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突袭,“韧性广东”抗灾记
在城市承载力方面,新老城区各有不同,但“海绵城市”已成为总体发展方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郑玮 广州报道
9月9日零时后,家住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地铁站附近的徐亦向窗外看去,光明北路上救援拖车一辆接一辆驶过,不少临街小店的老板还在清理积水,抽水车和电力抢修车停靠在路边……在经历十数小时的暴雨侵袭后,这座城市正快速复原。
此前,“海葵”带来的暴雨已连日挑战城市“底线”。7日9时到次日8时,全国241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量排行榜中,广东包揽前十名,其中番禺最高。
极端天气日益考验着城市安全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广深港等超大城市,“韧性城市”再度引发热议。在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伟权看来,韧性城市具备4大核心特征——承载力、复原能力、可靠性和智慧化程度。
暴雨是对各个城市“韧性”的考验,同时也暴露出各城市公共管理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在成熟的区域协调和应急响应机制的支撑下,多地已展现出强复原能力;随着无人机和物联网在抗灾救援中的广泛应用,城市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而在城市承载力方面,新老城区各有不同,但“海绵城市”已成为总体发展方向。
创新机制撑起城市应“极”管理能力
8日凌晨,住在广州市番禺区沙墟市场边的董悊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窗外一片漆黑,雨水砸落的声音格外大。她看了看表——凌晨4时。
门外是前来通知转移的居委会人员,因连日暴雨,社区启动了轮班值守预警机制。
董悊家处在沙墟市场一条坡道下方,因地势低洼形成内涝。被居委会叫醒时,大量雨水已渗入家中,与脚踝齐深。与临近几户人家一起,她被转移到了地势稍高的居委会空房间。离开家时,门外街面的积水没过了她的小腿。
约两个小时后,同在番禺区,相距不到3公里的市桥地铁站施行闭站。出入口处,水务、消防、公安等部门开始备勤、设置封锁,作业车辆相继到场。而在3号线临近站点的厦滘、大石、汉溪长隆,不少挤早高峰的上班族都注意到,趁着列车停靠,大量沙袋被抬入车厢内,准备送往后方站点支援地铁防汛。
10时45分,经紧急抢险排涝,在闭站5个多小时后,市桥站重开。
傍晚6时左右,家住附近的徐亦经市桥站回家,此时街道水位已褪去,重新露出地面,各类抽水车、救援拖车、抢险车尚停靠在路边;易发街地下车库正在排水,抽水机的嗡鸣声一直持续到9日零点后……城区正在逐渐复原。
气象监测显示,从7日8时至8日11时,番禺全区平均面雨量为301.7毫米,最大降水量一度达到422.4毫米,多项数值破历史记录。
巨大的降水量给这一排水系统较陈旧的老城区带来了沉重负荷,城区的有序复原能力,仰赖跨区域、跨部门相对高效的协调调配工作,从省市区到居委会单元,各级预警响应机制已十分成熟,传统抗灾抢险措施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供给充足。
一方面,各级救援力量储备充足、响应及时。据统计,截至8日10时,番禺区便已出动应急抢险人员3480名、车辆106台、抽水泵85台、发电机组41组、"龙吸水”3台、中锋舟62艘、橡皮艇48艘,并共计转移群众231人。
另一方面,对于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而言,自然灾害诱发的“次生灾害”往往带来不亚于前者的损害。李伟权认为,超大城市的城市系统易受人群干扰,引发人为灾害、事故灾害,并导致大规模扩散,因此需密切关注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等。
以电力设施为例,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启动了防风防汛二级应急响应保障供电,截至8日下午7时,出动抢修人员569余人次、抢修车辆269台次、应急发电车20台次。当日晚8时许,绝大部分受影响区域已恢复用电。
此外,交通方面,围绕“海葵”的布防更是早在9月4日就已开始。8日凌晨,巡查仍在继续,值守应急人员连夜赴仑头隧道、环市东路等地清疏被垃圾杂物堵塞的排水沟,并协调绿化部门清理倒伏路树等障碍物。
快速复原、高效协同的应急管理还在湾区多地上演。在深圳,尽管龙岗中心城、罗湖国贸出现短暂内涝,但强健的应急管理系统维稳着城市“韧性”,从暴雨前监测、预警、预案,到雨中统筹调配、应急处置,再到雨后风险评估、秩序复原,始终保持高效。截至9日上午,多数地区积水已然消退,公共交通恢复正常。
除复原能力外,承载力是考验城市韧性的另一关键指标。这尤其反映在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中,现代化水务设施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对照,在同样经受暴雨侵袭的广州南沙横沥、灵山等地,新型海绵城市已初见成效。尽管河涌交错、地势相比番禺更加低洼,却“逃过了此劫”。背后,南沙明珠湾起步区建设之初,便采用了“大海绵+小海绵”的规划思路,大海绵即“大小河涌水道+多元排涝体系”,小海绵即“草坡绿地+屋顶绿化”。由此,区域承压、调蓄能力大大提升。
事实上,不少老城区也已开始从城市规划“源头”着手“治水”。
在香港,政府总共投入超过100亿元打造“地下世界”。闻名遐迩的跑马场地下,便埋藏着6万立方米的大型蓄洪池;另外,大坑东蓄洪池、上环雨水泵房等设施也基本解决了旺角、永乐街一代的内涝问题。
蓄水之余,香港还要考虑排水。2012年,长11公里的“港岛西雨水排放隧道”从大坑一路通往数码港,可实现135立方米/秒的排水量;随后,荃湾和荔枝角排雨隧道也相继落成,这些隧道往往深入地下数十米,同密布的交通网并行不悖。“治水”成效十分显著。据监测,全城水浸黑点已从1995年的90个减至6个。
“提升城市韧性,首要的就是加强海绵流域、海绵城市建设,做好城市防汛规划。”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黄锦林提出,应吸纳更多水利部门专业人员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中。
根据《广州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广州将构筑起“千涌通百川、三江护安澜”的洪涝安全网,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面积比重将达到45%。
韧性城市的“智慧大脑”
台风动向走势、实时流动人数、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景......在广东全域响应快速应对持续强降雨天气的背后,一个“城市大脑”也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高速运转。水库河流受影响情况、海上船舶实时位置、省内降雨态势分布等数据在“一网统管”信息化系统中一目了然。
李伟权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智慧化程度高是韧性城市核心特征之一,意味着城市系统能快速决策,总结经验教训,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
目前,广州、深圳等地在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已进行了不少探索。
2021年,广州黄埔即在广东全省率先完成实时洪涝风险图建设。在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强降雨监测预报基础上,建成城市暴雨洪涝全过程预报模型。运用基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快速模拟技术,能够实时滚动预测水淹位置、范围,动态评估桥隧、地铁口、交通道路、地下空间、居民区、重要企业等水淹风险,靶向发布预警信息,合理指导人员转移、抢险布防、交通管制。
“对气象灾害来说,最重要的是提升应对极端气象的服务保障水平。”黄锦林进一步解释,这包括推进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分析手段的运用,保证受灾时能够实现快速智能感知及精准分析研判。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充分利用好数字技术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外,黄锦林提出,各地还应进一步运用好智慧化、现代化抗洪救援设施,提升抗洪抢险应急能力,弥补传统救援手段的不足。
他介绍,“比如无人机、水下救援机器人、组合式防洪设施等。特别是无人机反应速度快、侦查范围广,不受地形限制,可进行全天候保障,及时将灾害现场的高清图片和视频传回来,辅助定位、救援,并且可以搭载装备、物资,向受困地区精准投送救灾物资,此类科技手段应该在暴雨洪涝灾害中大力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逐步成熟,无人机等新技术设备也陆续在广东多地应急管理系统中“起飞”。
以深圳为例,目前龙岗区“智慧应急”系统已成功实现无人机高空巡检全覆盖。通过电脑远程操作,应急无人机可精确按照规划航线进行自主巡检,并同步回传航线图像视频。据悉,目前龙岗已部署25个无人机自动机场,覆盖全区11个街道111个社区区域,实现无人机快速响应“5分钟时效圈”。
2023年7月,广州市应急管理局也会同天河区政府,依托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救援中心配备各型号无人机及配套救援设备近200套,实行全年7x24小时值班备勤,能够为灾害事故防范处置提供应急通讯、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应急视频、应急测绘、物资投送及人员搜寻等支持。
政企合作是广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背靠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机器人等核心产业集群,也为广东快速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提供了支撑。
深耕低空无人机赛道的广州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屹峰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中科云图已先后研发“云巢”系列无人机智能基站、无人机遥感网运营系统等产品,可面向电力巡检、乡镇(街)基层治理和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提供空地联动、云边协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城市治理智慧化需求猛增下,其近年来营收增长超40倍,到2021年已实现产值9000万元。
在成至智能、中科云图等企业背后,广东已逐步成为国内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616.4亿元,同比增长15.4%,全省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16.57万台(套),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一,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
随着产业技术与规模不断扩大,广东智能设备市场进一步辐射至一衣带水的香港。据悉,目前香港消防处即已装备由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云洲智能“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解决传统水上救生巡视覆盖面小、危险水域难以人工实施救援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水上突发事件的报警与应急联动能力。
“在智慧应急能力建设上,广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李伟权认为,未来广东进一步提高韧性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可着重在超高层建筑、危旧建筑等“城市生命线”上增加布设传感器,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抗灾恢复能力,同时通过建立智慧资源共享和协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应急处置救援能力。
(应采访对象要求,董悊、徐亦皆为化名)
(作者:丁莉,郑玮 编辑:喻淑琴)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