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预制菜湾区标准平台,增添“食在广州”新亮色。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林鹏 谭海燕 卢如钢 广州报道
1月15日,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广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政协会议有多位委员关注预制菜产业。其中,民进广州市委会委员、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继承,民革广州市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主任徐科飞分别提交了《打造预制菜湾区标准,增添“食在广州”新亮色》《建立华南预制菜全产业链协同合作平台》等提案,助力广州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预制菜产业是农产品食品化的新途径,是以工业化手段抓农业的有效载体。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各省市纷纷出台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政策。当前,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食品产业升级的“新赛道”。有数据显示,预制菜市场规模仍以20%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2023年已达到5165亿元,在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万亿元。
广州作为全球知名的美食之都,发展预制菜有天然优势。刘继承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广州预制菜产业仍存在缺乏宏观规划和政策扶持、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等问题,未能形成产业链融合发展。他建议,广州要加快出台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培育重点产业示范园区及重点企业,打造预制菜湾区标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预制菜产研结合,加强广州预制菜产业链融合发展。
民进广州市委会委员、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继承
针对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刘继承建议,加快研究制定广州《关于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项目用工、产业科研、金融服务、品牌建设、电商营销、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同时,以南沙预制菜产业园区为基础,以广州酒家等龙头企业为主体,重点培育预制菜加工、物流示范园区和预制菜示范性企业,支持预制菜中小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
粤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相对其他菜系无论是甄选食材还是加工技艺都相对更复杂、要求更高,预制菜还原粤菜“色、香、味、意、形、养”存在较高挑战性。对此,刘继承建议,打造预制菜湾区标准,推动预制菜产研结合。
具体来说,一方面鼓励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成立广州预制菜行业协会,推动建立广州地方标准和协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另一方面,加快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检测、营养评价、包装、冷链仓储、物流运输等地方标准,推动以“粤菜”为主要特色的预制菜品牌建设和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刘继承建议,广州应充分利用现有产业优势,推进预制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探索大湾区农产品、食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形成湾区预制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圈,在农业、物流、冷链、餐饮、旅游、包装等领域形成合力,通过投内培强、投外引内、以投带招、产品合作等多种方式补链强链,推动广州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民革广州市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主任徐科飞
预制菜产业要发展,全产业链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对此,徐科飞提出,建立以“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华南预制菜全产业链协同合作平台,即以政府为指导、以园区为主体、以人才为支撑、以研究为突破、以金融为助推、以成果转化为效益。
“通过加快建立华南预制菜全产业链协同合作平台,打造以广州为核心辐射整个华南地区的预制菜全产业链,可推动预制菜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推动农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徐科飞说。
(作者:林鹏,谭海燕,卢如钢 编辑:李振,喻淑琴)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