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低空经济迎来商业化“元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面临“场景应用”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 北京报道
2024年全国两会进行时,新质生产力得到重点关注,其中“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国家层面相继制定《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文件,加快规范低空航空器飞行安全管理。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通过对低空空域这一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转化,未来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资源,必将成为我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但与此同时,张英表示,培育发展低空经济需要强化政策法规、空域开放、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关键要素协同,尤其是亟需加大低空空域开放利用,提升低空空域管理水平,打造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更好支撑壮大低空经济发展规模。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近期低空经济被列为战略性新兴行业,相关政策集中出台,将迎来发展机遇期。与通航强国相比,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较慢,不过具备较大发展空间。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或将成为突破口,在旅游观光市场率先开启商业化,推动产业链多方面受益。研报建议,在运营端可以关注具备飞行运营经验和成熟应用场景的企业。
低空飞行“四张网”
“低空经济是指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航空器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低空飞行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保障、衍生综合服务等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两会期间指出,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引擎,低空空域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低空经济的关键投入要素,极具经济、国防和社会价值。
在低空改革和经济政策的双重叠加下,低空经济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无人机运营企业1.98万家,全国无人机生产厂家达到2200家,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低空经济在同城配送等场景正在加速落地。以美团为例,此前其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无人机既可以满足用户因居住环境、外界因素、自身状况等情况下的配送需求,提升现有服务体验;同时,也能补足骑手运力的不足,降低骑手工作难度;另外在助力城市智能化、国家科技创新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当前我国低空经济行业仍面临挑战。
在张英看来,目前我国围绕低空经济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低空经济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缺失及滞后等突出问题,如低空飞行器的技术标准、应用规范、飞行规则等不够清晰,低空监管法律法规尚不成熟等。
此外,在管理机制方面也缺少创新,“目前低空空域管理机制仍沿用传统通航管理相关思路及方法,空域开放范围有限,飞行审批流程繁琐,缺乏市场化服务主体,不适应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要求。”张英说道。
与此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关键技术方面,我国低空经济仍需要持续攻关。
张英表示,低空飞行需要建设“四张网”:设施网包含分布式起降点等;空联网包含低空感知与通信等;航路网包含空域航路、3D数字地图等;服务网包括低空飞行服务与监管系统等。以上新基建的不足限制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低空航空器在飞控、传感器、动力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存在“卡脖子”现象,面向未来无人自主飞行的人工智能算法有待自主掌握,运、管、服、用平台系统等尚未建立。
最后,张英认为,目前围绕低空多层次飞行相关应用场景开发相对薄弱,以农林牧渔等传统飞行作业为代表的市场增长缓慢,市场主体开展场景应用仍依赖于财政补贴,市场内在驱动力有限。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国家对低空空域从禁飞到允许试飞再到审批飞行,对低空经济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但城市低空航路的规划体系在空域分类划设、基础设施建设、航路网络构建和运行安全评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此外,她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15分钟经济生活圈”通用航空发展条件,但缺乏民航低空飞行申请许可依据及监管细则。同时,低空经济部分核心技术仍存在“卡脖子”情况,国内多数无人机企业飞控系统尚未实现自主可控,无人机主控芯片、传感器等高价值零部件仍以进口为主。
打造特色应用场景
围绕进一步开放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搭建相关基础设施的具体路径,两会代表委员提出了不少建议。
在张英看来,在顶层设计层面,国家层面应统筹制定低空经济产业政策规划,加快研究低空空域管理法律法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因地制宜,推进具体政策落实,建立健全相关监管机制和标准体系,明确参与方责任与权利,试点支持上海联动长三角区域成为国家级培育发展低空经济试验区。
与此同时要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以安全为底线、红线和生命线,国家部委加大对地方相应主管部门的业务工作指导,建立地方低空空域专业运行服务中心,优化低空空域管理体制,加大改革试点,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积极探索有人与无人空域融合运行模式,提高低空空域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围绕行业微观实体方面,张英则建议,加大低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规划通讯导航、充电储能等新型专用基础设施,聚焦建设低空飞行“四张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提高空域资源供给能力,支撑具有“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特征的低空飞行活动。
此外,加快培育研发、制造、服务相关领军企业,聚焦发展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通航飞机等重点整机产品,强化产品到服务的端到端数字化建设,抢占低空经济产业链高地;加强科研机构、企业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创新解决科研人员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难等问题,加快打通工程化应用“最后一公里”。
最后,张英特别提及要打造低空特色应用场景。“建议以上海部分区域为试点 ,加快开通城市陆上航线、城际陆上航线、江河湖海水上航线,逐步推广社区配送、城际物流、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联动长三角区域,规划覆盖华东的‘100公里30分钟’低空智慧网络群,打造常态化海岛无人机物流等商业航线,建设国家级民用低空海岛物流场景综合试验示范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则建议,通过实施低空产业装备发展重大专项,引导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领域的企业布局低空产业,进一步发挥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保障”的基石作用,发挥各自体系和技术优势,投入人才、技术、资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通用及“高精尖”低空产业装备,促进低空经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构建不被“卡脖子”的低空经济产供体系。
(作者:张梓桐 编辑:巫燕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