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制造业PMI降至收缩区间 季节性需求波动成主要干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在经历四个月的逐月回升之后,PMI在10月份再次出现下行,并降至荣枯线之下。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产成品库存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升幅分别为1.8和0.1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在0.1至6.8个百分点之间。
其中,10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在经历了连续2个月的上升后再次下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经济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份主要是受到季节性因素以及房地产表现低迷的影响。在需求不足的影响下,商品出厂价格回落,经营承压,制造业企业扩张采购、投资决策方面短期仍偏谨慎。另外从历史经验看,10月制造业PMI指数大概率有所回落。
从具体的行业中看,在“十一”长假过后,前期较快增长的消费品需求季节性放缓,增速从高位正常回落,消费品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1.8%,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化工产品市场需求逐步从旺季向淡季过渡,同时石油消费也偏紧运行,带动整个基础原材料行业市场需求有所收缩,基础原材料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6.4%,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
不过,需求结构中也有积极因素,装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2.2%,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细分行业市场需求均有上升。
而在外需方面,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8%,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
“从历史数据来看,多数年份内的10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较9月份均有所下降,表明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也存在季节性影响。”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指出,四大行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下降,其中消费品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2%,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显示10月消费品出口有所下滑。其他三大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都是在50%以下继续下降,意味着其出口继续加快收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企业调查显示,10月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59.9%,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中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均超过六成。
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生产和采购节奏也有所放缓。10月份,生产指数为50.9%,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产成品价格指数双双下行,分别为52.6%和47.7%,较上月的年内高位分别下降了6.8和5.8个百分点。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制造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需要时间消化积压库存,也对制造业形成约束。同时,房地产市场对制造业的钳制效应还在持续,短期内的PMI走势主要还是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恢复状况。此外,民间投资和外部需求也是影响制造业景气提升的重要因素。
文韬表示,10月份,尽管经济运行短期有所波动,但是经济平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企业对后市预期也保持乐观。一方面,四季度经济具有稳定恢复的内在韧性,装备制造业供需两端有望保持较快增速,随着冬季的到来,消费品制造业和石油行业将迎来消费旺季,制造业市场需求或将较快改善;另一方面,10月份内各项扩内需稳外贸稳楼市政策均有所加码,对提振企业信心有较好作用。10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运行在55%以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强调,目前需求收缩对企业生产恢复的制约仍要高度重视。近日增发国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预计将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企业订单增加,对提振信心、带动企业生产和投资回升,将发挥积极作用。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对企业生产和投资的带动,促进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居民消费持续活跃。依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全面回暖,尽快扭转需求收缩态势,推动经济运行尽快进入持续回升向好轨道。
(作者:缴翼飞 编辑:李博)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