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广东|探索破解融资及风险难题,金融打造赋能湛江海洋牧场建设新模式

湾区金融郭晓洁,喻淑琴,张颖国 2023-07-24 12:02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喻淑琴 张颖国 湛江报道

当前,广东明确“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加快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其中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湛江无疑是一个重要实践样本。从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到2018年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湛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渔业资源,并绽放着蔚蓝的底色。

6月底,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湛江多家金融机构及涉海企业,深度调研湛江金融如何破除融资难题、风险难题,以及积极创新助力湛江海洋牧场建设的举措。

(湛江海威1号 受访者供图)

聚焦涉海特色项目,创新推出海洋牧场专属金融产品

“蓝色粮仓”的崛起,需要“金融活水”提供资金支持。

以海威有关项目为例。相对于传统30万-100万元的重力式深海网箱,海威的深海养殖平台,造价动辄数千万元。作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向科技化、数智化转型升级的企业,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全力支持海威项目,农行湛江分行推出了“海洋牧场贷”这一专属信贷产品。农行湛江分行副行长李瀚华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农行“先以传统的农业龙头贷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再同步开发海洋牧场贷的专属信贷产品”的金融服务方案,支持了海威集团的生产建设。

这一产品新模式,已在6月底得到农行广东省分行批复。据介绍,上述“海洋牧场贷”在押品准入门槛时给予放宽,将深海网箱等专用设备认定为通用设备,并将抵押率从20%提高到50%,为后续继续加大对同类项目的授信支持奠定了基础。

这同时也意味着,以深海网箱作为抵质押品的金融产品新样本已经形成,待相关部门明确抵押登记政策后,可大力推行。 

“未来,也许还有‘海威3号’、‘海威4号’,我们必须针对海洋牧场开发专属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增长。”李瀚华表示。

据悉,为鼓励农行湛江分行开发涉海金融产品,农行广东省分行批准湛江分行设立了三农产品创新基地,以最大程度满足湛江分行在政策资源、业务权限等方面的需求。“目前,我们正依托创新基地在湛江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产品研发,为涉海企业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李瀚华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农行湛江分行在海威相关项目上的创新尝试,只是湛江银行业积极创新的一个缩影。在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湛江市金融工作局、湛江银保监分局等部门的指导下,银行机构正积极创新涉海特色产品,创新涉海金融产品模式及机制。

这其中,湛江农商行以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为主线,推出“海融易贷”系列产品,致力解决海洋产业客户群体的融资难点;徐闻农商行推出“渔家宝”信贷产品,为从事渔业捕捞作业的渔民提供定制贷款服务;邮储银行湛江市分行推出“金鲳鱼产业链贷”,助力打通金鲳鱼养殖客户群体的融资堵点。

(湛江经纬实业的海上工作人员正用自主研发的自动投喂机为深海网箱中的金鲳鱼喷射饲料  摄:郭晓洁)

相较于陆上经济活动,海洋经济活动拥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调研湛江蓝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多位受访金融机构和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洋牧场建设面临着自然灾害风险大、生产周期长、回报稳定性有待观察等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打造“蓝色粮仓”,既需要金融“活水”提供发展动能,亦需要保险为其保驾护航。近年来,湛江不仅创新推出了全省首单半潜桁架式深海网箱保险,为海威项目建设提供保障,还落地全国首单贝类国家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全国首单东风螺种苗育种保险、全省首单政策性海水网箱风灾指数保险、全省首单海产品金鲳鱼价格商业保险等,充分发挥了保险减震器和助推器作用,为涉海企业树立起风险屏障。

创新增信手段,探索拓宽融资渠道

(湛江南方水产市场冷库  摄:郭晓洁)

在湛江最大的海鲜冷库——南方水产市场的冷库里,忙碌的叉车正从零下十几度的货架中搬运一箱箱冰冻海产品。

这些冷冻在冷库中的海产品存货,能否成为创新的质押增信手段?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走访调研中,多家企业及机构均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在尝试盘活这些存货资源。

一直以来,涉海企业的融资增信手段匮乏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金融机构在快速创新涉海金融产品服务体系过程中遇到的一道难关。

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行长江晓帆表示,目前参与海洋牧场建设的主体主要属于农林牧渔业等轻资产企业,可用于抵押融资的固定资产有限,而企业的海域使用权、海上养殖设施等涉海用益物权在产权确认、评估和交易流转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导致融资端的抵押物不足。

盘活这块存货资产,将为市场带动较大的融资增量。 

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调研时,粤财普惠金融(湛江)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山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湛江两个最大的海产品品类金鲳鱼、南美对虾的年产值约300亿。日常存放在湛江大大小小冷库的海产品若能盘活,即使按30%的质押率计算,带动的融资金额都将超百亿元。

不少金融机构内部人士建议,若能由政府牵头投资大型冷库并出租给中小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利用数字化手段做好存货监管,将为金融机构推进存货质押融资提供条件。

王玉山透露,广东省供销社已在湛江布局国有冷库建设。“我们希望通过与国有大型冷库合作,通过存货质押方式盘活存量,提升企业融资能力。这也有利于后期企业继续加大投资融资”。

除了尝试盘活存量资源外,湛江市金融系统也努力创新手段,突破大量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在湛江市财政局、湛江市金融工作局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湛江市2020年成功获得中央财政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奖励资金3000万元。2020年10月27日,湛江市把3000万元奖励资金全部用于建立对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创新落地新型“政银担”批量化业务模式。

“新型的‘银政担’合作机制,是我们在参考浙江台州等地的先进经验后,与湛江市财政局、湛江市金融工作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落地的湛江探索。”王玉山表示,近年来海洋牧场相关企业在基础设施特别是养殖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需求进一步扩大,而在目前抵质押登记流程暂不完善的情况下,“政银担”模式可以很好地服务海洋牧场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根据该合作模式,在银行贷款逾期30天,还未形成不良时,补偿机制就开始发挥作用,在规定的代偿率范围内,政府的风险补偿金支付50%、粤财湛江担保支付50%,共同为银行实施代偿。

“这让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不用过于顾虑不良指标,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激励银行加大力度投放小微企业贷款。”王玉山表示,“以深海网箱养殖企业为例,为银行快速代偿后,粤财湛江担保公司再启动反担保追偿机制,与湛江当地的水产行业协会等建立常态化对接,通过协会快速在行业中找到愿意接手养殖网箱的下家,快速处置风险。”

截至2023年6月末,粤财湛江担保公司已与10家当地银行机构合作,累计为884户小微企业提供963笔担保资金约12.81亿元。

创新技术应用,利用大数据和AI进行风险预测

在不断探索创新金融产品的同时,针对涉海领域的风险特性,湛江保险机构也在持续加大新技术应用,为涉海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保驾护航。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调研走访时发现,湛江保险业开始将大数据、AI等技术应用到涉海保险产品。

当前,湛江保险机构已利用AI技术可以进行风险预测,通过建立模型提高风险评估的精准性,并通过预测提前制定或调整风险分配与再保策略。

据介绍,通过将大数据与AI技术结合,湛江保险业形成了天气指数、价格指数等保险合约,大大增强对保险合同条款及索赔过程的可编程和自动化处理能力,使保险机构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承保理赔业务。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曾志成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目前,人保财险正与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在大数据和AI技术基础上,积极开发遥感预测技术,并推出相关产品。

“涉海遥感方面,我们将把新技术应用到包括水下温度检测、海洋灾害检测、深海网箱鱼的状态实时监控,以及海上小型气象站近海天气检测等;在空中遥感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空中感应收集保险对象的相关信息。通过新技术开发,我们将继续提升产品的精准评估,在此技术上进行更多的产品创新。”曾志成说。

事实上,金融产品及征信融资手段的创新,数字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使湛江海洋产业得到多元化、多维度的金融保障。“海上新湛江”也正逐渐转化为“实景图”。

(作者:郭晓洁,喻淑琴,张颖国 编辑:梁小婵)

郭晓洁

记者

常驻广州,聚焦湾区金融,长期关注绿色金融及可持续发展。微信:xjguoxmu;邮箱:xjguoxm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