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疫苗接种模式弊端明显,排队拥挤、秩序混乱等问题普遍存在,疫苗接种体验需进一步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 武瑛港 深圳报道 6月29日,在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经济科教频道联合主办,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广东经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产融结合创变共赢——21世纪健康产业创变领导力暨首届中国健康社会工作交流会”上,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正式发布《2023中国公卫与预防接种数字化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
《蓝皮书》以疫苗接种为切入点对公卫服务数字化进行调研,其中包括通过315份问卷调研、10位基层公卫人员电话访谈、20位接种疫苗家长及10位成人接种疫苗访谈、专家信息书面反馈等形式进行调研并针对具体痛点深入分析。
《蓝皮书》发现,传统疫苗接种模式弊端明显,排队拥挤、秩序混乱等问题普遍存在,疫苗接种体验需进一步优化,而且居民对各类儿童以及成人疫苗缺少了解,获取疫苗知识信息积极性较高但获取渠道相对单一。
针对上述痛点,公共卫生/疫苗接种服务线上平台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居民也普遍对公共卫生服务线上平台需求度较高,且希望公共卫生服务线上平台推出疫苗线上预约排号、个人档案信息搜集等功能。
疫苗接种排队时间长、四成家长知识薄弱
当前国内居民对基层公卫服务的需求,集中体现在需要基层疾控中心/卫生院围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更多、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根据《蓝皮书》,在被调研的6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疫苗接种普及度最高,体验过门诊疫苗接种以及疫苗接种预约的人数最多,占比分别达到89.21%和79.94%,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公卫需求多集中在疫苗接种方面,但是仍有有10.83%的被调研者没有到门诊接种过疫苗,反映出疫苗接种的普及度仍有提升空间。
知识科普对进一步提升疫苗接种普及度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其了解疫苗真相,消除谣言和误解,澄清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重要性,减少公众对疫苗的误解和拒绝;同时还可以帮助了解疫苗的工作原理、接种程序和副作用等信息,让公众做出理性的决策,权衡接种利益与风险。
但是《蓝皮书》显示,目前居民对儿童及成人疫苗均缺少了解,27种疫苗中有18种认知率低于50%:其中对于11种常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只有对乙肝疫苗的认知率超过80%,对5种疫苗的认知率超过50%,有6种疫苗的认知率低于50%,其中对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流脑多糖苗的认知率低于30%。
对于9种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6种疫苗的认知率低于50%,其中A群轮状疫苗的认知率低于20%;对于10种成人疫苗,6种疫苗的认知率低于50%,其中戊肝疫苗的认知率低于20%,仅为10.51%,属于被调研疫苗中认知率最低的品种。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在对居民和疾控专家的调研访谈中了解到,四成以上家长的疫苗相关知识较为薄弱,此问题背后是疫苗相关知识的专业性强以及信息渠道单一等原因。
疾控机构工作人员需要准确传达信息,但疫苗涉及复杂的科学知识和术语,包含疫苗成分、剂量、接种程序、副作用、注意事项等,内容繁多,公众可能难以理解和消化,而且在接种现场,工作人员面临时间限制和接种环境的限制,难以全面、深入地进行知情告知。
另外居民们最常用的电话咨询方式较为占用人力资源,部分居民门诊咨询一次后获取信息单一或理解有限,仍需多次来往咨询,居民们还会通过亲戚朋友口口相传或非官方渠道查阅知识,但存在不准确、不专业情况。另外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较为单一,传播范围以及居民对信息的接受度均有限。
除了疫苗知识信息获取,疫苗接种的体验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蓝皮书》显示有31.11%的调研对象疫苗接种体验一般或不好,疫苗接种的多个环节有待改进,超过50%调研对象认为卫生院信息更新不及时,不知道卫生院有哪些疫苗,不知道自己和家人应该接种哪些疫苗等,还有40%调研对象在疫苗接种后有问题不知道何处咨询。
另外在疫苗接种体验中,排队拥挤是居民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根据《蓝皮书》数据,有73.33%的调研对象在疫苗预约时排队等待时间较长,仅有22.54%在预约环节没有遇到不方便之处。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部分疾控机构上午接种高峰期排队总人数预估达80人左右,空间狭窄、较为拥挤,负责登记和接种的医护人员仅1-2人,虽有休息等待区,但人满为患。而且高峰期可能排队时长达一小时,人员密集,秩序难以维护,常出现插队等矛盾,一旦出现秩序问题,排队时间就会更久,甚至长达两小时。
针对上述痛点,公共卫生/疫苗接种服务线上平台可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疫情期间,各类数字化产品已经提供了非常便捷、高效的信息互通价值,推动了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热情,为包括疫苗接种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按下加速键。
在此背景下,《蓝皮书》进一步显示,有94.92%的调研对象希望或非常希望有公共卫生/疫苗接种服务线上平台,仅有5.08%调研对象表示一般希望,没有调研对象认为不需要。
而且调研对象对线上平台的7种具体功能的需求比例超过50%,其中对线上预约排号和疫苗相关信息科普的需求度最高,达到84.13%,其次对疫苗相关信息科普、到苗缺苗提醒以及线上接种禁忌等知情告知的需求比例超过70%。
线上预约、科普,数字化赋能全流程服务
在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的调研访谈中,有多位专家表示数字化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发展趋势。
其中在疫苗接种领域,根据《蓝皮书》数据,被调研对象中有52.7%会通过门诊线上告知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服务,证明目前公卫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已有明显成效,但同时还应看到,通过线下就诊以及亲朋好友告知了解到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服务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70.16%和55.87%,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面向居民的数字化建设仍需进一步推进。
由于极高的普及度,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或将成为数字化平台的具体展现方式。根据腾讯控股公告数据,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13.13亿。同时《蓝皮书》显示,有77.14%的调研对象希望以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的方式完成疫苗相关线上服务。
对于数字化平台的具体作用,根据《蓝皮书》,公共卫生/疫苗接种服务线上平台可以推出预约功能,帮助居民提前规划、错峰接种,减少排队人数,并降低居民对疾控机构的投诉率。
例如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传统模式下,上午高峰期疫苗接种排队人数或超过100人,利用数字化平台管理后,每天排队人数小于20人,现场秩序和医生接种效率都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公共卫生/疫苗接种服务线上平台可有效降低居民投诉率,有疾控机构的投诉数量从一年20-30起降低到半年2-3起。
来源: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访谈
面向居民提供疫苗线上预约服务的同时,基层医疗机构还可以围绕疫苗接种全流程提供疫苗库存公示、接种通知、分时预约等多样的告知、分流功能服务提升居民接种体验,进一步缓解基层医疗单位接种压力。
除了接种预约,公共卫生/疫苗接种服务线上平台还可以提供疫苗信息公示和疫苗知识科普等服务,为降低专业内容的学习门槛和提升居民学习的意愿,方便居民高效全面地吸收了解相关信息,可通过疾控/社区官方公众号作为教育入口,提供多种健康教育形式,便于居民全方位学习,由此在提高普及度的同时,保证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度。
《蓝皮书》显示,在了解疫苗知识遇到的困难中,担心内容不够权威、内容专业度不够的比例最高,达到60.63%和56.83%,其次是担心科普内容太零碎不成系统,占比48.89%;在对了解疫苗知识形式的调研中,71.75%选择与医生面对面沟通,进一步凸显人们对疫苗知识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看重。
其实除了疫苗接种,数字化线上平台还可以在重点人群健康体检服务、健康档案信息搜集、健康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重点人群监测、传染病及突发公卫事件报告以及家庭医生签约等公卫服务方面发挥作用,例如若孕妇首次在门诊建册后关注平台,数字化平台可以推出定时定点提醒何时体检,包括0~3岁、0~6岁儿童的体检预约也可实现,方便众多家庭和公卫工作人员。
但同时需要注意,虽然数字化平台是公卫服务未来发展趋势且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建立统一标准是当下面对的一大挑战。
《蓝皮书》显示,目前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政策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但国家尚未发布系统建设的功能标准、数据集标准以及数据交换标准。而且对各级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缺乏强制性措施——包括规范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要求以及对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功能提出标准要求。
对于如何建立统一标准,《蓝皮书》分析称,需要对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功能推出标准要求,具体涉及预约、取号、健康询问、登记、候种、接种、留观、凭证输出、综合管理9项基本功能。同时还应尽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疫苗接种服务与监测管理的数字化体系,以随时掌握全国的接种进度、人员分布、异常反应、疫苗供给、计划预期等情况,并为公众提供预约登记、知识科普、接种记录进行整合等服务。
(作者:朱萍,武瑛港 编辑:徐旭)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