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经济复苏势头仍需巩固,逆周期调节政策应更重需求侧管理

南财快评本报评论员,胡光旗 2023-10-31 14:46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0月官方制造业PMI从9月的50.2%下降至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在连续四个月回升之后,再次回落至收缩区间。同时,非制造业PMI为50.6%,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整体来看,10月宏观经济景气水平在9月冲高后有所回落,表明当前经济复苏势头尚需进一步巩固,逆周期调节政策要更加注重需求侧管理。但随着预期持续好转以及“大财政”持续发力,后续PMI仍可实现回升。

从10月制造业PMI的各分项指数来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差异。首先,生产指数为50.9%,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不过仍维持在扩张区间。生产指数的下降,与10月假期较长导致工作日减少有关。同时,供给和需求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新订单指数回落至收缩区间,对生产扩张形成制约。再考虑到从去年10月以来,PPI同比一直位于负增长区间,价格指数偏弱压制制造业企业利润增速,企业生产扩张意愿也受到影响。

其次,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降至荣枯线下方,表明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集中体现在需求侧。从去年10月开始计算,生产指数处于扩张区间的月份有8个,而新订单指数处于扩张区间的月份只有5个,有别于供给侧的相对强势,需求端侧则略显薄弱,供需两侧匹配错位的情况较为明显。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8%。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表明外部需求仍较为疲弱,企业外部需求不足。综合来看,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尚需巩固。推动总需求持续好转回升,使宏观经济总产出向均衡点移动,是下一阶段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重中之重。

第三,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6%和47.7%,比上月下降6.8和5.8个百分点,表明当前价格指数依旧偏弱。保证价格指数维持在稳定区间,是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企业出厂价格偏弱,对企业利润将形成压制,同时也会导致库存积压。数据显示,产成品库存指数已经位于5个月以来的高点。因此,需求、价格与库存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需求不足导致价格指数偏低,价格指数偏低又导致企业出货困难与库存积压,从而影响企业利润增速,最终反作用于需求,因此,尽快推动PPI同比增速回升至正增长区间,尤为关键。

10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表明服务业PMI景气程度仍位于扩张区间,但扩张步伐趋缓,这主要与房地产供需发生重大调整以及开工投资建设增速不足有关。未来宏观经济好转的关键,仍在房地产。尽管以房地产为核心的旧三角循环动能正在减弱,但房地产依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房地产也同样是衡量金融周期的重要指标。推动房地产好转,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之间的叠加影响。

尽管10月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但不必过度忧虑,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预期向好。10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稳定。再考虑到三季度经济数据向好,微观主体的预期已经发生实质性转变。其二,“大财政”将持续发力。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1万亿的中央国债增发,也通过了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与之相对应,赤字率增加值3.8%,表明财政政策导向进一步向功能财政方向靠拢。增发国债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总需求,为四季度和明年的经济运行打下好的基础,在年末两个月形成较大的实物工作量。

总体来看,10月PMI景气水平有所回调,表明进一步推动总需求回升,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稳定外需战略的重要性。后期,随着市场预期的进一步好转、价格水平的回升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稳定器”效应的充分发挥,四季度经济能够实现年初的既定目标,PMI在年末实现回升仍可期待。

(作者:本报评论员,胡光旗 编辑:陆跃玲)

胡光旗

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员

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利率走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欢迎交流。微信号:hgq1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