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李金萍 深圳报道
“学校以强大的工科优势有力推进科技产业创新,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国家队的水平强力支撑广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月27日,由广东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主办,深圳市工商联、光明区政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院士联合会等单位承办的“2024广东省民营企业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动员部署会”于深圳市光明区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卫青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方面如何更好发挥学校作用,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具体来看,李卫青表示,学校坚持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基石”,打造高层次人才“磁力场”。学校需要把人才视为珍宝,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创新基础。2019-2023年,学校实现了国家级标志性人才五年“翻番”的目标,357人次“国字号”英才汇聚华园、智创广东。学校何镜堂院士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奖”,为广东唯一入选高校团队。
其次,学校坚持把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作为“第一工程”,建造“三创型”人才“蓄水池”。学校深化“区域+行业产业+大学”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获批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未来创新实验室12个、联合实验室200余个、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800余个,引导师生走进生产一线,真刀真枪解决“真问题”。
此外,学校坚持把科学技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策源地”,学校以29个国家级、242个省部级平台为依托,深化“大需求+大平台+大团队+多学科”协同攻关模式,与华为、美的、科大讯飞等上百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240余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建好琶洲实验室、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基础研究卓越中心等高能级平台,推动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驱动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坚持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第一信号”,形成高水平成果转化的“华工模式”,学校扎根南粤,聚焦区域需求,近5年超1000项专利实现转化,约8成在广东落地。近5年,学校承担校企科研合作项目超6000个,累计合同经费超60亿元,各项数据稳居广东省第一;其中,超过一半来源于网易、腾讯、大疆等民营知名企业,以及思迈特、钛动科技,千帆智能等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向格力、格兰仕等省内1000多家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1600余人次,累计派出人数占全国高校首位。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践行“融入发展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快“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现已跃居“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50强,获评“中国大学工科实力”A+级,自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奖总数达到50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作者:李金萍 编辑:孙超逸)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