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行长刘金:稳步扩大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从制度型开放入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杨希 北京报道
2024-06-20 17: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6月20日,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出席2024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刘金表示当前在华外资银行机构经营稳健,资产和盈利不断增长,充分展现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效。下一步,稳步扩大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从制度型开放入手。刘金具体谈到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到中国展业兴业。刘金表示,当前中国已经推出很多务实措施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比如畅通外企数据跨境流动,支持外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多的自主权。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到中国扩大投资的意愿持续提升。

二是以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为载体,推进上海在制度型开放上先行先试。“上海自贸试验区已经成立十多年了,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是改革开放真正的试验田。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赋予自贸区更多改革创新的自主权,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刘金认为,要提高相关制度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全球要素资源向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聚集。

三是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增强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防控能力。刘金指出,风险防控能力是金融机构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金融安全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像中国银行这样国际化、全球化程度较高、特点更鲜明的银行,更要遵守国际惯例,做好反洗钱和制裁合规方面的相关工作。

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刘金表示,在“引进来”方面,扩大市场准入的同时,同时要全面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机构来说,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使得监管能力和内控合规的能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随时相匹配,切实防范国际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在“走出去”方面,随着金融机构海外业务的拓展,关注跨境投融资渠道潜在的风险传导,强化对海外业务风险的管理,不断提高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风险的应对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交流环节,刘金进一步谈到,中国银行在64个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中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在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有分行或者子行,这是“开放的状态”。同时,中国的监管机构也展现了“开放的姿态”,金融监管总局会定期组织国际监管联席会议,请世界各国的监管局、监管机构到中国来,为金融机构在境外经营提出监管建议、监管要求。双向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作者:杨希 编辑:张华曦)

杨希向TA提问

记者兼研究员

记者兼研究员,联系方式:yangxi@sf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