人,在这个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钟南山说。
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于5月20日-23日在广州南沙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智汇湾区,湾和世界”,多位政要,全球顶尖科学家,海内外院士,以及国际组织、学术机构、企业家代表出席。
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纳米科技、高能物理、生物医药与健康、信息与通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重要领域,展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和广东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迈克尔·莱维特、丹尼尔·科曼,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高文等百余名全球顶尖科学家出席论坛,分享高能物理、生命健康等领域研究成果。
(作者:刘黎霞 编辑:李振)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