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游学火热开启 研学旅游监管主体责任被明确
距离寒假还有一个半月,研学旅游就已火热开启。
一家知名教育机构网站信息显示,多条前往美国、日本、欧洲的寒假国际游学线路已经售罄,其他线路的剩余名额也只剩个位数。这些线路的价格从2万多元到8万多元不等。销售的火爆预示着又将迎来一个强劲的寒假研学旅游市场。
但目前,研学旅游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乱象,部分研学旅游产品广告宣传不实,内容质量不高,产品价格与所提供的服务之间不相匹配,还有个别产品存在安全方面的风险隐患。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注重研学旅游正向引导,同时丰富研学旅游资源供给。
研学旅游乱象频出,与这个市场的主管部门分割难以形成监管合力紧密相关。《通知》对落实研学旅游主体责任作出明确规定。
图片来源:新华社
市场在增长中分化
疫情过后,研学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10月发布的《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下称《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研学相关的招投标总次数与总金额较2023年有所回落,但较2019年仍然有明显提升。如果以学校为采购主体,2024年1—7月招投标金额表现已超2023年同期水平。
北京市朝阳区一所中学11月下旬组织了一场研学旅游,初一年级20多个班近千名学生浩浩荡荡地赴南京、杭州、苏州开展了4天3晚游。一名家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场研学每名学生收费3500元,家长和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班里只有4名学生没有参加。
“升入初一后,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压力比小学时陡然增加,在期中考试后进行一次研学,同时选择旅游淡季避开人流高峰,家长们认为这样的安排非常合理。”他说。
这也不是一次单纯的旅游。这名家长说,学生们在参观景点、博物馆的同时,会开展小组讨论,参观结束后要提交感受和创作。学生们难得地在社会上过集体生活,对社会秩序、人际交往也有了新的理解。
《报告》也指出,研学旅游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且是更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方式。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把握研学旅游的发展,全面认识研学旅游对于青少年全面发展,对于构建国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研学热也让研学旅游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在截至8月31日的财季,新东方旗下的文旅业务收入约9000万美元,其中针对K12和大学生的海外游学团和国内研学营收入同比增长221%。皖新传媒前三季度研学业务服务学生8.8万人次,营收同比增长80.22%。
当然,受宏观形势和家庭消费预期影响,研学旅游市场出现分化迹象。《报告》指出,以C端亲子为主要客群的企业,今年前8个月的业绩与2023年同期相比明显分化。有接近10%的企业收入增长200%,但也有超过30%的企业收入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研学旅游的教育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同,但良莠不齐的研学旅游服务却让家长们爱恨交加。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近日公开表示,在研学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有三件事令人十分忧心:部门争权、机构争名、企业逐利。
因此,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要引导社会理性选择研学旅游产品。研学旅游的经营者对研学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时,应与公益、志愿、支教、助学、校外培训、竞赛等其他活动类型进行区分。
明确不同主管部门职责
我国研学旅游市场的发展其实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上述《报告》指出,2016年之前,研学旅游主要表现为高收入家庭的中小学生的海外游学和冬令营、夏令营活动,既没有明确的产品概念,也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更没有形成规模。
2016年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下称《意见》),将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亿多在校学生的研学旅游需求得到了充分释放,研学旅游进入发展快车道。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明确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明确由教育部门牵头,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
但研学旅游活动链条长,涉及主体类型多样。有学校组织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也有各类经营者面向市场提供的研学旅游产品和服务。在众多类型的研学旅游产品和服务经营者中,旅行社是其中一类,此外还包括大量的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另外还有提供研学旅游资源(内容)以及旅游相关服务的各类研学旅游营地、基地、合作商、供应商等。
经过与相关主管部门会商,《通知》明确了各部门在研学旅游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对旅行社经营研学旅游业务进行监督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组织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市场监管行政部门负责对市场主体经营研学旅游业务的广告、合同进行监督管理。
“不管过去叫‘研学旅行’,还是今天叫‘研学旅游’,都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为国家的未来推动社会教育,这才是所有政策合力或政策协同的基础。”戴斌说。
尽管监管部门予以明确,但仍处于条块分割状态,未来是否有必要和可能统一研学旅游的监管部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文旅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发布过关于研学旅游的文件,从研学旅游的性质来看,让哪个部门成为唯一的主管部门都有问题。比如仅仅交通安全这一个环节,就不是教育部门能单独管理好的。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研学旅游都将维持现在的多头管理状态。
“研学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发挥好市场机制,要让市场主体更加自律,要健全法治化的研学旅游市场体制机制。”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部门之间的职能和行为仍有交叉。截至2024年6月,教育部共批准了581家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40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地方研学基(营)地、实践教育基(营)地的数量也显著增长。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也印发通知,确定由黑龙江、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四川等6省作为首批试点省份,组织开展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工作。
由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都在加大研学旅游供给,形成统一、完善的标准是当务之急。《通知》提出,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制定研学旅游相关产品、服务、营地、基地等标准,鼓励相关行业组织根据研学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开展相关的质量标准制定工作。
“不同政府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对研学旅游进行管理,特别是制定出产品和服务标准,这是可行的。”储朝晖说。
(作者:王峰 编辑:周上祺)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