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前瞻|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发展向纵深,携手迈向科创产业和要素集聚“高地”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珠海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发布五周年的日子越来越近。从已有的成绩单看,《纲要》的目标已经达到“预期”。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相比于《纲要》印发之前增长了约20%。同三大国际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速分别是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2.26倍、2.19倍和2.93倍。
因而,有人预测,若粤港澳大湾区能够维持增速不变,约5年后,其将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湾区,并有望挑起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梁”。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开放水平高”的核心价值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开放程度和水平、促进资源要素加速汇流,从而激发新的增长动能,更加成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湾区的实践要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2月13日,第二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将在横琴、澳门两地举行。论坛以“共创繁荣:世界级湾区引领开放型经济”为主题,并将邀请纽约、旧金山湾区代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知名学者,共同聚焦“全球湾区互联互通与企业创新机遇”进行圆桌对话。此外,大会期间还将围绕金融、文旅、生物医药、品质消费等大湾区核心产业组织四场平行主题论坛。
“互联互通”直指要义。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一方面加强内部协调性,搭建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走出推动湾区内地与港澳互联互通的独特路径;另一方面,其又以港澳为“跳板”进一步向世界“敞开”高水平开放的大门,在开放合作、产业价值跃升和供应链安全稳定中摸索着平衡点。
治理机制创新促进内部互联互通
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需要“由内而外”构建,这意味着,首先需要打通湾区城市群内部的隔阂,特别是畅通内地城市与港澳之间的联结。
这一互联互通首先便需要适宜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参考三大世界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通过跨区域专项事务非政府组织协调各地合作,并对湾区事务分项治理;东京湾区则由地方政府让渡部分公共权力,建立城市群区域管理机构,协调湾区公共事务。
开放的治理机制创造了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使优质资源与生产要素充分汇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例如,在旧金山湾区的硅谷,60%的工作人员来自世界各地,超过半数的专利由移民或外籍研究人员产生。
粤港澳大湾区面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体系、四个中心城市”的特殊情况,需进一步探路打破行政边界束缚、实现各地资源的整合与对接,实现共赢发展。
在此背景下,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便是粤港澳大湾区治理新路径的重要探索载体,为港澳与内地合作提供了对接、磨合的平台。近年来,这些地区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要素资源争相汇流之地。
在本次论坛举办地横琴,“趋同澳门”的特征正日益彰显。在管理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双主任制,由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实现了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和民生福祉的联动进阶。
前海则聚焦现代服务业,金融、产业集聚、商贸物流等领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对接政策。截至今年3月中旬,前海已累计推出76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复制推广75项,“制度创新策源地”和“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地位充分彰显。根据“2021-2022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前海位居首位。
制度创新自然而然带来要素流动和产业集聚。目前,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相继建起,区域内已孵化创业团队超过700家,其中香港团队占比过半;南沙同样建成了创享湾、创汇谷、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厂等11个青创平台,截至今年4月中旬引进港澳青创团队(项目)累计超过450个。港澳人才与技术汇入对广东弥补创新能力短板显然大有裨益。
在此基础上,以四大平台为纽带,港澳与湾区内地间的“产业嵌套”进一步深化,“港澳成果、南沙转化”等产业协同模式初具格局,以位于南沙的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为例,已实现了300余项粤港成果需求对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内在逻辑便在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专业化分工。”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认为,港澳与内地间互补性强,前者在金融、基础研究方面领先,后者优势更多体现在制造能力和市场上,三地可以探索联合共建实验室、港澳科研+内地转化等模式,“尤其产业科创合作是头等大事。例如在横琴,‘横琴生产、澳门监制’的中医药产业便成为一大着力点”。
向全球产业链高价值环节攀升
在港澳大桥公路口岸,出口货物可实行一站式查验;经大桥出发地现已经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通达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下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还在计划打造进口货物通关监管的电子联网,提升一体化开放水平。
这意味着,以四大平台及港澳为跳板,粤港澳大湾区还在进一步向世界“敞开”。在毛艳华看来,在大湾区高水平开放中,港澳可以发挥其规制标准与国际接轨、市场机制健全等优势,引领区域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在外贸领域,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粤港澳大湾区已着手开拓新兴市场。今年前十个月,广东对拉美、中东、非洲三地的进出口额分别增长了8.8%、8.6%、7.4%,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格局日趋多元化、安全性。
在引用外资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外资企业争相投资的高地,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同时,外资结构也不断优化,一方面,新投资企业项目密集落子储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带来新技术动能;另一方面,外商逐渐将在粤机构由外围生产基地向研发中心、供应链枢纽等核心环节升级。
例如,安利公司广州生产基地在经过30多年发展后,已成为其全球供应链枢纽和创新中心;西门子于两年前在深圳启动了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嘉士伯也计划于2024年在佛山新建研发中心,这也是其首个欧洲以外的研发中心……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已设立了至少22个外商研发中心。
今年,广东接连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措施》《广东省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均提出,招引外企研发中心、发展总部经济,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生产+服务”布局产业链。
这一趋势也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全球产业链合作逐渐向高价值环节攀升。除引进来之外,同样的趋势还反映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以比亚迪为例,作为推动大湾区汽车产业“新四化”的中坚力量之一,比亚迪顺应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在中东、拉美、欧洲、东南亚多地区设立锂电池生产厂、组装厂,推动生产本地化;同时,企业还在德国慕尼黑投资建设了研发中心,提升引用“外智”能力,以世界科创资源“加持”自身研发能力。
以此为缩影,大湾区科创交流正日益活跃。目前,广东已与日本、韩国、德国、丹麦、法国等81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去年以来还获批复建设了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推动国际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毛艳华认为,参与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同各国共建共享产业链,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但同时,还应考虑供应链的自主创新与安全稳定。他进一步表示:“因此,归根到底是要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能力,抓住产业链核心环节与关键技术领域,培育更多链主企业、创新型企业;同时要更好利用RCEP等经贸规则。”
(作者:丁莉 编辑:吴蓉)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