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薯”已成“大业”,广东薯业阔步走向产业化、国际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冯玉怡 山东报道
2023-10-24 18:48

广东马铃薯开新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冯玉怡  实习生毛玉娴 陈晓霞 山东报道

从“北薯南种”“稻稻薯”到“薯品预制菜”的蝶变,是广东薯业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鲜活写照。如今,“小薯”已长成“大产业”。

10月23日-25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广东薯业主题推介在山东启幕。本次主题推介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承办、广东南方财经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题推介上,广东集中展陈名薯优质产品和创新成果,汇聚行业政、产、学、研代表,共同研讨推动广东薯业的可持续繁荣发展。

广东气候和土地条件优越,薯业种植品种丰富,数据显示,全省甘薯种植面积约300万亩,年产量约400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约70万亩,年产量约100万吨。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吕向东表示,广东近年来薯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化发展方面极具潜力。从冬种马铃薯的广泛种植到“稻稻薯”的应用推广再到切入薯类预制菜,标准化、规模化、全链条、品牌化的薯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构建种业繁育体系

粮为社稷之本,种是粮食之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经过多年的培育,广东针对健康种薯种苗繁育和栽培技术的科研成果颇丰,已陆续推出多种品质优良的薯类。其中,普宁市农科所培育的“普薯32”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广薯87”分别为全国甘薯种植面积第一和第二大品种。

今年6月,“普薯32”入选农业农村部指导品种并在全国推广种植。揭阳普宁市农科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冯顺洪表示,“这次参展,全国十多个省纷纷寄来了以‘普薯32’为指导品种种出来的甘薯,让我很动容,广东甘薯为推动全国甘薯增量提质落到了实处。”

如果说优良品种是薯类的“芯片”,那么脱毒种薯就是其“电源”,如果缺少,即使有好品种也难以高产。放眼全国,薯业产业仍面临病虫草危害、健康种薯种苗繁育及市场供应对接不畅、甘薯脱毒种苗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等问题。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义伶在《广东薯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中指出,脱毒种苗是目前解决甘薯退化及病毒病的最佳途径。使用合格的脱毒种薯,增产幅度可达20%-50%,且甘薯脱毒种苗产业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需求。

在陆丰甘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种植基地,种植棚里的甘薯种苗长势喜人,但之前,这里曾是一片贫瘠的沙地。这是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植物龙”)在种苗脱毒与遗传育种方面的开发成果。

植物龙总经理助理林楚源介绍,“看准了甘薯脱毒苗广阔的市场前景,植物龙正着力打造广东规模最大的标准化甘薯健康种苗繁育基地,今年脱毒种苗产量将达到2亿株,计划来年实现产量翻倍。”

得益于脱毒苗在品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有明显优势,越来越多广东种植户开始选择脱毒苗种植,甚至出现“一苗难求”,供不应求的情况。当前,广东正在加快构建有效的种薯(苗)繁育体系,提高产能,以促进薯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广东薯业品牌战略

在世界薯类食品格局中,西方主要以冷冻薯条为主,中国仍以鲜食为主,但也逐渐出现饮食需求和消费习惯多元化的新趋势。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消费大省,率先掀起薯类工业化、市场化的改革,特别是在薯类预制菜方面开创新先河。

推介活动上,广宁县潭布镇潭岭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健莹以潭布红薯品牌为例进行介绍,合作社在村里办起了番薯干加工厂,将“四晒三蒸零添加”的番薯干传统手工艺注入现代工艺,形成一条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专业链,极大地提升了番薯干作为预制菜的品质和质量。

而在不久前,汕尾正式推出“汕尾粉签”甘薯加工产品品牌,意味着汕尾甘薯产业真正实现了种植和加工“两条腿走路”。汕尾通过率先出台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成功研发出粉签类即食产品,申请注册商标,并制定产品技术参数标准,目前,已有6家企业生产出16种口味的汕尾粉签产品。

植物龙还将甘薯产业链向保健食品方向衍生,提取出花青素,用于制作面膜、益生菌饮料。据不完全统计,陆丰全市甘薯生产、加工、流通等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已达200多家。目前,陆丰甘薯已远销国内多省。此外,还出口了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冷或冻甘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额约15%。

不仅如此,甘薯的想象空间还在不断扩延。

进军预制菜产业可让马铃薯在产业链上形成闭环,提高马铃薯附加值。目前,花花食界等企业已与粤黑合作项目“稻稻薯”的相关负责人对接,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多款预制菜产品或将面世。

广州生长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生长地”)在进军预制菜赛道上,则与广州酒家合作推出预制菜爆款红薯流心酥。“经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市面上很多中秋月饼含糖量较高,与现代人注重健康营养的需求不太匹配。我们采用破壁的方法,留住甘薯营养,口感也更细腻,上市几年市场反馈不错。”生长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卢肖平建言,“广东建立自己的Brand Strategy(品牌战略)需从三方面着手,一要保持高质量,二要树立好口碑,三要有广东特色。”同时,他还提出,Brand Extensions(品牌延伸)在鲜薯市场上,应该按大品种分类,按质论价,增加或改善包装,加强宣传、引导消费;在预制菜市场上,推出不同形式的成品、半成品食品;在加工品市场上,探索中国特色的主食产品,开发新型营养保健食品。

当前,广东在探索形成薯业全产业链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广东正围绕“百千万工程”和“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充分挖掘产业链发展潜力,以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为方向,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一带一路”国家、走向世界各国的薯业交易市场。

开拓冬种马铃薯发展新路径

在我国一系列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下,原本不起眼的马铃薯,正在悄悄发生着“三个转变”: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化、健康化成为当下我国薯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亦是广东马铃薯开新局的题中之义。

虽然广东马铃薯的产量并不大,却迎来巨大机遇。作为我国发展冬种马铃薯的重点省份,广东冬种马铃薯面积逐年上升,平均亩产达1700公斤,每亩纯收益可达2000元-5000元,是名副其实的产量、产值、效益“三高”高效益农产品。

在“稻稻薯”高效种植模式分享环节上,湛江市遂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连虹以粤黑合作“北薯南种”项目为例指出,“稻稻薯”高效种植模式错峰种植、错峰上市的高效益让遂溪农民尝到了甜头。“薯稻并收”使粮食供应保障更加有力,两造平均亩产优质稻谷达800公斤、马铃薯平均亩产量达2500公斤、综合亩产值超10000万。同时,冬种马铃薯带动南北种植大户300户以上,冬季安排劳动力10000人以上,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实现南北共赢。

冬种马铃薯除了能弥补市场空缺、带动农民增收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卢肖平表示,我国近年大量进口大豆,主要用于饲料,而土豆有着成为替代高蛋白大豆饲料的潜力,尤其是可以利用冬季闲田种植马铃薯替代部分进口大豆,减少对国际市场大豆的依赖。广东有潜力、有能力培育生产高蛋白饲料,在冬种马铃薯方面进行突破。

事实上,广东已成为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的支持下,基因组所联合云南师范大学等国内外优势单位发起了“优薯计划”,即运用“基因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培育杂交马铃薯,用二倍体育种替代四倍体育种,并用杂交种子繁殖替代薯块繁殖。这是马铃薯育种和繁殖的新底层技术,是对马铃薯产业的颠覆性创新。

策划:荷焱 李振

记者:冯玉怡

实习生:毛玉娴 陈晓霞

设计:林潢

(作者:冯玉怡 编辑:喻淑琴)

冯玉怡

记者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常驻珠海,关注区域产业经济、海洋经济、国企改革。欢迎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