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总裁:中国仍将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事实证明,全球经济在遭遇过去几年的冲击时具有非同寻常的韧性。这种韧性主要源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拥有稳健的宏观经济基本面,以及消费者和政府支出强劲。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定,供应链也已恢复正常。”
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论坛上发表上述观点,她还指出,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超过3%。
此前,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基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充满韧性,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1%。亚洲新兴经济体今年的整体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5.2%,比去年10月的预测提高0.4个百分点。该组织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为4.6%,较2023年10月的预测上调了0.4个百分点。
但格奥尔基耶娃指出,放眼中期,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处在3%上下。如果以历史标准为参照,这样的增长速度是疲软乏力的,因为在新冠疫情前的十年里,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8%。“生产率增长缓慢、债务水平高企的状况给所有国家,尤其是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了挑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了贸易和资本流动,而贸易和资本流动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但她强调,好消息是,数字化变革和绿色转型为促进生产率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了机遇。深化结构性改革可以改善创业条件、促进创新,并提高经济表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谈及中国的经济前景,她表示,新冠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在2023年出现了强劲的反弹,增长率超过5%。从中期来看,中国仍将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虽然生产率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经济增长,但是也存在巨大的机遇。
根据IMF的分析,如果中国能够实施全面的一揽子市场化改革,那么其经济增长速度会比在维持现状的情景下快得多。由此带来的额外经济增长能够使实体经济在未来15年扩大20%——按照目前的标准,这相当于给中国经济新增了3.5万亿美元。
她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准备就绪程度方面走在了新兴经济体的前列,发达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其提供了领先一步的优势。制定健全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加强与其他创新型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都将有助于中国全力前进。
同时,她还指出中国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在部署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绿色出行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对于化解全球气候危机而言不可或缺。
她强调,对中国来说,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是正确的路径选择。“高质量增长的一个关键特征是需要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国内消费。这一点有赖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的消费力。”
至于如何进一步刺激中国国内消费,她指出,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的人口数量为世界之最。然而,目前仍然有空间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福利水平——比如,以财政上负责任的方式强化养老金制度。
另外,她表示, 消费还有赖于收入增长,而收入增长又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生产率。若实施改善营商环境、确保为私人企业提供与国有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的条件等改革,将改善资本配置。若投资发展人力资本(教育、终身培训和技能重塑)和优质医疗保健,将产生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
(作者:郑青亭 编辑:李莹亮)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