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齐聚折射“湾有引力”,广东为何成为投资首选地和供应链枢纽?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丁莉 广州报道
2023-11-09 18:22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1992年,安利公司在广州开发区建厂,自此开始了我们的在华之旅,到今天已走过三十多年。”11月8日在广州召开的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期间,安利(中国)总裁余放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今年年初安利对广州生产基地的技术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完成对中国市场的第十次增资。

以世界500强企业安利公司在华发展历程为缩影,广东日益成为外商来中国发展的“首选地”。本届招商大会预计达成合作项目859个、投资总额超2.24万亿元;去年12月首届招商大会达成的项目中,目前开工率已超78%,其中200个外资项目开工率更是达到81.5%,为广东未来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2022年,广东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3万余个;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吸引外资已达192.5亿美元,其中84.4%来自发达国家,不乏世界500强企业。

除数量扩张外,在粤投资的500强企业还呈现明显的转型提质趋向。一方面,新投资企业项目密集落子先进制造业,与大湾区产业规划“同鸣共振”;另一方面,外商逐渐将在粤机构由外围生产基地向研发中心、供应链枢纽等核心环节升级。

世界500强缘何纷纷涌入广东?多位受访企业负责人表示,大湾区优越的经济活力和营商环境是硬核吸引力,同时,这里毗邻港澳、开放程度高,是不少创新政策的“先试区”,尤其能满足前沿领域企业的发展需求。

横向转型,纵向升级

分析近两年招商大会签约项目结构,可以发现,先进制造业占主要份额,特别是集中在储能、生物医药、汽车等领域,这同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步调一致。

这一点得益于日益放宽的市场准入领域。从2018年的《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以下简称“外资十条”),到今年7月印发的《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外资十七条”),广东多次强调,扩大对外资的开放领域,新能源、新型储能、人工智能、商业航天、智慧养老等未来产业已对外商敞开大门。

今年初,《广东省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招商引资二十条”)再度提出强化先进制造、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招商选资力度,从“引”到“选”,一字之差,折射出招商思路的转变,外资准入领域放宽而准入门槛提高。

事实上,不仅珠三角,从清远高新区“3+1”现代产业体系,到河源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体系,再到湛江、茂名绿色石化产业带,粤东西北定位也逐渐转型并日益清晰,这意味着产业方向更聚焦,为招引500强企业预备了完善生态链。目前,巴斯夫湛江一体化生产基地正在建设,到2030年最高投资或达100亿欧元。

除横向转型外,来粤500强企业还呈现纵向升级态势,从投建一般性的生产基地,转变为建设研发中心、供应链枢纽等核心环节。

以安利公司为例,经过30多年发展,其广州生产基地除服务中国市场外,还服务了全球50个市场。余放认为,“广州总部如今已经成为安利全球供应链枢纽和创新中心,今年的增资扩产也是着眼于服务其未来在全球的产品创新布局。”

此外,西门子变压器制造基地在广州也有25年历史,目前已能够生产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变压器产品,为全球供货,2021年,公司在深圳启动了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以在粤港澳大湾区本地进一步发展国际科创能力;嘉士伯也计划于2024年在佛山新建研发中心,这将是集团首个欧洲以外的研发中心。

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已设立了至少22个外商研发中心。

《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相继发布,相关奖补力度已经落实。在广东已认定的277家新型研发机构中,7家是由外商投资的企业,这些企业目前已获得财政补助700余万元;2022年,广东省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过1300家,当年享受所得税减免额近80亿元。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卓贤看来,随着RCEP等红利持续释放,外企重要产业链环节将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或新增产能,“这有助于其同中国产生更多技术和产业联动,推动全球或区域生产网络优化布局。”

以世界500强为媒介,广东已基本形成全面开放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截至目前,广东已与日本、韩国、德国、丹麦、法国等81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围绕生物医药、环保、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入合作;去年以来,广东还获批复建设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推动国际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营商环境是核心引力

“嘉士伯在华发展之旅始于广东,1989年,我们在惠州建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酒厂,此后至今,嘉士伯累计在中国投资额已经超过100亿元。”嘉士伯集团首席执行官雅各布(Jacob Aarup-Andersen)介绍,2021年,尽管面对疫情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嘉士伯仍继续投资建设了佛山酒厂;在2022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嘉士伯又为佛山酒厂追加了5亿元投资。

以嘉士伯为代表的一众世界500强企业持续多年在广东增资扩展,彰显了其对于在粤发展的信心。

根据对多位受访500强企业负责人的采访,这一信心首先来自对中国庞大市场的看好。对安利、嘉士伯等企业而言,中国已成为其全球最大规模市场。

雅各布表示,2022年,嘉士伯在中国实现啤酒销量近300万千升,营收逾140亿元,税收贡献超过20亿元,中国市场已占到其全球三分之一的份额。

不少外资企业将广东视为进入中国的“首选地”,并持续加码投资。例如,余放就透露,安利公司接下来将加强本地化,全面深耕大湾区,“这次招商大会,我们也很关注全省在投资方面的政策,希望能抓住机遇,去湾区更多城市继续投资发展。”

他认为,大湾区经济活力旺盛,开放程度高,国际化水平领先,这是企业在此扎根30年的原因之一。

西门子能源执行委员会成员卡瑞姆·阿明(Karim Amin)刚刚参加完大会期间的跨国企业座谈会,他表示,广东对跨国公司开放包容的态度,体现在不断迭代的创新措施、定期举行的各类专题座谈会;当下正在进行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也给了西门子更大的施展拳脚空间,我们将协助大湾区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支撑。

一方面,广东还在继续优化其营商环境与服务水平。在“外资十七条”中,约半数条款围绕“加强投资服务”展开,包括提升外国人在粤工作生活便利度、加强用工服务保障、货运物流保通保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金融支持等。

截至目前,广东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已连续6年全国第一。如今,广东还全面取消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并即将出台“降低制造业成本10条”。在大湾区内九市工作的境外高端紧缺人才可享受15%的个税补贴,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则更进一步,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15%的税收优惠。

数据显示,近年广东省级财政支持外资项目超过300个,兑现奖励资金近41亿元,撬动实际外资超过2000亿元。

另一方面,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赋予了广东高水平的开放程度,使其成为诸多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的试验区,这一点尤其为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看重。

“有关创新药品的早期准入政策为我们发展提供了很大助力。”辉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伯乐(Albert Bourla)介绍,在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辉瑞的偏头痛治疗药物乐泰可最近已经在大湾区先行先试;在几周前,乐泰可在广东开出第一张处方,服务了第一位病人,并在广州启动了该药物首个真实世界研究。

这背后是广东不断深化药品行政许可“放管服”改革,包括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近年来,相关注册检验、行政审批用时正不断压缩。

此外,广东还进一步利用协同港澳优势,创新招引外资方式。据悉,未来香港将组队外国在港企业到大湾区考察;香港投资推广署连同其他湾区城市有关部门成立的“泛大湾区外来投资联络小组”也会持续举办推介活动。今年9月,该小组在慕尼黑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欧洲经贸合作交流会”获得当地企业热烈响应。

如今,处在广东与港澳“产业中间地带”的四大平台也各具特色,已成为招引外资主力。以南沙为例,短短几年内已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超过240个。

(作者:丁莉 编辑:于长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