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暑期出游热提振农民工就业

中国观察王峰 2024-09-14 15:3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9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受毕业季影响,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

此外,除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外,其他已公布的就业数据均同比上升。

受暑期出游活动的增加,相关行业带动就业也在增加,农民工就业情况比上月好转。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就业总体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9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劳动人口众多,同时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就业不仅面临总量压力,同时也面临比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稳就业还要付出更大努力。”刘爱华说。

毕业季因素抬升城镇调查失业率

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

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6%,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

其中,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为5.4%。刘爱华介绍,全国及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小幅上升,主要受毕业季高校应届毕业生集中离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集中离校在大城市表现更加突出。

但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背后,是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刘爱华说,“从我们判断宏观经济常用的四大指标,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这四方面来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7、8两个月是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求职冲刺期。7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1%,比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5%,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8月份的数据将在月度国民经济数据发布几天后公布。但8月仍处于传统毕业季,这两项指标料将维持季节性高位。

农民工就业形势比较好

8月份就业亮点是农民工就业。刘爱华说,“农民工就业形势比较好,8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6%,比上个月下降0.3个百分点。”

8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虽然不是年内最低,但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0.7个百分点,达到年内最好水平。

刘爱华分析称,这主要受暑期出游活动的增加,相关行业带动就业也在增加。

刚刚过去的暑期里,避暑游、亲子游、研学游、文化游需求增长明显。一系列的新场景、新业态涌现,游客的选择也更加多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文化和旅游消费呈现出大众化、多样性和品质化的特征。从需求侧来看,避暑康养旅游、青少年科普研学旅游和家庭自驾旅游,是这个假日旅游市场的显著特征。

相关消费数据也体现了市场的火热。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在暑期出游的带动下住宿和餐饮业增速比上月有所加快。

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9%,增速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额3.9个百分点,服务零售全部类别都实现正增长,其中交通出行服务类、通信信息服务类、金融保险服务类等零售额达到或者接近两位数增长。

“尤其是暑期旅游出行活跃,文旅需求旺盛,体现了服务消费的发展潜力。”刘爱华说。

7月29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扩大人才供给。

专家指出,不仅是农民工,服务消费也给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8月份,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2.1%、9.4%。

上述《意见》提出了多项服务消费与高校毕业生相关的人才培养举措,包括: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动职业院校加强人才培养;持续完善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服务业紧缺人才;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培育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服务业人才等。

周平均工时继续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下称“周平均工时”)为48.7小时,居高不下。

2023年的49小时周平均工时已创近二十年新高。而今年1—8月份,周平均工时的平均值为48.6小时,比上年同期又高了0.1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超长工作时间已经饱受诟病。有专家指出,对个人来说,工作时间过长会影响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带来压力、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来说,工作时间过长,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和生产力降低,还会影响家庭关系、降低社区参与度以及降低生育率,导致社会整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下降。对经济发展来说,国际劳工组织研究表明,适当缩短工作时间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在经济衰退期间,缩短工作时间可以减少企业裁员数量,同时保持员工的就业和购买力。

该专家还指出,适当降低周平均工时,意味着将相应增加就业岗位,这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峰 编辑:周上祺)

王峰
向TA提问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