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老树发新枝”,佛山工业技改投资领跑全省|佛山向“新”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刘施博、王诗雅 佛山报道
走进美的厨热顺德工厂,亮橙色的库卡机械臂精准移动涂胶,数字化大屏实时显示生产线上的关键数据,在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加持下,一台洗碗机仅需26秒即可下线;在位于佛山南海的维尚家具工厂里,每一件板材都附带一张二维码身份识别标签,用于仓储、发货和入户拼装全流程……
2023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目标。
这对于制造业重镇佛山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日前闭幕的佛山两会上,佛山再“秀”工业“家底”:2023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广东第二个“工业3万亿”城市。
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透露的经济数据中,除去新型储能、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带来的新增量,家电、陶瓷、家具等传统产业依然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佛山从制造业大市迈向制造业强市的进程中,新动能既来自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也来自于“老树发新枝”的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工业技改投资居全省第一
在佛山高明区,一批批采用“无水染色”技术生产的纱线正从广东溢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工厂的生产区运出,一场在全国纺织业掀起的“绿色革命”正在加速推进。
“无水染色”示范工厂正是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这背后,不仅是佛山企业以技术改革塑造自身的新优势,更是佛山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良性互动的体现。
2022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87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五。而在2023年,佛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 13276 亿元、增长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 6301亿元、增长 6.6%,成为广东省第二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 万亿元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佛山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名前十大行业包括纺织业、家具制造业等传统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传统制造业对于佛山规上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依然明显。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看来,佛山正在借助技术创新,让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佛山连续出台《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佛山市加快制造业产业集群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工作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涉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入数字化的新模式、新业态的打造,以真金白银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多重政策利好之下,佛山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进一步加速。2022年,佛山工业技改投资达到666亿元,增速14.7%。而根据《报告》,2023年,佛山完成工业投资 1509 亿元、增长31.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 40%,其中工业技改投资 892亿元、增长 33.7%,投资额居广东省第一。
而除了技改投资外,工业用地供给也是支撑着佛山传统产业发生“质”的变革的重要一环。
作为土地总面积在全省地级市排名靠后但土地开发早、强度高的代表城市,佛山一度面临工业用地不连片、老旧工业园区占比多的痛点。在过去一年里,佛山着力盘活土地存量、开拓增量,用于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按照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统计数据排名,佛山工业用地供应量连续两年全省第一。继2022年突破性完成1.45万亩工业用地出让后,2023年佛山共完成工业用地供应1.68万亩,新增拆除改造老旧工业园区1.25 万亩,累计完成 16.47 万亩,盘活批而未供土地 2.08 万亩。
科技金融双轮驱动
2024年,佛山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等一系列新的目标。
但《报告》也提出,佛山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错综复杂,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工作压力较大;科技创新能力滞后于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尚未成长为支柱力量,产业形态亟待优化等。
“佛山五区的制造业各有特色。比如南海的汽车制造业和纺织业、顺德的家具和家电产业。但当前房地产市场比较疲软,整个泛家居产业都难免受到影响。因此,佛山更应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让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新’。”谢宝剑分析,佛山不仅要继续开拓新赛道、培育新产业,还要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走深。
《报告》提出,要推动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家电、铝材、陶瓷、家具、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黄金玉器等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
此外,佛山还将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改,推动由生产环节为主向全链条“大技改”转变,引导企业设备更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产品设计革新、工艺优化、功能升级。更大力度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梯度培育一批转型示范项目和典型场景,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65%。
从2023年的答卷来看,佛山新增国家“数字领航”企业 1家、市级示范工厂25 家,培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11 个,5741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占比达58%。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除去积极推动制造业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外,佛山还在调动更多来自科技创新、金融保险等领域的资源,服务于传统制造业。
比如,上市陶企蒙娜丽莎携手佛山仙湖实验室探索在建筑陶瓷领域运用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南海区发布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则提出让人工智能与家具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相结合。
2023年,佛山市级政策性金融工具帮助 2.3 万家次企业解决融资 1060 亿元,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 8179 户,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贷款分别增长 26.3%、15.3%。
而在今年佛山两会上,金融赋能、创新引领同样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佛山民建佛山市委会建议推动大企业争标杆、优势骨干企业创建试点,持续发展未来工厂引领的示范带动模式,强化“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次培育。
而针对外部因素不稳定,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转型技术成本、试错成本高的问题,佛山市工商联建议由政府委托协会或平台遴选一批亟待进行数字化转型中小民营企业,联合头部以及本地优秀的数字化平台,以政府补贴方式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帮助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
(作者:赵晓晨 编辑:于长洹)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