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村新粤章丨佛山集体经济“亿元村”样本:一条村靠什么建成五大商业体?

大湾区观察赵晓晨 2024-07-18 13:27

创新性进行土地整合和资产盘活,持续打好“生态宜居、产业重塑、文化润人”三张王牌。

【开栏的话】

当前,广东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对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有着“小切口”带动“大变化”的效用。对此,广东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着力提升乡村颜值和内涵,‌增强乡村发展实力,‌力图让人居环境靓起来、‌乡村治理强起来、‌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即日起,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推出《文明乡村新粤章》专题报道,‌刻录“百千万工程”中的生动故事、文明细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彭梓颖 佛山报道

上个周末,佛山又添一个新商业打卡地标——佛山金铂中心刚试营业就吸引大量顾客,停车场爆满,超市内人流如织,结账区排起了长队。

实际上,这里五年前还是一片老旧的工业区,而今已是拥有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和17.6万平方米购物中心的超大型商业综合体。其所在的石(石肯)社区去年也实现了1.87亿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成为一个拥有5大商业体的“亿元村”。

当前,广东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佛山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重要抓手,石(石肯)社区无疑是其中一个成功的样本。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关键密码在于把握住实施“百千万工程”机遇,创新性进行土地整合和资产盘活,持续打好“生态宜居、产业重塑、文化润人”三张王牌,其经验或可为其他村居所借鉴。

(佛山金铂商业中心。社区供图)

佛山最大商业体

鸟瞰桂城街道,在季华路和桂澜路附近,超过10家购物中心星罗棋布,而佛山金铂中心的开业即迎来汹涌人潮,与其所在地的黄金区位密不可分。

石(石肯)社区位于桂城街道的西南部,占地4.3平方公里,下辖共5个经济社,季华路、南海大道、桂澜路等主要交通干线贯穿其中,为社区带来了黄金地理优势,也扩充了商业发展的空间。

佛山金铂中心前身是黄柏围工业区,是石(石肯)社区内众多低矮杂乱的工业厂房聚集地之一。借助城市更新改造的机遇,桂城街道和石(石肯)社区陆陆续续拆除了1000多亩低产值、高风险老旧厂房,并集约下辖的经济社用地,整合碎片化用地资源,积极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使得传统集体经济转型,激发集体资产更大活力。

(原“黄柏围”工业区周边低矮、残旧厂房。社区供图)

在房地产迅猛发展的时期,曾任石(石肯)社区书记的桂城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缪希源说,当时大多村民的想法都是卖地做房地产,“集体经济发展必须是长期且可持续的,所以我们顶住压力,坚决不做房地产,必须做商业”。

为了将宝贵的土地资源留给能创造足够经济价值的项目,石(石肯)社区采取联动改造的模式,将住宅用地与商业用地进行联动改造,才成功招引投资超10亿元的金铂商业中心项目。石(石肯)社区党委书记伦耀波回忆,在项目推进初期只有三成的村民赞成,开了许多场解释会后,持赞成意见的村民达到七八成,“我们坚持长远规划,虽然在卖地和租地之间村民意见不一,但我们通过100多个日夜的入户走访和动员解释,最终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佛山金铂中心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体现在其商业价值上,更在于它为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原本每年500万元的集体租金收入,现在已经增长到了2000万元。这一成就,是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城市更新改造成果的生动体现。

除了佛山金铂中心,石(石肯)社区目前已经建成顺联公园里、大正小成、佰围商业中心、奥骏商业综合体等商业综合体,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其中,金铂商业中心未来预计提供约1万个就业岗位,围绕金铂中心、奥骏商业周边约200亩地块集体年租金收入超6000万元/年。

在农村新型经济模式的探索上,石(石肯)社区还灵活管理,有效盘活了夜市经济。比如,佰围市场在早上6点至晚上7点期间,将固定商铺门前的露天场地作为停车场使用,既满足了日间居民的停车需求,也为夜间经济的开展预留了空间。到了晚上7点至凌晨4点,这里则变身为热闹的夜市。

一位大排档路边摊主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尽管每天的摆摊租位费大约为200元,但宵夜摊位的需求量极大,一位难求。市场的交通高峰期从傍晚开始直至晚上九点期间,社区会严格管理商贩的摆卖,九点过后会放开流动,商贩摆卖也不收取租金,人流能从早上七点持续到凌晨2-3点。

统计显示,2023年石(石肯)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87亿元,人均分红为8800元/人,创造税收接近900万元。社区党委书记伦耀波有信心,2025年将能实现“2亿元村”目标。

解决历史难题

凭借着改革开放以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南海区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已积累至近600亿元,222个涉农村居中平均每5个村就有1个“亿元村”,过去5年新增10个“亿元村”。这些“亿元村”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径上也涌现出诸多创新举措。

比如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创新性采用了“国有+集体”、“社区+产业”、“出让+出租”的混合开发模式,通过整合625亩土地,联合多方投资超过100亿元打造了“爱车小镇”汽车文化产业项目。村集体的年租金收入从1200万元激增至5000多万元。

里水镇河村社区运用集体自有资金投入、延长租期改造、毛地入市引入第三方等多种改造模式,推动村级工业园的升级,在2023年实现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56亿元,人均股红分配达到1.6万元。

不过,涉农村居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主要矛盾。去年,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针对南海区村居集体经济的一项调研就显示,历史遗留问题在多个农村社区中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

以桂城街道凤鸣社区为例,北部地区土地归属复杂,涉及九江镇沙口社区的非承包地和公资办土地,使得项目改造开发难以推进;西樵镇西岸社区的多个旅游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和矛盾纠纷等问题,项目进展受阻。

不难看出,发展集体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管理和资源配置,同时还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释放发展潜力。石(石肯)社区的经验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佛山金铂中心所在的土地权属涉及经联社和四个经济社,平衡各方利益是一项挑战。“我们采取土地整合的方式,按照比例共同出租土地,并根据整体收入进行分配。”伦耀波介绍,社区创新采取了“按份额共有”的分配整合方式对外出租土地,成为桂城街道首个实施这种模式的社区。

2023年,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全面启用网上交易,石(石肯)社区顺势而行,通过物业补偿方式来解决村集体土地地上附着物归属问题。

整合土地资源和吸引投资之后,社区面临的下一个挑战是如何激发商业活力。商业兴旺,无疑要靠人流量支撑。社区选择采取人居环境整治、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加强社区基层治理等“组合拳”来吸引中高收入群体集聚。

比如,拆除老旧商铺和厂房,改造成停车场,成功吸引“有车一族”来社区租房,带动了社区消费和租金收入的提升,形成了良性互动。近五年来,石(石肯)社区的停车位数量增加2000多个,同时吸引了约3000名高素质外来人口常驻。据统计,该社区目前有常住人口37402人,其中非户籍常住人口占比近66%。

此外,社区投入约5000万元,推动了30多个人居环境整治和道路改造项目,实现了从烂地到花海、从旧屋到新貌的转变。

这样的思路正在被借鉴。今年上半年,南海印发了《关于推进南海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深入实施农村职业经理人制度、“分润模式”等举措,以市场化手段盘活集体经济,力争到2027年培育70条“亿元村”。

(作者:赵晓晨 编辑:吴蓉)

赵晓晨

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常驻佛山,长期关注外贸、区域产业、消费领域,欢迎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