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2024-09-13 21:2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包括正文和《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下称《办法》)及四个附件,是一个整体,具有法律效力,将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决定》提出,“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

法定退休年龄为何要延迟、为何要渐进式延迟、会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新时代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人口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且不断加剧,渐进式延迟退休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从现在到未来,越早开始越主动。”原新说。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 受访者供图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按照《办法》,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综合考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健康水平、人口结构、国民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供给等因素作出的决策。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在2023年达到78.6岁。2018年至2023年的5年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7%提高到29.7%,重大慢性病的过早死亡率从17.36%下降到15%。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人、占比15.4%,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但我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202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0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

原新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五超”特点:超巨规模老年人口数量,超快速度老龄化进程,超高水平老龄化程度,超级稳定老龄社会形态,超大差异老龄内部结构。

原新表示,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之一。

“现在,就业岗位对劳动者年龄和性别的包容性增强。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60岁前后是人生的鼎盛时期,阅历、知识、技术、经验、人脉最为丰富。延迟退休是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开发和利用长寿红利,可以增加老年期的收入水平和身心健康等。”他说。

自愿、弹性、渐进实施

渐进式延迟退休,将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和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延迟退休不是把退休年龄提高就一放了事,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要有一揽子的配套措施支撑。”原新说。

《办法》提出,“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

《办法》还提出,“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满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通过延长缴费或者一次性缴费的办法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原新认为,本着社会公共政策调整应该对社会的冲击和波动越小越好的基本原则,渐进式延迟退休,一方面调整的步伐小,意味着短期内释放的劳动力规模有限,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小;另一方面,即将退休的人也容易接受,对其个人生活安排的波动也小。

“总之,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注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从现在到达成目标的运作时间越长,渐进的坡度就越缓,社会影响就会越小。”他说。

弹性实施,自愿选择,也是渐进式延迟退休的重要原则之一。

《办法》提出,“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及男职工六十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

原新认为,自愿,表明在延迟退休年龄上不搞“一刀切”、不搞强制性延迟退休。在原退休年龄与延迟退休年龄之间,尊重个人选择,个人可结合自身的能力、身体、家庭和岗位等状况,在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前提下,自己做出是否延迟退休的选择。

他还认为,要为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定更加灵活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继续就业方式,包括延迟退休期间的工作时间、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资待遇、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灵活掌握,退休年龄选择与全额领取养老金之间的奖惩机制。“从而有利于创造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更容易达成共识。”他说。

(作者:王峰 编辑:张星)

王峰
向TA提问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