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严阵以待防台风:沿海群众大规模转移,梯队备足应急救灾力量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2023年第9号台风“苏拉”正逐渐向广东逼近,预计将在9月1日下午至夜间在广东惠来至香港一带沿海登陆。连日来,全省相关地区已相继启动大规模人员转移,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伤亡。
截至8月31日18时,全省应回港渔船27214艘全部回港避风,海洋牧场、渔排养殖人员12322人全部上岸避险。
根据广东省民政厅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将加强保障服务对象安全,对低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服务对象,做好入户巡查,指导开展临灾转移工作,并加强对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
目前,广东各地市正有序落实。
在汕尾市,转移人员已达10万人。特别是为保障独居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接下来几日生活,汕尾已在红海湾遮浪街道中心小学等地提前设置好临时安置点。安置点内,床铺、床上用品、空调、风扇、水、面包等物资已经配备齐全,免费向市民供应,并配有医护人员向老人、病患提供服务。
在惠州,“苏拉”预警期间,惠阳区、惠东县及博罗县对风险点已落实全覆盖检查,并有序完成人员转移工作;《防风工作提醒函》已下发各区(县)、镇(街),要求加强巡查,重点隐患房屋由专人负责,做好人员撤离和妥善安置准备工作。
截至8月31日20时,惠州共出动检查人员1888人次,检查工地804个,发现风险隐患551个,完成整改521个;另出动检查人员约1223人次,检查402个小区和696个小区地下室(车库),排查出安全隐患131个,已整改128个。
为配合转移救灾工作,广东海警局各级已成立防台小组,加强辖区海域巡逻管控,并赴粤沿海各重点渔村码头开展防台防汛宣传和安全检查,引导海上作业渔船民、旅客及时回港避台,协助锚地船舶检查设备,排除安全隐患。该局还设立了专项海上救援组,专门负责“苏拉”台风期间的海上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此外,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亦成立防御台风“苏拉”前方指挥部,调度成立360人的第一增援梯队做好前置增援,并成立第二增援梯队200人、第三增援梯队500人做好增援准备。目前,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均已进入等级响应状态。
在各地市,各级救援队也纷纷响应。广州海事局也已在桂山、沙角、南沙、新沙、黄埔等地安排应急拖轮27艘,专业救助船2艘。
在汕头,六区一县的民兵应急分队600多名民兵集结待命,各类应急抢险救援装备物资准备到位;汕头市消防救援支队全体进入实战状态;汕头海事部门1艘专业救助船、23艘应急拖轮、7艘公务船艇已在重点水域待命。
惠州市住建局依托5家本土企业,建立1支应急救援队伍共计107人,并配备了挖掘车、铲车、吊车等救援设备30台及救生圈、救生衣等救援物资一批。
汕尾成立了42个防汛防风救援小组,集结防汛防风力量450人,配备橡皮艇、冲锋舟、远程供水、无人机等器材装备,在老旧小区、在建工地等险情易发高发部位科学部署前置力量,随时做好救援和跨区域增援作战准备。
揭阳市1支50人的市级抗洪抢险专业队、5支县级抗洪抢险救援分队已配备好冲锋舟、橡皮艇、水下救生装备等,随时做好出动准备。
(作者:丁莉 编辑:喻淑琴)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