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有色集团董事长奚正平:强链、补链、延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玉敏,董鹏 北京、成都
2024-03-14 16: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玉敏、董鹏  北京、成都报道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消费市场,并且拥有非常可观的冶炼产能。

但面临着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低端产能过剩风险,以及加工费走低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等诸多现实问题。

奚正平,既是一位在有色行业耕耘近三十年的“老兵”,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董事长。

实践出真知。对于国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同样有着清晰的判断和认知。近期全国两会期间,围绕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等话题,奚正平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在他看来,虽然有色金属的整体产量无法与黑色金属相比,但是有色行业的品种、牌号更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材料,和国防军工的支撑材料,有色金属材料所取得的每一次进步和突破都会带来相关行业的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材料,材料是基础。”奚正平指出,但是当我们准备发展一个新的产业时,往往会发现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短板或缺项,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着重注意产业链的匹配问题,强链、补链和延链。

《21世纪》:国内很多有色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产能调控方面有何建议?

奚正平:与黑色金属相比,有色金属的单位价值更高,所以此前企业“上规模”的冲动是比较大的。

目前,我国铜行业的冶炼能力占全球的50%以上,未来两年还有400万吨的增长。但是,国内的原料保有量只有10%左右,大量的原料从海外进口,原料的供应增长已经赶不上冶炼能力的增速,导致铜企加工费的快速下降。

前几年,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随后国家出台了控制铝冶炼产能的措施,使得企业要么选择技术升级、要么进行产能置换,所以现在铝行业就处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所以,今年我也建议,铜行业也可以参照铝行业的经验,通过总量控制和对原有冶炼能力的提升和改造,来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1世纪》:传统产能的改造升级,实际操作性、效果怎么样?在这方面,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进行哪些实践?

奚正平:近年来我国铜的冶炼工艺技术、装备整体跨入世界先进水平,冶炼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推进。

我们中国有色集团做了两个试验性的工作,一个是中色大冶公司建立了全球最先进的40万吨冶炼项目,其污染物排放只有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左右,是一个标杆项目。

另一个就是对30万吨老的冶炼厂,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装备和数智化改造。通过两年攻关,最终老厂无论是产品品质,还是污染物的排放都达到了与新厂一样的水平。

所以我认为,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大有可为。

《21世纪》:结合公司的自身实践来看,传统产能改造升级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整体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去进行?

奚正平:大规模的设备更新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改造传统制造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设备替代,而是要把新设备、智能化应用,本行业的先进技术的进行集成、同步改造,这才能实现质的变化。

如果不能将新技术、新设备和行业先进技术“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很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

有色金属在冶炼的过程中的环保压力比较大,固、气、液都会产生污染,但通过“三位一体”的改造可帮助企业实现了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升级。

《21世纪》:未来有色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什么样的?

奚正平:有色金属矿石很多都是伴生矿,这其中就涉及一个提纯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方向高纯化。等到纯度达到后,因为一些金属特性又会变得比较软、比较脆,不利于加工,这时候就需要加入一些其他金属元素,这是第二个合金化,其他还包括了复合化、微细化、大型化、高性能化等发展方向。

发展新质生产力,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材料,材料是基础。我们集团生产的一种金属铌超导材料,应用到粒子加速器里面,占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什么能占这么高?

就是从冶炼开始,我们一步步控制他的纯度。就当前这个细分行业,不是别人卡了我们的脖子了,是我们能够卡了别人的脖子。

很多地方也在做相似的工作,但是因为他们的产业链不完全,所以无论怎么做,也很难达到不到我们这样的一个纯度和精度。

《21世纪》:如何看待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有色企业在这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奚正平:当我们准备发展一项新的产业时,总会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企业不要一拥而上,盲目追求、攀比,关键需要注意产业链匹配的问题,应该关注强链、补链、延链的问题。这其中还涉及很多交叉科学,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

至于技术创新,则需要有一定的包容政策,允许试错。科技人员有顾虑,组织实施的人有顾虑,决策层也有顾虑,所以这里还涉及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改革的问题。

同时,切忌急于求成。就像前面提到的金属铌超导材料,那是60年的技术不断累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信息化确实可以加速这个进程,但是没有长期积累无法达成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应用场景的提供,这一点非常重要。

(作者:李玉敏,董鹏 编辑:视频编辑,实习生刘宇森)

李玉敏向TA提问

资深记者

专注于深度调查和金融风险领域报道。

董鹏向TA提问

财经版记者

常驻成都,前期货“红马甲”,跟踪衍生品市场、周期类上市公司。邮箱:dongpeng@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