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预制菜再成全国两会热点话题,代表委员共话“疏堵”之策
预制菜品质可控,落脚点在于机械化生产。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冯玉怡 珠海报道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预制菜再度成为热议的焦点。
无论从经济面还是政策面,预制菜已成为大家无法绕开的话题。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预制菜食品安全”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聚焦的话题,由此延伸出的“行业标准”“产品出海”“冷链物流”等产业共性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回归产业理性,建言“疏堵并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表示,今年将继续围绕食品安全建言献策。他认为,预制菜产业化是社会快节奏发展、多样化消费、乡村振兴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预制菜产业化遇到诸多“成长的烦恼”,尤其是出现对其不科学、不客观的报道时,舆情走向没有回归理性,反而“以偏概全”,使得行业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愈发加重。孙宝国建议,加大对谣言的清理整治力度,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的谣言治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带来了《关于加强学校预制菜监管,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提案。李孝轩建议,严格执行校园食品安全法律规定,审慎推进预制菜进校园,同时加快建立教育、学校和家长校园食品安全三方听证制度,把预制菜纳入校园安全统筹监管,把“当餐加工”作为学校堂食管理的“硬约束”。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除了建立法律法规机制,关键在于构建标准体系。截至2023年6月,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结果显示,全国预制菜标准共有120项,其中团体标准77项,企业标准35项,地方标准8项,还未有国家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表示,“大力发展预制菜行业,是满足消费者对更好更快生活节奏的需要,是推动食品行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但这也引发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国标的缺失,是目前预制菜陷入舆论困境和行业乱象的根本原因。”
高子程建议,围绕预制菜产品类别、原料生产、产品供应、加工生产与食品营养及功能等方面尽快出台预制菜国家标准,明确产品质量要求和制作、存储流程规范。同时,建立健全预制菜食品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预制菜行业监管机制,强化预制菜“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也带来了此方面的提案。他建议,加快出台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明确预制菜定义、原料条件、生产加工、防腐剂添加、储存运输等关键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为预制菜溯源管理、使用告知、标识信息、维权处理提供遵循。
代表委员所聚焦的问题及建议,其共性皆在于推崇疏堵结合、堵不如疏,只有立足长远才能推动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
汇聚行业共识,推动装备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认为,预制菜应审慎推行的原因在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导致技术经济成本难以被消费市场接受,因为必须全冷链、全封闭运营,才能保证食品安全,而这必然导致成本上升。
可见,预制菜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已经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所在。
预制菜行业的高速发展正在倒逼企业智能制造升级。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订单不稳定,加上以离散式生产方式为主,我国预制菜企业对设备及环境要求不高,生产仍以手工操作为主,造成食品品质不可控,追溯有困难。同时,受限于环节多、跨度长,容易出现操作环节欠妥当、冷链断链,导致预制菜出现不符合安全标准、不新鲜、腐败等问题,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预制菜品质可控,落脚点在于机械化生产。通过打造机械化、自动化加工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以预制菜装备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软硬兼施”“疏堵并举”不仅能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还能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预制菜制造装备逐渐从幕后走向聚光灯,获得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视。其中,家电制造商巨头格力电器“跨界”预制菜赛道成为行业标志性事件。
格力电器在2022年底成立珠海格力预制菜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次年又牵头成立了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并打造预制菜智能工厂,全面向预制菜装备进军。在首届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上,“政产学研用金”代表更是开展了一场关于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的空前大讨论。
龙年开年,董明珠聚焦预制菜装备表示,“只要我们持续创新和研究,不断把格力电器的核心技术注入到预制菜装备领域,未来的预制菜产业一定会成为更加繁荣和健康的产业,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美食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在预制菜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引入技术装备,已然成为政府政策驱动行业发展的共识。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推进农产品加工设施改造提升,支持区域性预冷烘干、储藏。
此外,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牵头举办的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已成功举办首届,今年第二届将在东莞举行,并将首次引入预制菜装备展示。此前,董明珠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将充分利用即将举办的2024“食博会·预博会”平台优势,组织预制菜装备馆的各项活动,全面展示产业创新成果,并激发更多行业内外的参与热情。
南财“预制菜经济”课题组:喻淑琴 李振 林鹏 冯玉怡 谭婷 辛瑞 陈聪 张梦琦 魏佳燕
(作者:南财“预制菜经济”课题组 编辑:喻淑琴)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