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揽子就业政策印发:合并实施吸纳就业补贴和扩岗补助

创新教育王峰 2024-06-20 15:3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又到就业关键期,备受求职者、招聘企事业单位关注的促就业政策近日下发,其中包括不少“真金白银”的激励机制。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11条稳就业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这些举措包括:整合优化吸纳就业补贴和扩岗补助政策、延续实施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实施先进制造业青年就业行动、鼓励引导基层一线就业、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大规模组织招聘对接服务、强化青年求职能力训练和学徒培训、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实施就业困难青年专项帮扶行动、高效办成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加强就业权益维护等。

相比于往年政策,这些举措有延续、有调整、有新增,体现了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政策制定的针对性。

一揽子政策持续发挥效应

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今年5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4.2%,环比上个月下降0.5个百分点,已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在6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说,稳就业、促就业等一揽子政策持续发挥效应,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

6月18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副司长吴爱华接受新华网专访时介绍,从已经落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就业进展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还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

《通知》提出的11条举措,就是因应当前的就业形势所做的针对性部署。

市场化就业是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主渠道。

“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创造能力,是岗位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经济部门。但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民营企业活力不足,岗位创造能力下降。”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欧阳俊说。

对此,我国近年来对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两项政策覆盖重点人群和申领时间上基本重合,资金分别来自失业保险基金、就业补助资金,但不可重复领取。

比如,2023年,上海、重庆规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的标准为2000元/人,江苏、江西等地规定标准为1500元/人,北京、天津等规定标准为1000元/人;河北、山东、福建、湖南、四川、陕西、青海等地区一次性扩岗补助标准为1500元/人,北京、天津、广东、安徽等地区补助标准为1000元/人。

今年,《通知》提出,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的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也就是说,《通知》提高了一些地方的补助标准,有利于企业加大招聘力度。

但欧阳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除了给民营企业直接发放补贴,还应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破除不合理的招投标限制,消除制度性歧视,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拓展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国有企业也提供了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通知》提出,延续实施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

对按照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难以满足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的国有企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或其他企业主管部门同意,统筹考虑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人数、自然减员情况和现有职工工资水平等因素,可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核增部分据实计入工资总额并作为下一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基数。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而非像以往一样,只设定一年的期限。这有利于加强企业扩大招聘的预期。

同样,《通知》提出继续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2024年起,每年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政策也是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加强了见习岗位提供单位的预期。

实施先进制造业青年就业行动

与去年相比,《通知》提出了一些新举措,扩大了就业岗位范围。

第一,实施先进制造业青年就业行动。《通知》提出,开展先进制造业职业体验活动,组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参观企业园区、车间厂房,感受工作氛围,增强职业认知。指定人社服务专员归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岗位,依托就业信息资源库和招聘平台,加强数据比对,促进高效匹配,并打包办理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和助力人才发展系列政策。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赋予相关企业高层次人才举荐权,推动具备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刘爱华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下阶段,在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创造更多新行业和新岗位,就业空间持续拓展。

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领域。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的就业绿牌本科专业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

这些就业绿牌专业均属于工学门类,且很多与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相关。

欧阳俊认为,要依托国家战略和地方实际,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中开拓新的就业空间,也要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稳住就业基本盘。

第二,加大激励力度,鼓励引导基层一线就业。《通知》提出,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统筹推动其他基层服务项目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适当扩大招募规模。

吴爱华介绍,今年基层的项目包括“三支一扶”、特岗计划,还有西部计划、乡村医生计划等。这些计划大概招录15万人,目前还在招录过程当中,我们也鼓励高校毕业生更多地关注这些项目。

《通知》提出,对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提前转正定级等政策,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以往,享受这些激励政策的基层就业毕业生,特指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年扩大了基层的范围,鼓励基层就业的力度更大。

“针对还没有落实去向的学生,(高校要)根据他们的意愿或者带着他们去走访企业,去了解未来产业发展的情况,为他们拓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吴爱华说。

(作者:王峰 编辑:周上祺)

王峰向TA提问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