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 人民币国际化将从规模扩张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21金融街唐婧 2023-12-06 16:5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三年间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发生三次更新,且最新的‘稳慎扎实’表述反映出,高层对金融开放过程中伴随的风险与挑战更加重视。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金融开放不断扩大,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逐步提升,金融调控和监管难度提高,面临的潜在风险也有所增加。”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

如何理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和“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连线了管涛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管涛曾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23年,并曾任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达6年,长期从事外汇方面的政策研究,并曾深度参与研究和推动外汇体制改革。

10月30日至10月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管涛指出,2020年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22年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比“稳慎”相对偏进取;今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措辞又较“有序”偏谨慎。

以金融高水平开放促进国家安全

《21世纪》:作为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有哪些提法值得重点关注?

 管涛: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要求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二是完善金融体制,三是优化金融服务,四是防范化解风险。相比于2017 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三项任务,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专门强调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为下一阶段金融工作的重点方向提供了指引。

会议还围绕金融强国建设提出了工作的指导方针,可以用“五个以”来概括,即“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

另外,就金融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会议提出了“三个着力”:一是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二是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三是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就我自身的学术经历而言,我对第三点,即金融高水平开放与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有较深的体会。金融高水平开放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金融高水平开放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既是对逆全球化潮流的有力回击,也是对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有益补充。

《21世纪》:如何理解“金融高水平开放”和“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

 管涛:我刚才提到,金融高水平开放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金融高水平开放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这三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开放的金融市场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体系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国崛起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金融强国也通常是全球性的。在世界历史舞台扮演过主导角色的强国如荷兰、英国与美国,无一例外都是金融强国。日元、欧元之所以无法挑战美元霸权,软肋之一在于日本和欧洲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同美国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另一方面,双向开放、制度型开放、便利化是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特征。这有助于支持国内企业全球经营布局,增强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有助于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有助于坚持多边主义,以建设者、贡献者的角色参与全球金融合作和治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

此外,金融高水平开放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而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金融安全则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统筹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底线要求。需要强调的是,维护金融安全是要通过开放促安全,而不是靠“关门”保平安。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悍然对某些国家发起联合制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国家与外界经贸往来和金融联系偏少。而扩大金融开放有助于加强对外金融联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害交织关系,令外界对中国实施冷战、脱钩、金融制裁等相互伤害的措施时难免有所顾忌,进而对中国的经济与金融安全提供保障。

人民币国际化将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21世纪》:您怎么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措辞变化?

管涛:2020年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22年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比“稳慎”相对偏进取;今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措辞较“有序”更偏谨慎。

三年间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发生三次更新,且最新的“稳慎扎实”表述反映出,高层对金融开放过程中伴随的风险与挑战更加重视。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金融开放不断扩大,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逐步提升,金融调控和监管难度提高,面临的潜在风险也有所增加。

第一,跨境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随着金融开放逐渐从长期资本走向短期资本(如股票和债券等证券投资)开放、从单向开放进入双向开放的“深水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偏离基本面的市场汇率超调时常发生。一般情况下,汇率贬值会促进资本流入、抑制资本外流,进而平滑跨境资本流动。但是,当单边预期和羊群效应出现时,汇率贬值反而会带来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入和汇率升贬值周期的切换较快。201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共有四次跌破七,其中2022年9月中旬第三次跌破七,同年12月初再度升破七,2023年5月中旬第四次跌破七。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顺周期羊群效应会加剧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和跨境资本大进大出,影响国内金融稳定。

第二,境外炒作境内金融资产的风险。随着境内股票、债券、外汇、货币和商品市场日益对外开放,外资正逐渐成为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力量。然而,金融扩大开放意味着境内外资本市场与资产价格联动效应增强,海外金融风险对内传染几率明显增加。同时,一些海外资金凭借其对市场、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可能构建一些复杂的交易策略,炒作甚至操纵国内金融资产价格,对境内发起金融攻击。

第三,境内投资者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面临考验。与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中国金融市场规模、深度、广度、国际化程度以及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度均存在不足。同时,境内主体对海外金融市场的监管法规和文化差异不甚了解,投融资经验较为欠缺。当海内外投融资环境恶化时,境内主体难以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对冲风险;当投融资行为出现争议并引发诉讼时,还可能面临法律冲突和法律执行等问题。

《21世纪》:在您看来,应该如何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又应如何“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管涛:就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而言,一是要牢牢把握金融对外开放主动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既不能坐失良机,又要避免急躁冒进。为此,一方面要把握好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的节奏和力度,另一方面要做到扩大开放与防范风险同时研究、同时部署。例如,这一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法变成了“稳慎扎实”,实际上就是要求把握金融开放节奏和力度的一个重要体现,毕竟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金融调控的难度也在增加。

二是要坚持改革与开放的双轮驱动,任何领域的改革相较于开放出现过快或者过慢情况时,要及时予以调整,保证二者步调大体一致。国际经验表明,不成熟的金融开放往往以危机收场。20世纪末由泰铢失守引爆的亚洲金融危机自不必言,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金融开放理论与政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推进日元国际化,导致经济停滞、金融战败。应对金融开放面临的风险,不仅要进行充分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也是重中之重。例如,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件事情既不能操之过急,亦不能错失良机。

三是要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制度型开放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开放。金融双向开放方面,通过“引进来”的鲶鱼效应促使境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竞争,倒逼加快改革步伐;同时,鼓励其发挥比较优势,通过“走出去”参与海外布局,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金融制度型开放方面,要稳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全面制度型开放,推动境内金融市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规模稳步扩大,不断提升与国际接轨程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开放方面,要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

至于人民币国际化,要根据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强调服务实体经济的国际化,从规模扩张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要从国内经济发展出发,强基固本,夯实中国经济基本面基础,同时着力改善自身宏观调控与货币管理能力,由此提升国内经济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力度,反过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持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此外,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基础保障,并稳步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

(作者:唐婧 编辑:李玉敏)

唐婧

记者

金融版记者,重点报道银行、外汇和衍生品领域。欢迎沟通、交流,微信:foreverbonh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