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助推2024年就业形势稳定 2025年开年全力拼就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2025-01-17 17:3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强化稳就业、促增收,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很不容易。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头等大事。”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1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就业保持稳定主要来自于经济总量扩大,同时服务业的就业容量比较大,还有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

不过,由于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挑战,加上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比如,2024年12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仍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2025年刚刚开始,就业就被摆上各地各部门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省份陆续召开两会,发布2025年就业工作目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牵头开展多项促就业行动。拼就业火热开年。

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收入之源,党中央高度关注,始终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

从总体情况看,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平均值是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从季度看,四个季度分别是5.2%、5.0%、5.2%、5.0%,保持基本平稳。

“2024年全年5.1%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水平,在近年来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付凌晖说。

从重点群体看,农民工、青年人、就业困难人员等主要重点群体就业状况都有所改善。

从农民工的情况来看,2024年,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均值是4.6%,比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2024年全年农民工总量29973万人,比上年增加220万人,增长0.7%。其中,本地农民工12102万人,增长0.1%;外出农民工17871万人,增长1.2%。

农民工调查失业率情况好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毕业季的结束,2024年7月份以后青年人群体就业压力有所缓解。12月份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个月下降0.4个百分点,而且是连续四个月下降。

青年人失业率持续改善但总体仍处于高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就业困难群体看,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脱贫人口的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而且是连续四年超过3000万人。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燕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亿万民众。就业形势总体向好,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实施一系列有力的稳就业政策。

经济总量扩大相应增加就业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2024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付凌晖在1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过去一年,经济运行确实面临一些困难,但就业能够保持稳定,主要还是来自于经济总量在扩大,它必然需要相应的就业增加。

近期,各地两会陆续召开,多省披露了2024年就业数据和2025年工作目标。

梳理发现,经济大省就业工作成果显著。广东省预计2024年全省GDP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在就业方面,2024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年度任务,4386万异地务工人员稳定就业。

上海市预计2024年GDP增长5%左右。在就业方面,2024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4.2%左右,首个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在沪成立,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全国领先。

浙江省2024年GDP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8.3万人。湖南省2024年零就业家庭持续保持动态清零。

梳理还发现,大部分经济增长快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预计2024年GDP增长5.2%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只有4.1%左右。福建省2024年GDP预计可实现5.5%左右的预期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预计为4.7%左右。

2025年,各地均将就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浙江省提出,要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保持2300万省外劳动力和240万省外脱贫劳动力在浙稳定就业。广东省提出,要吸引超2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稳定就业。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指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首先要以扩大就业为前提。

他建议,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积极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充分考虑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资源的供需匹配程度。

服务业就业容量比较大

“服务业的就业容量比较大,这些年服务业对于就业的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付凌晖说。

他介绍,2024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继续提升,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6.7%。从服务业的年平均就业人数看,2024年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人。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信息传输、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比较多。

以服务业新业态为例,新华社1月15日报道称,有关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配送员已达1000万人,年均增长约23%。仅仅餐饮外卖的产业链就涉及数十个行业和领域。

中国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电商物流从业人员规模平均增速为12.9%,较2023年同期快3.0个百分点。

“过去两年,国内快递从业人员增长明显加快,属于少数几个从业人员规模还在扩大的行业。”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欧阳俊说。

“在当前形势下,快递行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增多,对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欧阳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许多求职者选择将快递行业作为过渡。”

2024年,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委会课题组前往深圳、广州、厦门、杭州等十几个城市的跨境电商企业进行调研。课题组发现,所有受访的集运仓、保税仓都有大学毕业生雇员在分拣、打包等一线岗位工作,而前几年这是非常罕见且即使有也是临时性的现象。

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指出,一些增长最快的就业机会集中在科技、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但送货司机、护理岗位、教育从业者和农场工人等职位预计也会迎来增长。

不过,从事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不代表就业质量必然下降,突出体现在其创业友好属性。

“B2C跨境电商的资金准入门槛持续下降,市场增长空间越来越广阔,为缺少资金但富有创新意识、创业激情的青年提供了创业乐土。跨境电商还存在着巨大的周边配套需求,在代运营公司、清关代理公司和本地配送网络等相关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欧阳俊说。

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

付凌晖在1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还介绍,就业优先政策的持续发力,也对就业形势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莫荣指出,从积极就业政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我国不断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优先之路。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建立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到2008年升级扩展为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政策体系和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具综合性、集成性和创新性,不仅关注劳动力供给侧,而且关注劳动力需求侧,还增加了社会政策、社会公平等内容。”莫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积极就业政策。特别是在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实施,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积极就业政策已经升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

“就业优先政策的实施,表明就业优先不仅是目标,还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莫荣说。

2025年刚刚开年,就业政策即密集发布。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要求抓住寒假毕业生离校返乡窗口期,积极组织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科技园区参加实习实践等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开展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抢抓春节返乡回流窗口期,开展系列推介活动,组织返乡创业项目对接入驻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

莫荣表示,当前,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稳增长、稳就业的压力始终存在,人口发展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以及经济数字化转型等趋势对就业的影响逐步加深。

他指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目标优先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重大投资、重大政策、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机制,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体系。

(作者:王峰 编辑:张星)

王峰
向TA提问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