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珠江入海口,因为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让中国南部的经济活跃度跨越式提升。长江入海口,因为创新,长三角城市群稳坐中国东部经济版图中的“翘楚”地位不动摇。而今,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拥有九省通衢、科教资源等优势的武汉,在湖北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战略下,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定位,借助科创引领城市变革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协同联动,打造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新热土。
如何将创新嵌入城市发展的灵魂,如何将创新力转变为产业驱动力,成为武汉正在解答的课题。21世纪经济报道历时2月余,深度走访调研武汉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以期深刻解读“创新涌动英雄城市”。系列报道的第三期,我们将视角聚焦武汉人工智能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武汉报道 今年年初,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区和实验室每晚8点总会准时响起讨论声,开发人员实时通过视频会议同步实验数据,解决遇到的难题,汇报项目进展,围坐在纵横交错的线路前反复测试最优路径,他们正在筹备一颗高算力自主研发芯片的诞生。
今年3月30日,国内首款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由芯擎科技宣布成功量产,实现了国产高端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打破了高性能车规级芯片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
回忆起从立项到量产历经三年多的过程,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博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并不容易,“一颗汽车芯片从立项、设计、流片、车规认证、车型导入验证到量产装车,通常需要3-5年时间,当性能、指标某一项检测不达标,就必须将一切推倒重来,重新设计、建模。”
在人工智能步入2.0新时代下,更多的城市、企业希望借助新一轮的窗口期抢抓机遇、实现突围,武汉便是其中之一。
“十四五”期间,武汉将人工智能产业链纳入“965”产业体系的规划当中,将其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此目标下,武汉先后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国字号应用基地,建设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超算中心“双中心”,引进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人工智能发展的多维优势。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十年的人工智能1.0时代,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城市已经率先占据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迈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2.0时代,武汉应如何突围、实现厚积薄发?
多维度铺开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可能过去十年,武汉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并不多,但在近几年,人工智能发展迈入新阶段,武汉在新一轮的布局中十分具有前瞻性,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紫东太初大模型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金桥向记者表示。
2019年8月,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提出到2023年,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湖北省政府于次年5月向国家科技部致函,恳请支持武汉创建工作。
2020年9月,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复《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方案》,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而此前近10个获批的试验区中,并没有出现过中部城市的身影,武汉的突围填补了这一空白。
如果说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鼓励武汉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突破发展,那么此后应用先导区的获批则对武汉提出了基础能力、产业融合、场景推广等多方面的要求。
2022年,武汉获工信部复函,支持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复函中提到,武汉要发挥老工业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双重特点,夯实智能算力、信息安全、感知网络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拓展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
在斩获两大国字号应用基地“名片”的同时,武汉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做了一系列工作。2021年,武汉先后引进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在以算力筑牢产业发展底座的目标下,武汉打造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超算中心,并于2022年11月底正式投运,共同构成全国首个集人工智能和超算的多样化云服务化算力集群,武汉也成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双中心”的城市。
同时,武汉将人工智能产业链纳入到“十四五”期间“965”现代产业体系的规划当中,明确其作为六大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2023年,湖北省提出以“三链”机制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由省政府分管领导“链长”挂帅、龙头企业“链主”引领、高校科研机构“链创”支撑,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分别被设立为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和“链创”机构。
据了解,自成立以来,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发布“紫东太初”大模型2.0版,打造全栈国产化的通用人工智能底座;并先后引进腾讯、旷视科技、海康威视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落户武汉。支持库伯特科技、传神语联网等一批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加速形成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
而芯擎科技现已成功量产了国内首款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 实现了国产高端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打破了高性能车规级芯片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在国内处于第一梯队。
“预计明年上半年,我们会推出对标国际最先进产品的高阶自动驾驶芯片AD1000,AI算力将达到256TOPS,将填补这个算力等级的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空白,并有力支持车企舱驾一体的技术架构趋势。”汪凯表示。
今年9月,《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其中提出,到2025年,武汉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力争打造产值过百亿级龙头企业1—2家,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支撑武汉建设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数已达650家,较去年底增长35%。其中,上市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
积蓄2.0新阶段新优势
不可否认的是,在人工智能1.0的时代,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城市从数字经济发展中充分受益,占据了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第一轮的高地,例如北京集聚了绝大多数的AI大模型公司;上海拥有超大规模的算力集群和一系列的芯片企业;广东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处在全国第一梯队。
但王金桥认为,在过去十年,人工智能还处在深度学习的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带动行业迈入2.0的新阶段。产业的变革更容易为城市竞争带来新的机遇,目前大模型生态的发展才历经不到一年的时间,后续将会有无限的机会,也会催生出一批独角兽和创新型企业,武汉要抓住时代最好的窗口期,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武汉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在王金桥看来,武汉拥有人工智能产业基础的软硬件优势,在当前,产业对于算力通讯的要求越来越高,武汉长江计算、华工科技等一批企业能够提供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而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超算中心能够提供普惠性的算力支撑。
同时,在汽车、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下,武汉拥有产业转换赛道和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
“目前,武汉很多企业处在转换赛道的阶段。”王金桥提到,例如,汽车产业是武汉的传统优势产业,伴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到来,面临传统优势流失的考验,迫切需要转型。原来的汽车全是硬件,而现在对于软件的要求更高,技术的变革更容易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人才和创新集聚的土壤,也更容易使这些生产力形成产业集聚,在未来的竞争中产生更多的效益。
《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便提出了,推动“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车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网谷”(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谷融通”,统筹产业优势和科教资源,完善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以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武汉集聚了200余家智能网联终端企业,着力打造“光芯屏端网+车路云图”万亿产业集群。而软件技术是智能汽车未来发展链条上的关键一环,武汉经开区便成立了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聚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和车联网等四大智能汽车软件领域,打造智能汽车软件和车规级芯片产业高地。
“智能网联汽车是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典范,将为武汉汽车产业从传统优势向未来优势跃升提供重大机遇。”汪凯表示。
事实上,以往地理区位和人才资源被认为是武汉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最大的优势,譬如武汉集聚多所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本地高校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领域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库。
但武汉市经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上,科教人才并不是武汉最大的优势。武汉最大的优势一方面在于算力,目前武汉已经引进华为的算力,即将引进英伟达的算力,构建完备的算力供应体系。另一方面,武汉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武汉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前不久,在武汉召开的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发布湖北省工业互联网标识、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十大优秀应用案例,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武汉。武汉同时于今年发布了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榜单,其中包括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平台及示范应用、国产车规级芯片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典型应用等多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场景。
“武汉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在华中地区十分突显,通过打造出产业集聚区和战略新高地,再形成一些典型示范,能够逐步扩大其影响力。从人才资源、研发机构、产业基础、应用场景等方面来看,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后续潜力巨大,会迎来厚积薄发。”王金桥表示。
破局人才缺口、产业融合瓶颈
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了我国首个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工智能学院,随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也相继设立人工智能学院。
武汉虽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但目前针对人工智能的学院和专业,以及以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重点实验室仍十分稀缺。
2021年,王金桥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共30名正高级和副高级研究员被派驻武汉,成立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时,感受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缺失是武汉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人工智能过去发展的阶段,以武大、华科、武汉理工为代表的高校以及小米、武研所、华工科技等企业培育了大量人才,但大部分以应用为主,研发生产前端的大数据平台,而真正做人工智能算法的人才很少,这也是我们落地武汉比较深刻的感受。虽然武汉每年培育不少人才,但核心人才大部分流往一线城市,例如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在当地营造出创新的环境,对于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王金桥表示。
来到这里后近两年的时间里,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招揽培育人才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一方面吸引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重点人才,另一方面,依托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构建起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与重点高校共同培养高端人才;与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企业设立合作机制,形成科研机构与人才的对接,共创人才培养新模式。
王金桥表示,研究院的人才工作起到了明显作用,单就团队而言,已由成立之初的近30人规模扩大到了如今的160人左右。“今年我们去一些本地高校做招聘,发现很多人才是愿意留在武汉的,武汉是一个创新能力和成长性非常强的城市。”
与此同时,为推动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双区联动”,武汉在今年10月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要素伙伴计划,针对算力、数据、模型三个方面招揽企业和人才伙伴。
而当人工智能技术兴起,并逐步渗透各行各业,武汉与众多城市一样,面临着如何真正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间融合的难题。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性,与每个行业具体且存在差异的诉求无法逐一匹配,很多企业并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一新技术,技术与需求之间仍存在鸿沟。
“我们通常打比方称人工智能是锤子,而厂商的需求是钉子,拿着锤子找钉子,但双方往往碰不到一起。”王金桥表示,地方政府应组织一些平台,围绕相关产业从需求到应用进行协调,再通过数据开放、算力普惠、揭榜挂帅等举措将需求和技术形成对接,这样才能使武汉各行各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实现转型升级。
事实上,武汉部分人工智能企业正在探寻赋能行业的方法,通过技术革新为行业中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汪凯提到,随着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汽车处于多域控制器向集中化域控制器转型的关键时期,芯片向大的集成方向发展。芯擎科技整体布局了从舱泊一体,舱驾一体到中央计算平台,也在积极与车厂和合作伙伴一起探讨大模型在中央计算平台的落地方案。
“市场对于新技术的接纳需要一个过程,有的企业仍会担心投入多少、效益如何的问题,这就需要树立一些典型的示范场景和标杆案例,从点到面形成辐射作用。”王金桥表示。
(作者:吴文汐 编辑:周上祺)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