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旅新机遇:西北地区长线“错峰游”走俏

中国观察凌晨 2023-10-18 16: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化,国内多地与共建国家的经贸、投资、文旅往来日益频繁。尤其今年中国—中亚峰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多个大型国际会议落地西北地区,在此背景下,西北经济迎来新机遇。

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在多地密集发布“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中,今年西北旅游成为“赢家”。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披露,“十一黄金周”全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8.48亿元,按可比口径是去年同期的7.23倍,按可比口径是2019年的1.18倍。

从机构的数据看,携程《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显示,客源地前五名城市分别为北京、西安、成都、上海、西宁。机票数据显示,对比“五一”期间旅客人次增速最快的目的地TOP10为:海拉尔、喀什、乌鲁木齐、丽江、贵阳、兰州、拉萨、昆明、西宁、桂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多份机构数据发现,今年西北地区异军突起,新疆、西藏、甘肃等多地旅游订单出现暴涨,机票增速惊人。而伴随着大批游客涌入,当地酒店、餐饮等消费市场复苏势头明显,甘肃、内蒙古等“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相关数据再创新高。

西北各省区也正在谋求合力,计划进一步推广“大西北文旅”的品牌。比如,10月12日,共建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交流活动在嘉峪关市举行。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在活动上倡议西北六省(自治区)文旅行业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机遇,坚持事务互商、产业互建、市场互动。

西北长线“错峰游”兴起

随着机票、酒店等旅游业态的价格回落,节后错峰游的消费浪潮悄然形成。从9月底到10月中旬,很多西北旅行社迎来源源不断的客流订单。

“从放假前一周左右时间到10月中的订单量都很饱和,即便小长假已经结束,还是有一部分游客选择错峰出游。近两年从未遇见过满负荷订单持续近半个月的情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旅行社向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一位从武汉飞往新疆喀什的游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原本考虑到喀什距离远且较为小众,加上是错峰游,预计人流不会很大,所以酒店、旅拍只是询问了价格准备当场考察之后再订。意外的是,当天飞机落地才知道酒店已经住满。紧接着我给旅拍打电话,对方说‘店里就两个摄影师,近三天只能接待九组客人,暂时不够用了’。”

而在此之前的十一长假,西北多个线路成为热门地。

来自途家的民宿数据显示,在自驾游火爆的中秋国庆假期,民宿预订量增幅排名前十的城市中,赛里木湖所在地博尔塔拉、异域风情的古城喀什、塞外江南伊犁、绝美秘境甘南均榜上有名。

旅游线路方面,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新疆喀纳斯北疆环线、甘青大环线等也成为省内外游客热门旅游线路。

部分景点更是热度“爆棚”。根据青海日报报道,青海湖景区接待游客11.91万人次,门票总收入773.95万元,分别达到2019年的1.76倍和1.59倍;茶卡盐湖景区接待游客15.79万人次,比2019年假期增长10.7%;天空壹号接待游客3.35万人次,是2019年假期的2.1倍;察尔汗盐湖接待游客3.8万人次,达到2019年假期的28倍;大柴旦翡翠湖接待游客6.4万人次,达到2019年假期的1.8倍;乌素特水上雅丹接待游客3.6万人次,达到2019年假期的4.7倍。

曲江文旅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双节期间游客人数较同期有所增长,景区也会在人数接近承载上限时会进行合理控流。

或因地域辽阔且旅游线路较远,西北地区多地也成为“十一黄金周”自驾游热门区域。一嗨租车的数据显示,西藏、青海、新疆、宁夏、贵州、甘肃等地,订单同比都出现大幅增长,其中西藏、青海、新疆增幅最为迅猛,都超过1000%。同时内蒙古赤峰、乌兰察布订单增长均超400%。

此外,游客们对于西北地区的热情,也更为直观的体现在当地旅游数据中心。除了内蒙古,新疆在十一黄金周的旅游数据恢复水平也超过全国。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新疆累计接待游客1511.0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国庆假期增长9.61%;实现旅游收入209.11亿元,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国庆假期增长7.86%。

此前,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产业链加速复苏

“近年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向好,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不断完善,旅客体验感也在不断提升。同时,西北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独特,比如自然风光优美的青海湖、异域风情浓厚的喀什、堪比北海道粉雪景观的阿勒泰等。相比国际出境游,西北地区兼具性价比、体验感等多方优势。有一部分出境游需求也会转化回国内西北地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受益于旅游市场强势回暖,西北多地文旅产业链加速复苏。

以商贸零售业为例,据西安市商务局披露,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市重点监测49家商贸流通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8.05亿元,日均同比增长12.24%。其中商品零售额17.23亿元,日均同比增长11.6%;住宿餐饮收入0.82亿元,日均同比增长27.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省内消费市场呈现“活力足、人气旺”态势。据统计,9月29日至10月6日,全省重点监测的96家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4.3亿元,同比增长79.8%,较2019年同期增长7.8%。全省重点监测的27家餐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716.1万元,同比增长147.4%。

“这次双节假期长达8天,为中长途旅游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同时也拉长了游客在当地的停留时间。过夜时间越长,酒店收入越高,自驾路途中还会拉动零售、餐饮等多项消费。具体到西北地区而言,大量游客停留还会一定程度补缺商业购买力不足的短板,从而促进整体消费市场复苏,进一步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张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景区收入上涨,进一步带动企业业绩回升。在多家上市公司前8月经营数据中,多家西北地区旅游企业实现同比扭亏为盈。比如西藏旅游,各景区游客接待量稳定增长,1月至8月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净利润为1900万元。西安旅游、ST大集多家旅游消费相关上市公司也公开表示,双节期间公司业绩存在较明显增长。

“一带一路”文旅合作持续加深

目前,西北文旅业正迎来新一轮机遇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西北各省区正在积极合作,谋求“一带一路”文旅新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塞尔维亚和中国提供了合作发展机遇,特别是直航开通以来,有效促进了经济和旅游合作。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游客数量和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5%。”塞尔维亚克拉古耶瓦茨市议会主席彼特拉西诺维奇在9月底于西安举办的欧亚经济论坛现场表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共建国家之间人文互通、文旅合作不断深入。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的142个国家签署了文旅领域的协定或备忘录,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形成多元互动的格局。

行业人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搭建起国家间互联互通的平台,交通通达度提高进一步促进文旅行业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同时带动了资金流动便捷度,为共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西安今年积极扩大“一带一路”共建文旅合作。

今年5月在西安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国与中亚五国达成共识,继续巩固文化、旅游等人文合作,进一步加强旅游合作,共同制定中国—中亚旅游线路,并邀请中亚五国参与实施“文化丝路”计划,促进民心相通。

陕西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陕西旅游集团已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达成战略协议,并围绕旅游演艺、展陈等进行了合作洽谈。”

在“一带一路”文旅合作方面,西北多省份着手发力。比如4月26日至30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11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在甘肃张掖市进行。今年9月,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成功举办。

此外,今年9月,宁夏举办了“一带一路”文旅合作推介会, 与甘肃、四川、新疆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旅游资源联合推广活动。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上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入境中国游客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自中国出境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游客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5%。

(作者:凌晨 编辑:陈洁)

凌晨

记者

关注资本市场及区域经济的有趣新闻,欢迎交流,微信:lingchen45678(请注明单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