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东莞市技师学院郭春雷:“技工教育这几年,企业比学校还主动”丨职教向新力
“做好校企合作这篇大文章,技工教育一定大有作为。”
编者按
近期多地高分考生选择上职校的消息,再次引发大众关注。高分考生报读职校亏不亏?职业学校就业率一向高企,但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仍存刻板成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统一部署,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我们欣喜地看到,“设计飞机的人”和“造飞机的人”日益受到同等重视。南方财经全媒体策划推出《职教向新力》系列报道,立足广东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实践,看职业院校如何培养“造飞机的人”。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伍素文 实习生张茵妮 东莞报道
从“东莞制造”到“东莞智造”,这座以世界工厂著称的城市正在经历产业动能的又一次转换。而每一次变化,都离不开技能人才的匹配与支撑。
在莞二十多年的郭春雷见证着这些变化。大学毕业后,年轻的他来到东莞,先后从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2022年起,他担任东莞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成为这所东莞唯一公办技工院校的掌舵者。在此之前,郭春雷已在当地一所高职院校任职十多年。
东莞市技师学院创办于1987年。37年来,该校为东莞输送了共20多万技工人才,是名副其实的东莞市制造业发展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也是观察东莞产业与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变迁的窗口。
(东莞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郭春雷,校方供图)
“2000年我刚来东莞的时候,到处还是城乡结合部的面貌,如今东莞已是‘双万’之城,科技企业纷至沓来,充满活力。它的今天离不开东莞人的努力奋斗,离不开企业家的智慧,更离不开我们职业教育、技工教育为产业和企业匹配的人才服务保障。”郭春雷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新时期,办好技工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郭春雷认为,如果不办出特色、不办出亮点、不依赖产业企业发展,很多技工、中职院校就会面临淘汰。
一所技工院校与制造业之都的40年
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到访的当天上午,东莞市技师学院正在举行东城校区改扩建项目动工仪式。
映入眼帘的红砂岩标识、南北对称的中轴线、东西延展的高低地势……动工现场尘土飞扬,难掩老校区的岁月痕迹。东城校区建于1994年,其扩建不仅要对教学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更是为了提质扩容,回应东莞及周边地区对高技能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郭春雷介绍,东莞市技师学院一年为东莞平均输送3000名高技能人才,而全市共8所技工院校加起来培养的也不超过8000人/年。该校区扩建完成后,新生学位可以增长到3500个,在校师生总体量约达13000人。
但这对东莞来说远远不够,其经济结构决定着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尽管东莞市技能人才总量已经达到156.98万人、居广东全省第三,其中高技能人才增加至58.8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提升至37%。但持续转型升级的东莞产业,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多数量、更高质量、更广种类的要求。
郭春雷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有些研发型企业需要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但大部分制造型企业特别需要维修类、操控机器类的高技能人才。在东莞,整个新能源、智能制造链条都非常缺人才。一些酒店服务、中西式面点、电商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也较大。
2018年,东莞着手实施百万劳动力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并出台“1+10”政策体系。2022年,“技能人才之都”政策升级为2.0版本,出台“1+8”政策体系,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40%。
为了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2022~2025年东莞将认定评定了100名技能领军人才,给予真金白银的奖补,同时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子女入学、优才待遇等。这些力度全国领先的扶持举措都是为了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
今年7、8月,郭春雷过了一个忙碌的暑假。除了筹备校区扩建,还为组建技工教育联盟的事奔波忙碌。按照设想,这是一个跨行业、跨企业、跨区域的组织联盟,计划由8所东莞本土技工院校、8所省外技工院校,再加上100家优质企业、5个行业协会作为发起单位,涉及的学生规模将达到8万。
“省外这8所是我们对口协作共建的院校,他们的学生可以到东莞来进行产教融合、实习就业,这就缓解了东莞当地技工院校人才供应不够的问题,间接地为东莞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撑。”郭春雷说。
当年初级工、中级工就能满足城市和企业的需求,如今学院以培养高级工为主,专业设置不断动态调整,从技工学校到技师学院步步升级,感受着校企合作的温度和效度……37年来学校发展的每个足迹,也是这座制造业之都的映照。
打造适应制造业当家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今年,部分职业教育院校报考火热。东莞市技师学院也迎来了近年来招生的高峰。
“特别火爆!”郭春雷对记者说,“拿高中阶段的招生工作来说,去年我们招400名感觉都很吃力,今年已经提前完成了500多人的招生计划。初中生源就更加抢手,补录阶段出现了1000多人报名补录80个学位的情况。但是,因为东城校区改扩建,职教城校区的床位数限制,我们也要严控这两年的招生规模,不敢多招。”
这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关。好就业的专业,无论在哪种类型的教育体系里,越来越成为学生家长的首要考量。而专业的设置调整,需要学校谨慎又具有前瞻性。
四十多年来,东莞经历“腾笼换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今发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在鲜明的工业底色之外,东莞还是外贸大市,商贸物流和跨境电商发展迅速,然而“电商人才奇缺”。
围绕当地的产业需求,东莞市技师学院共开设了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商贸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新技能学院六个学院53个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占比77%,对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东莞支柱产业需求和当前产业趋势,打造适应制造业当家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围绕产业转。”郭春雷表示,像智能制造类开设了机电一体化、工业4.0人工机器人等专业,汽车维修专业也结合新能源汽车发展做了升级转型,新技能学院设置的专业与人社部发布的新工种相吻合,后面会把一些传统专业也慢慢融进来。
据了解,东莞市技师学院正在东城校区打造“新质生产力融促中心”。该中心以新技能学院为载体,也是广东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就业培训基地,将与华为联合培养东莞数字经济人才,与京东共建产业学院。
以与华为的合作为例。华为以科技资源和上下游带动能力,深刻塑造了东莞的产业生态,是推动东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的主力军。“考虑到华为在莞的上下游企业对数字经济人才的需求量巨大,我们决定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去建这个中心,总投资大概5000万元。”
郭春雷介绍,学院与华为一起制定东莞市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方案,届时华为出课程师资等,学院出场地学生,老师送去华为培训。目前新技能学院设置了3个专业,未来将招满8个全日制专业,对外培训量达到每年1万人,把学生输送到华为的上下游企业去,像鸿蒙、5G通信、网络技术网络安全这一类的。
可以预见,这一中心将来在东莞的影响力与辐射面。
从被泼冷水到企业“座上宾”
截至目前,东莞市技师学院已与超1600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你想象不到,技工教育这几年,企业比学校还主动,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郭春雷带着惊喜的语气向记者谈起这个转变。
过去不是没被泼过冷水。郭春雷提到了以前跟梅赛德斯奔驰的合作:“过去他们一辆车都不捐赠给我们,车、发动机全都需要我们自己掏钱买,场地自己建。现在他们很主动,去年投了200万的实训设备给我们,企业开始热起来了。”
不止梅赛德斯奔驰这一家,“现在我去到企业也是‘VIP’,很受企业的欢迎”,郭春雷笑着说,有很多不认识的企业打电话到学校要找校领导,希望能跟学校更深入合作。“每个月都有几家企业会以这样的形式找上门来。”
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除了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做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关键。
随着东莞“技能人才之都”建设或在不久后进化到3.0版本,东莞市技师学院也在探索符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3.0校企合作版本。郭春雷将其概括为“1+1+N”的模式。
第一个“1”是指与企业在校内共建一个实训基地,第二个“1”是在企业建立产业学院,N是辐射到上下游的企业,甚至可以在这些企业中建立小型实训中心。“1+1”形式体现了8个共同:企业出标准、出设备、出导师、出评价体系,学校出学生,校企出场地(校内建基地时由校方出场地,在企业建产业学院时由企业出场地),政府出政策。政企校协作共同参与来培养人才。
在此模式下,学校及时跟进企业和产业的最新需求。“我们产业学院所依托建设的全是龙头企业,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去到其他中小企业都是通用的,还有很多毕业生很快成长为企业骨干再回来指导他以前的老师,师生共同成长,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其次,我们跟企业合作,企业可以帮我们去更新设备。这样下来,我们的人才培养根本没有‘最后一公里’,简直就是无缝对接。”
此外,学校为企业的技能改造和效率提升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某家企业提供了原材料和图纸让包装,师生发现改进点设计了新工艺。老师每年会下企业锻炼,提出优化生产过程的方案。设立产业学院也是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困难作为研究讨论的课题,这种难题的攻克对师生是很大的收获和进步,企业也得到了效能和产能的提升。
在当前的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准备转为应用型本科,对技工院校难免造成冲击。但郭春雷认为,机遇也是摆在面前的,粤港澳大湾区厚积薄发,新兴产业越来越壮大,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对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级技师需求量大,国家政策力度大。
“如果我们紧紧围绕企业,做好校企合作这篇大文章,技工教育一定大有作为。”郭春雷坚定地说。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不仅是东莞市技师学院,其他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都在努力答题,谁能脱颖而出,谁就能蓬勃发展。
(作者:伍素文 编辑:孙静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