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对话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今年实际赤字规模将扩大,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及产业突围必然选择

21对话胡慧茵 2024-03-12 15:09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科技、产业突围的必然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和3%的赤字率,同时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等新的提法,引起市场和社会热议。

“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首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近日,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加速布局,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另一方面,美西方持续对我国相关产业施加限制,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科技、产业突围的必然选择。他表示,未来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变化将体现在基础科研布局加速、数据要素日趋规范、创业投资高速发展三个层面。

此外,罗志恒还观察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新变化,包括我国将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等。

在他看来,财政政策的基调是既要发力用好财政空间,兼顾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性,还要谋划长远要推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支持。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经济增长目标释放稳增长信号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您如何看待这一增速预期?主要释放怎样的信号?

罗志恒: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符合市场对于稳增长的预期,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政策取向。将经济增速目标维持在2023年“5%左右”的水平,释放了稳增长的明确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预期和信心。2024年是疫后的第二年,疤痕效应逐渐消退,要抓住扩大总需求、放松供给约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地方政府活力,稳住房地产这几个关键。

当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同时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二是部分行业存在重复布局和内卷式竞争,出现产能过剩;三是物价水平低位运行,尤其是PPI降幅较大,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债务负担加重、投资意愿降低、财政收入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5%左右的目标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持续优化的房地产政策。我相信,在各部门政策更加协同以及增强一致性取向的基础上,今年能够实现这样的经济目标。

全面客观看待赤字率

《21世纪》:经济目标需要财政和货币等政策支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这说明什么?您如何看待增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部署?

罗志恒:今年财政政策的基调延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财政政策基调大致相当,既要发力,用好财政空间,更要优化政策组合、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把钱花好,兼顾力度和效率效果,兼顾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性;并谋划长远要推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支持。

2024年赤字率保持在3%,但赤字规模有所增加,首次突破4万亿元。单纯看赤字率本身意义不大,因为我国赤字率口径偏小,仅涵盖一般公共预算,不足以判断我国财政政策力度。财政赤字率数值本身不是个真问题,真问题是两个:财政支出力度有多大;有哪些政策工具组合。财政赤字率维持不变,但通过专项债、特别国债、其他调入资金等扩大支出具有同扩大赤字率一样的效果。比如1万亿元的超长期建设国债就相当于增加赤字率0.7个百分点;比如专项债3.9万亿元相当于增加赤字率2.9个百分点。如果将这三者加总计算,实际赤字水平已经达到6.6%的水平,高于去年的6.1%(赤字与专项债之和除以GDP),力度是不小的,是符合当前形势需要的,不能根据3%本身来得出财政不积极的判断。

再看绝对规模。赤字、专项债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合计8.96万亿元,超过去年赤字与专项债的7.68万亿元,也超过去年赤字、专项债与特别国债之和的8.68万亿元。考虑到去年四季度发行的1万亿用于减灾防灾建设的特别国债,将主要在今年使用,今年的财政实际支出力度将明显增强,而且更加强调优化政策组合和支出效率,稳妥以及标本兼治化解债务风险,长期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21世纪》:刚刚您提到超长期特别国债,这对于今年财政的积极程度有很大作用,未来几年也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这种安排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罗志恒: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有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是有利于扩大总需求,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第二是优化供给结构,形成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项目,能够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第三,超长期国债发行优化了债务结构,降低了债务风险。中央发债相对地方而言成本更低、周期更长,超长期特别国债形成了优质资产,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地方加杆杆导致的风险,为地方财政腾出了空间。第四,未来几年也将继续发行,这就稳定了大家对于未来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讨论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相对偏中长期的问题。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什么?为何要做这种改革呢?要实现什么目标?

罗志恒: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下阶段的重要任务,既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财政运行紧平衡的问题,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财税制度支持。分税制改革实施已30年,有必要进一步将改革进行到底。

1994年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一是集中了中央财力,有力地提高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二是建立了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有效地降低了区域财力差距,助力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配套的税收制度改革等理顺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维护了统一大市场,避免了区域分割;四是初步理顺了中央和地方关系,稳定了中央和地方的预期,从形形色色的包干制进入到稳定的中央地方关系阶段。

但是,当前仍然存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和边界不清、财力不够协调、转移支付不规范、省以下财政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有必要在未来改革中进一步解决。

可以预期,未来要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界定政府规模,避免政府支出责任持续扩张;中央上收部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减轻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支出负担;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改革消费税、完善增值税;强化财政资源的统筹,提高预算管理完整性;不断规范转移支付尤其是共同事权转移支付等。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及产业突围必然选择

《21世纪》:今年“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期,不少地方抢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机遇,您如何看待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罗志恒: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科技、产业突围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加速布局,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另一方面,美西方持续对我国相关产业施加限制。美国围绕5G、6G、人工智能、量子、半导体等战略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尖端技术发展、阻断科技交流的遏制做法。

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紧密关联,需处理好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关系。例如,汽车制造业属于典型的传统产业,但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进程加速,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与日俱增,已成为扩大内需的“富矿”。

新质生产力形成离不开要素支撑,核心变化将体现在基础科研布局加速、数据要素日趋规范、创业投资高速发展三个层面。

因此,国家层面将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加快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未来,数据产权、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将加快完善,包括推进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格式、接口、存储等软硬件通用标准等;完善数据产权登记制度等。另外,传统的财政资金很难适配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诉求,而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稳定的长期资金,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可预期,2024年对于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提振消费需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您认为在统筹消费和投资方面有何发力点?

罗志恒:在外需市场不稳定不确定的背景下,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深度释放内需动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刺激消费需要解决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和消费意愿不强这两个关键问题。

尤其在居民信心不足情况下,对中低收入人群发放现金补贴有利于提高消费能力;通过财政支出结构向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公共消费领域倾斜,有利于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中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不振的问题,需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引导中长期消费升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着力。从消费类别来看,一是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二是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从存量中挖掘增量。

在投资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要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而不是盲目上项目、片面追求GDP“量”的增长。具体来看,首先要发挥好政府投资,项目上,重点投向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民生补短板、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领域。其次,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进一步拆除不合理的准入限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更多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让民间投资愿投、敢投、能投。

消费和投资是相互关联的,有效投资和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都是扩大内需的抓手。投资活动在短期形成经济需求,但在中长期会形成经济供给,优化供给结构,最终服务于消费;而且投资活动中的从业人员的收入将带动消费增长,从而再次带动投资。终端消费需求上升有利于提高制造业投资等,而高质量的投资形成高质量的供给,有利于促进消费的释放。


(作者:胡慧茵 编辑:李莹亮)

胡慧茵向TA提问

21世纪经济报道海外部记者

长期关注日韩和东南亚等区域的热点时事动态,掌握海外市场一手资讯。邮箱huhy@21jingji.com,欢迎交流及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