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跑出“加速度”:围绕“跨境”特色做文章,强化与国际接轨

湾区金融刘琛 2023-06-09 11:24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刘琛 广州报道

“‘CLAP-U葡语世界通’金融服务方案,可以为中葡市场间的企业主体,提供线上参与跨境撮合活动机会,为用户提供了一点发布、全球对接的信息交流平台,解决了中葡经营主体在跨境交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痛点难点,打破了双向沟通的壁垒。”横琴建行跨境金融中心总经理李胜博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说。

事实上不止横琴,作为金融开放创新的试验田,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前海片区在推进金融业扩大开放、跨境投融资便利、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广东省商务厅近期发布了广东自贸试验区2022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其中,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发展路径(南沙)、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跨境交易机制(前海)、“CLAP-U葡语世界通”金融服务方案(横琴)等金融案例入选。

近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在金融方面探索了一系列新举措,持续推动跨境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批具有开创性、实效性的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这些创新措施充分体现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试验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支持金融高水平的改革开放,也有力助推了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围绕“跨境”特色多点发力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其中提到将在合作区“建设中葡国际贸易中心”等相关内容。

借助澳门的特殊历史背景,横琴成为对接中国-葡语国家金融合作的重要桥梁,相关金融服务业也可围绕中葡业务深入展开。目前已有多家金融机构为葡语国家提供了丰富的金融工具,涉及贷款、股权投资、准股权投资等,有力支撑了葡语国家的经济建设。

不过,中葡经营主体在跨境交易中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痛点难点。如何解决?

2022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推出“CLAP-U葡语世界通”金融服务方案。该金融服务方案以葡语系国家金融服务平台为基础,搭建“商海、银海、云海、智海和新家园”的“四海E家”服务体系,通过商海撮合赋能、云海科技赋能、银海融资赋能、智海中枢赋能,把中国和葡语系国家(地区)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资金链、产业链、信息链和服务链互联互通,向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地区)经营主体提供的全流程、多渠道、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创新金融服务。

这意味着中葡市场间的企业主体可以通过撮合会、研讨会、论坛、沙龙、数字会展等多种形式参与跨境撮合活动。

李胜博表示,“CLAP-U葡语世界通”金融服务方案为用户提供了一点发布、全球对接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沟通的便利,打破了双向沟通的壁垒。

截至今年4月末,在“CLAP-U葡语世界通”金融服务方案和四海E家产品体系下,“商海”以搭建大数据撮合为基础的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新增与葡语系国家(地区)相关的注册用户2417户,发布与葡语系国家(地区)相关商机超3500条;“云海”运用新的金融科技手段,支持珠海地区企业与葡语系国家(地区)发生跨境贸易超3.5亿美元;“银海”支持境内外金融同业互联互通,实现了跨境同业融资投放240亿元人民币,跨境资产转让169.75亿元;智海通过智力赋能,服务合作区新业态,实现了澳资芯片企业新型离岸贸易便利化落地、对澳投资ODI跨境资金结算服务便利化等创新服务。

围绕跨境特色做文章的还有前海。作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承载着“打造国家级现货平台,建设全球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中心”的重要使命。

2022年4月,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正式上市大豆交易品种,组织开展进口大豆离岸现货交易;在中国人民银行及跨境清算公司的支持下,首次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实现大宗商品贸易货款的跨境支付和结算。

在此之前,我国每年进口大豆约9000万吨,绝大部分以美元结算计价。如今,依托现货交易平台开展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为离岸市场注入人民币流动性,为后续拓展至一般贸易、服务贸易提供路径。

从成效来看,一方面,这一制度创新可以实现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当天到账(2小时内),有效提高企业结算效率。与此同时,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支付和投融资,也有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帮助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经营,提升统筹配置境内外资金的能力。

另一方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可以实现跨境人民币业务一体化处理,为跨境业务提供便捷的业务处理和信息交互工具,大幅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度,引导境外大宗商品企业接受并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应用。

围绕“跨境”,南沙也与其他试点地区错位发展,探索出以跨境投融资为特色的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

早在2021年申请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初期,南沙便开始了气候投融资探索,包括推动设立全国首家应对气候变化支行、成立全国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落地全国首支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并储备了10支绿色产业相关投资基金等。

在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中,南沙很“特殊”。大部分试点地区是以生态环境部门牵头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而南沙则是唯一一个由金融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双牵头”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地区。“双牵头”的工作机制,有助于推动金融与低碳产业的深度融合,也可将不同职能部门政策打通,便利政策共享,推进试点方案落地,实现“气候+投融资”的紧密结合。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巨量资金,而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投入境内“双碳”领域,是当前发展气候投融资的重要路径。为搭建跨境资本流通渠道,南沙启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建设,与工农建交等国有大行及其海外分支机构围绕气候投融资领域的资产管理战略合作项目进行签约。

加快与国际接轨扩大金融开放

以横琴、前海、南沙三个粤港澳合作平台为突破口,广东自贸试验区积极构建与国际高水平对接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引领新一轮金融创新和对外开放。

李胜博表示,“接下来,我们计划与建行澳门分行联合举办针对葡语系国家(地区)的横琴招商引资政策宣讲会,通过葡语系国家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辐射整个大湾区和东南亚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建设银行持续开展葡语系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平台二期项目致力于建设中葡金融服务门户网站,为中葡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提供一个线上环境,支持贸易融资及保理、同业间资金融通、代理清算及国际结算、保函合作、绿色资产转让业务等主流同业业务合作的双向撮合服务,为金融同业开展贸易金融合作、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提供信息和便利,打造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同业合作新生态,更好地助力金融互联互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今年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其中提出,支持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开展大宗商品跨境现货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认为,包括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和相关业务,最早都是从前海做起来的,逐渐在试点(发展)成熟之后,推向更大的领域。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机构加入CIPS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为人民币的跨境提供了一个连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事实上,通过大宗商品等重点领域、重点主体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带动示范作用,可以积累经验,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逐步向其他领域推广。借此机遇,前海可以加大力度推进人民币贸易金融产品创新、提高服务群体的深度和广度,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贡献力量。

在气候投融资领域,南沙已找准方向,下一步则是如何将战略落地?

汇丰中国常务副行长兼副行政总裁程卓雄建议,南沙可凭借大湾区自上而下的制度优势,不断实践摸索形成高效、有序的绿色金融标准、评估、管理体系,促成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实现与国际金融规则的衔接。

在暨南大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沈洪涛看来,南沙可率先探索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落地的可能性,通过打造碳市场期现联动,打通境内外碳交易市场,为气候投融资与国际成熟碳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寻找一条可行的路径。

此外,据了解,南沙还将选取迪拜、新加坡、德国三个国家举办气候投融资相关峰会,通过链接国有银行境外分行为纽带,吸引上述国家资金入境,打造南沙气候投融资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作者:刘琛 编辑:李振)

刘琛

记者

常驻广州、辐射湾区,关注湾区保险和金融领域有趣的新闻,欢迎交流探讨,微信:lc6750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