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新冠感染显著增多,是否存在夏冬季感染高峰相接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李佳英 广州报道
近期,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言称“又新冠阳了”。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巴黎奥运会期间运动员感染激增发出警示,中国疾控中心透露我国新冠阳性率显著上升,特别是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连续两月攀升。
在地方层面,广东省疾控局透露7月份新冠病毒感染发病人数相较于6月份激增了一万余例。种种因素叠加,8月12日,“新冠”冲上热搜。
在此背景下,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流感病毒不同,气候对新冠病毒传播的影响较小,无明显季节性差异。新冠病毒的传播主要与人群的免疫力、人员的聚集、社交距离的保持、个人防护措施的实施等因素相关。”
也有不具名临床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根据观察,本次出现大规模感染高峰的可能性存在但相对有限,公众不必过度恐慌。鉴于多数人群已历经不同轮次的感染,体内可能已建立起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或交叉免疫。
此外,资本市场的反应也颇为敏锐,今日新冠防治概念股活跃,新冠药、检测概念股震荡拉升。其中,达安基因涨停,迈克生物涨超10%。
夏季新冠感染增多,无明显季节性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警告,巴黎奥运会期间,至少有40名运动员的新冠病毒和其它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国际社会应关注夏季新冠感染异常增多情况。
与此同时,我国新冠阳性率也有所上升。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7月1日至7月7日期间的8.9%攀升至7月22日至7月28日期间的18.7%,显示出持续增强的感染态势。回顾6月份,该阳性率仅在6.2%至7.2%之间小幅波动。或许,这也标志着连续两个月以来,流感样病例中的新冠病毒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
此外,地方疾控中心披露的数据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全国性的增长趋势。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广东省内的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在6月份为8246例,而到了7月份则激增至18384例,单月增幅超过1万例,凸显了疫情在局部地区的扩散。
这一变化也在部分医院有所体现,卢洪洲透露:“根据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监测及数据统计结果,新冠阳性率有所上升,占发热病人的20%左右。目前,就诊的新冠患者症状表现不一,多数症状相对较轻,常见症状包括嗓子痛、发热、咳嗽、乏力等,但也有少数患者症状稍重,约10%需要住院,都是年龄较大、合并其它基础疾病的患者。”
上述专家剖析并指出当前感染数量显著攀升的两大原因:“首要原因可归结为前一轮感染高峰距今已逾半年,此间,先期康复者体内的抗体效力逐渐衰退,对新变异毒株的防御屏障趋于薄弱,导致再次感染的风险增加。其次,当前正值暑期,人群流动性与聚集性活动显著增加,无形中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与机会,进而触发了当前这一波感染小高峰的涌现。”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此前披露的数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热门诊(诊室)诊疗量在秋冬季节的月内高点分别是2023年11月27日的33.8万,2023年12月28日的36.0万,2024年1月1日的34.7万和2024年2月19日的21.1万。对比来看,2024年6月仍在10.0万至13.2万之间波动,7月则是从12.5万小幅波动下降至9.2万,尚未达到我国秋冬季发热门诊诊疗量高峰。
当前正值夏季,公众普遍担忧,若疫情呈现阶段性增长态势,是否可能紧接着迎来秋冬季的感染高峰。
该专家回应称:“这种担忧并非无据可依,因为该病毒似乎展现出比以往毒株更强的耐高温特性,尽管这一观察结果尚需基础研究的进一步验证与明确。冬季历来是重点防护时期,确实存在再次出现新冠感染高峰的可能性,值得保持警惕。”
是否新冠病毒感染存在季节性差异?卢洪洲指出,与流感病毒不同,气候对新冠病毒传播的影响较小,无明显季节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高温容易导致人体疲劳、脱水和免疫力下降,从而可能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此外,高温天气还可能削弱公众佩戴口罩的自觉性,无形中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XDV变异株占比上升,专家有哪些建议?
自疫情暴发以来,新的突变株不断涌现,其中一些如Delta和Omicron等毒株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播,Omicron的EG.5、JN.1、XDV分支更是不断出现。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变异株变化趋势,2024年6月1日至6月30日,国内主要流行株已经是JN.1系列变异株。2024年7月期间的主要流行新冠病毒变异株为JN.1和XDV,其中XDV变异株是新冠病毒JN.1变异株的一个亚支系列。从报告数据来看,其中新冠病毒变异株XDV占比呈上升趋势。
卢洪洲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新变异株的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与JN.1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最近的研究显示目前的疫苗组分结合Omicron突变株的感染史,能够有效激发针对Omicron不同突变株的广谱和高效的抗体反应,为机体提供更好的保护。
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为最高危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对此,上述临床专家表示,目前疫苗研发的挑战在于其速度难以匹配病毒变异的速度,疫苗总是在追赶病毒的变异步伐。尽管如此,疫苗的研发对于防控疫情,尤其是针对高风险人群的保护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具有基础疾病、老年人群、长期服用免疫制剂或抗肿瘤药物的高风险群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
卢洪洲进一步介绍称,不同类型的疫苗各有特点,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及需求进行选择。具体而言,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的制备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应用范围广,主要激活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优点是安全、高效,除常规肌注式外,还可以采用吸入式,从呼吸道进入体内,从而激活黏膜免疫。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优点是能够一苗防两病,对流感及新冠均有效,而且也能激活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呼吸道黏膜免疫。mRNA疫苗则是免疫原性较好,能激活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普通民众接种新冠疫苗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增强对病毒的免疫力,因此卢洪洲建议普通民众也应该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疫苗接种建议,并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暴露风险和当地疫情形势,做出决策。
此外,对于公众而言,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上述临床专家建议:第一,在密闭且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内,由于空气流通性差,建议继续佩戴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第二,无论是在家中、办公室还是学校等公共场所,都应尽量确保空气流通,以减少病毒在密闭空间内的积聚。第三,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触摸口鼻眼等,这些习惯在疾病高发期或流行期尤为重要,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李佳英 编辑:季媛媛)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