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中央银行要统筹好“多目标” ,人才决定国际金融制度的主导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唐婧,李愿 北京报道
2024-04-19 20:2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李愿 北京报道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的竞争本质上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系统所有的制度、规范、标准和规则等都是金融人才专业性作用发挥的结果。以金融人才队伍为支撑、以拥有制度性话语权为代表的金融制度主导权是金融强国的重要特征。”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何德旭直言,尽管我国金融从业者队伍受教育程度、业务技术水平、专业能力素养等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具备金融、产业和科技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既了解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和金融专业领军人才仍然相对不足。因此要下大力气建设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作为一名智库学者,何德旭长期研究宏观经济、金融理论等问题且成果丰硕,并于近期出版了《金融高质量发展——具体内涵和实践路径》一书,助力外界更好理解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专访中,何德旭还对金融强国的六大核心要素进行了深入阐述,就如何打造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和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分享了他的深入思考。

人民币国际地位要稳步提升 

《21世纪》:强大的货币被列为金融强国第一大要素,请问强大的货币应该有哪些特征?人民币要成为“强大的货币”该如何精准发力?

何德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货币主权信用强、国际地位高、购买力稳定是一个国家在全球化潮流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障,也是影响其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强弱,很大程度体现在主权信用的高低和主权货币使用程度的大小。

近年来,我国注重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着力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以及人民币互换协议三大重点工作,努力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功能。人民币于2016年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并成为第三大货币,但从总体上看,人民币业务国际化水平仍然较低,国际使用程度较弱,国际货币功能较为有限。

在国际支付系统中,2023年末,美元、欧元和英镑的国际支付占比分别为47.54%、22.41%和6.92%,人民币提高至第4位,占比为4.14%。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货币结构中,2022年三季度末,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资产占比分别为58.4%、20.5%、5.5%和5.0%,人民币位列第5位,为2.7%。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尚不匹配。

因此,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做强主权货币。

一是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有效性和韧性水平,保持人民币币值和汇率的相对稳定。

二是要强化人民币与贸易、投资和产业链的关联性,着力提升跨境交易、贸易融资、外商直接投资或海外直接投资等领域的服务水平,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的优化升级。

三是要以需求为支撑、以市场化为基本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优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着力优化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境内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金融资产供给等环节。

央行天然肩负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21世纪》: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强大的中央银行,请问强大的中央银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何德旭: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神经中枢”,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独具货币发行权,履行宏观金融调控职能,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一方面,币值稳定是强大中央银行的基本标志。作为现代金融体系核心的中央银行负责调控货币总闸门,一般承担着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双重职能。管住货币总闸门,确保物价稳定和币值稳定是强大中央银行的基本任务,也是强大货币的基础支撑。

另一方面,宏观审慎管理是现代中央银行的重大任务。就现实而言,中央银行职能的“初衷”就是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应对重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定。也可以说,央行天然肩负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必须有效应对和处置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以及复杂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出现的风险。

总体而言,统筹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多目标”,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意味着中央银行既要坚守货币政策基础框架、强化金融稳定职能、健全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稳定职能的链接机制,又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而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尤为重要。一方面,金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金融基础设施、政策独立性、资产安全等相关威胁在开放条件下尤为显著;另一方面,全球市场融合和金融资源跨境流动伴随着风险传染性,金融系统的潜在脆弱性加剧,危机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明显。

因此,强大的中央银行还要能够提供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制度保障,掌握充足的资源储备和强大的政策能力,从而妥善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确保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实施。

推动金融机构由“大”变“强”

《21世纪》:“强大的金融机构”的内涵是什么?目前我们还存在哪些差距,对应短板又该如何补齐?

何德旭:强大的金融机构是指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资产规模、业务经营、服务能力、质量结构、区域布局、风险管理、盈利水平、国际影响等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从全球金融发展史来看,金融强国无不拥有强大的金融机构。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强国建设需要一个能够迅速、高效、可控地进行期限转换、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和风险转换的金融机构体系与之相匹配。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构建起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租赁、资管等领域,种类齐全、分工协作、竞争充分、功能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超过450万亿元。而以商业银行机构为核心、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的金融机构体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当前,我国4000多家银行机构构成了全球第一大银行业,2023年末银行业资产规模达到近420万亿元。2023年11月金融稳定委员会公布的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位列其中。

然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例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够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风险隐患较大,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弱等。

从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需要出发,必须打造强大的金融机构。一是要找准定位,不断优化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路径,完善和拓展功能;二是要完善公司治理,实现稳健经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三是要深化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增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国际化水平;四是要培育更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勇于创新的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切实推动金融机构由“大”变“强”。 

树立强大的金融体系定价权

《21世纪》: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对于两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您有何建议?

何德旭:金融市场齐全、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金融监管灵活高效、对周边地区甚至全球具有金融辐射影响力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通常具有强大的金融体系定价权,特别是国际市场定价能力和交易权要强。国际经验表明,金融强国及其国际金融中心往往具备强大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和金融产品定价权。

近年来,上海扎实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正在迈向全面增强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新阶段。未来,上海需要持续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不断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

一是增强现有金融要素市场功能,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重大平台建设;二是集聚各类中外资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加快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三是继续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在金融服务“走出去”和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坚持需求导向,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不断提升服务贸易投资的水平;四是更好地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营造宽松稳定的金融运行环境;五是加强金融法治、信用、人才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而香港具有重要的制度优势和特殊的链接功能。要鼓励、支持和促进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要强化香港连接内地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提升香港区域化和国际化水平。

二是要继续打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通的渠道,整合人民币跨境清算通道,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效率,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离岸国债发行与交易、人民币资产管理产品等领域加力提效。

三是持续优化香港金融制度,强化外部链接功能,引导和激励香港监管当局进一步激发监管活力和加大创新力度,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监管环境,增强吸引力,提升国际投资者对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香港金融稳定,进一步提高香港金融市场体系的弹性和韧性。 

构建公正、统一、规范的金融监管体制

《21世纪》:强大的金融监管被列为金融强国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如何构筑一个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何德旭:强大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强国建设的有力保障,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公正、统一、规范的金融监管体制下,维护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以及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我国需要构建一个与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相匹配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一是要强化机构监管,也就是按照不同机构来划分监管对象,分别由不同的金融监管部门对不同的金融活动和金融业务进行监管。这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监管,避免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减少监管资源的浪费,降低监管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监管功效。

二是要强化行为监管,即通过特定的机构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某种限制或规定,这也是关于金融产品交易者以及市场交易方面的政府规制。行为监管与审慎监管相对应,更强调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检查、处罚,更注重保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强化行为监管可以更好地发挥监管问责的作用,对违法乱纪的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树立金融监管威信,在金融监管领域正风肃纪。

三是要强化功能监管,也就是根据金融产品的性质及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设计金融监管方式和方法,以商业行为来判断监管边界。强化功能监管可以做到金融监管标准的公正统一,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的公平性,减少监管套利行为。 

四是要强化穿透式监管,就是监督金融市场中的所有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穿透金融市场的各个层面,以确保市场的公平、透明和合规运作。“穿透式监管”可以分为两大类:对投资者的“穿透”,也就是在由监管失效造成多层嵌套的情况下,穿透识别最终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对产品的“穿透”,也就是从监管比例、投资范围、风险计提等角度穿透识别最终投资标的资产是否合格。

五是要强化持续监管,注重监管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关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保证金融市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一方面,要加强金融监管政策的稳定性,在政策实施上保持金融监管的持续性;另一方面,要注重金融监管行为的连续性,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传递明确的政策和监管预期,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的成效。

提升金融从业者队伍的综合素质

《21世纪》: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质?目前我国金融从业者队伍还存在哪些不足,又该如何改善?

何德旭: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的竞争本质上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系统所有的制度、规范、标准和规则等都是金融人才专业性作用发挥的结果。只有拥有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才能拥有金融制度的主导权,尤其对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制度、规则、标准进行制定或者是“立法”的权力。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以金融人才队伍为支撑、以拥有制度性话语权为代表的金融制度主导权是金融强国的重要特征。

然而,尽管我国金融从业者队伍受教育程度、业务技术水平、专业能力素养等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具备金融、产业和科技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既了解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和金融专业领军人才仍然相对不足。

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建设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一是树立金融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努力探索培育培养金融人才队伍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手段。二是完善金融人才培育政策体系,健全教育培训、评价筛选、激励约束、服务保障等机制,优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环境,激发金融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三是在培养更多复合型金融人才上下功夫,造就一支规模宏大、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金融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全面的金融领域专业知识,也要了解经济社会科技等其他领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

(作者:唐婧,李愿 编辑:包芳鸣)

唐婧

记者

金融版记者,重点报道银行、外汇和衍生品领域。欢迎沟通、交流,微信:foreverbonheur

李愿向作者提问

记者

金融版记者,重点报道监管、银行业新闻,欢迎沟通、交流,微信:liyuan2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