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需综合施策|解码政府工作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黎雨辰 北京报道
2024-03-07 17:1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同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就报告中对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宏观政策、资本市场与风险防控等计划安排进行了解读。

赵锡军特别提到,自己在今年报告中重点关注到的三大亮点表述,分别是“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国债”以及“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在他看来,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是聚焦于提振资本市场内生力量的针对性部署;新发国债超长期大规模的特性,或将对经济具有较大的刺激支撑作用;而后评估机制在政策执行段的纳入,则有望会对政策本身的优化带来更强的促动,打通政策设计、施行、完善之间的良性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

财政政策向重大战略和民生领域倾斜

21世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将2024年GDP的增长目标定在了5%左右。这一目标是否符合您的预期?实现难度如何?

赵锡军:今年报告确定的GDP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这一目标还是符合我个人、也符合市场和许多专家机构预期的。总理在报告中指出,5%GDP增长的预期目标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多方面需要,同时也考虑到与整个“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

对于5%预期增长的实现,当前我国各方面的条件因素较为具备,我个人认为实现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从经济恢复巩固程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新兴因素的增长情况、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及现有资源配置的程度等经济增长的基础要素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准备工作已经比较充分。

但目标的实现也并非易事,我们今年依然面临着复杂国际环境和国内薄弱环节带来的严峻挑战,其中报告特别提到了国际需求的下滑和国内需求的转弱。对此,我们期待着各种支撑性政策措施能充分落实到位、发挥出积极作用,同时各个市场主体能充分动员积极性,大家集中合力,共同实现经济的目标增长。

21世纪:提到支撑性政策措施,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宏观政策的取向上基本延续了去年的表述,但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的同时,财政政策显得更为积极了。赤字规模、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专项债规模等均有增长,支出结构也在侧重上有所变化。这些变化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赵锡军:今年我国的主要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确实是在去年的基础上总体进一步加大了。特别是财政政策方面,我们提出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而这种加力实际上又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从赤字的角度来看,今年报告拟安排的赤字规模为4.06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了1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8.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今年则安排了3.9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

从支出结构上来看,今年的报告特别提到要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的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在支出安排方面,报告也强调,要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加大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适当向困难地区倾斜,并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一方面,这些措施体现了财政在重大战略领域和民生领域的倾斜,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倾斜力度更大,另一方面也展示了财政作为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手段的作用——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障民生底线。

合力提振资本市场内生力量

21世纪:在资本市场方面,今年的报告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述,是“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这也同样是证监会先前在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时提出的重点内容。如何理解这一部署?具体来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有哪些可行的措施?

赵锡军:今年的报告关于资本市场专门提到“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我觉得这句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因为在过去的几年,我们的资本市场一直面临着比较大的波动,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就是大盘指数相对走势较弱——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指数有了比较好的表现,但先前一段时间也曾遭遇下滑。此外,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出现了较大困难,一定程度上让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出现了一些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几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今年报告专门提到要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我个人认为是具有比较深刻的含义的,因为它强调的是通过资本市场内在的、本身的力量,来让市场实现稳定增长。这就需要我们对影响当前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梳理,然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供求关系是影响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重要考虑之一。其中供给端涉及到新股发行、再融资、增发配售、减持、融资融券、转融通等,同时在需求端,我们也要考虑如何吸引有能力的投资者和更多的资金进入到市场中来。

内在稳定性还来自于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以及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上市公司用了投资者的钱,就要思考怎样经营好主营业务能产生更大的效益,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价值和回报。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理性认识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不是去跟风炒作、进行短线的投资投机,更不是去做空市场,而是要用更长远、更具有价值考量的眼光来参与投资。

宏观货币金融环境的改善也是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增强动力。我们要避免出现方向不一致、甚至彼此有所冲突的政策,影响到投资者对市场的理解与信心,也要对市场上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进行查处打击,为市场提供一个更加公平透明,让投资者能够看清楚、看明白的运行环境。

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来自多方面的综合施策。唯有多主体共同发力,才能真正通过综合施策提振投资者信心,让市场能够更好地承担起配置资源、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投资者的作用。

下沉做实金融监管 加强政策跟踪评估

21世纪: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依然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报告提到,“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还提到“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当前阶段,哪些金融风险需要重点防范和关注?

赵锡军:近几年我们可以观察到,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因素确实是越来越多了。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的持续增加以及影响面的愈发广泛,都会对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构成冲击,有些则突出表现为经济或金融领域的风险。

在我国的金融领域,目前有三类风险是较为明显的。第一类就是房地产相关的风险,我们可以看到该领域风险目前仍在持续暴露中。鉴于房地产与经济金融关联度大、影响面广,对这一风险的管控仍是今年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第二类风险来自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或者说较大的财政收支压力。如何让地方政府在保障履责的同时做好财政的可持续性,并有效控制和化解债务压力,也是今年风险防控的重要任务。

此外,目前国家也在重点防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前期风险累积、经济增速放缓等各方面因素,让中小金融机构运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要管控好这类机构的风险,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际环境的进一步的演变,也在不断对外贸和外资活动构成压力。所以除了内部要考虑到的风险因素以外,我个人觉得今年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外部地缘政治、货币经济和政策等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21世纪:在风险防范方面,报告特别提出要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当前国家释放了哪些监管政策信号?从中能不能看到一些2024年金融监管的深化方向?

赵锡军: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一直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策略。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专门提到,我们要通过对金融监管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我国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真正让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效把控违规违法行为和风险事件的发生。

去年年初,我国对金融监管机构进行改革,在中央层面正式成立了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而在今年,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要进一步往前推进和落实,同时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和组织也会下沉延伸,在地方党委层面推进改革工作。监管工作的进一步下沉、做细做实,有助于使其真正覆盖住所有的金融的活动,把涉及到金融领域的各方面因素都纳入到监管范畴内。

21世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哪些你特别关注的亮点?

赵锡军:今年我其实重点关注到了报告的几个方面,其中有两个是我们刚才已经讲到的话题。作为资本市场的研究者,“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是让我很感兴趣、也觉得比较亮眼的一点。另一个就是财政政策中特别提到的,从今年开始要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且今年就下发1万亿的工作任务,由于此次国债发行兼具超长期和大规模的特性,对经济应该会具有很大的刺激和支撑作用。

此外,报告还提到了一点,就是“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除了要不断丰富宏观政策调控的工具箱以外,这些政策工具的使用也要落到实处,对此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尺,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以前,我们会更多强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但是在对政策进行“后评估”,即怎么跟踪政策效果、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方面,往往强调得相对弱一些。因此今年报告中专门提到加强对政策的跟踪和评估工作,是我认为比较亮眼的地方。报告所指出的评估标准也非常明确,就是以政策的对象——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重要标志,这一点在我看来也是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体现。

从制定落实到效果评估,再到调整和完善,整个政策的施行流程就形成了一个体系化的良性循环。评估体系的纳入让我们可以对政策的展开效果更好地进行把控,同时也会推动我们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环节就考虑得更加周全。

(作者:黎雨辰 编辑:姜诗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